李如柏正在西塔外督戰,塔上傳來火銃的聲響,彈丸向圍攻的明軍傾瀉而下!
李如柏只覺頭盔發出一聲悶響,下頜被綁繩痛,他趕忙解下綁帶拿起頭盔一看,一枚彈丸正卡在盔纓下!
李如柏驚恐的看著彈丸倒退一步!他膽寒了!幸好頭盔堅硬,否則這彈丸真能要了他的命!
圍攻的明軍大多生出了厭戰情緒,其他軍隊都在嘎人頭報功,只有自己在啃這塊硬骨頭!
本以為這是大功一件,萬沒想到這些倭寇都是一幫呆傻之人!
攻城隊伍損失不小,將士們大多受了銃傷,李如松聽到前線奏報眼睛一橫恨恨道:
“派軍!繼續猛攻!”
他手下的參謀李應試說道:
“李提督!屬下以為不必急躁!只要圍住這幫倭寇,待其彈盡糧絕,賊必敗矣!”
李如松嗯了一聲說道:
“省勿啊!我豈不知兵!這群倭寇不過困獸之斗!拿下平壤已是定局,只是.......你要知道這是我天朝大軍出境第一戰!一個上午拿下平壤和圍困幾日拿下平壤可是云泥之別!
上次平定寧夏叛亂,就是久攻不下致四鎮總督魏學曾被彈劾下獄,現在朝中大臣聒噪不堪,主上不勝其煩、我亦深感困擾!
國本之爭使朝中黨爭不斷,就連主上也無法控制!主上力排眾議任我為提督!我怎能不為主分憂?”
李應試聽罷抱拳道:
“提督處于廟堂能觀大局,我實不如也!我有一謀!
只需請一人勸降,許諾倭寇首領可以投降,再行坑殺!如此便可輕取平壤!”
李如松沉聲道:
“這幫倭寇都是些夯貨!要派誰去勸降呢?!”
李應試抱拳道:
“我聽說前幾日有一個懂倭話的人出使過,聽說他還在軍前聽令,不如將他喊來完成此事!
若事不成,繼續圍困便可!”
李如松眼前一亮說道:
“好!就按此辦!”
沈惟敬在軍士的保護下對塔內喊道:
“停下!倭寇賊首!天朝派我來與爾等談判!讓你的人打開塔門!我一個人進去!”
小西行長坐困愁城正是絕望之時,聽見沈惟敬的呼喊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哪里還敢怠慢?他立即吩咐道:
“快讓使臣來!快!”
沈惟敬見到一臉狼狽的小西行長開門見山說道:
“前幾日便與你說了!你卻不肯退兵!而今天朝有令!叫爾等即刻投降!”
小西行長聞言立即說道:
“天使大人!我等被困在此地確是狼狽,可城外也有大軍接應,到那時里應外合,我想閣下一定不愿意這樣的事情發生!
不如我們談一筆交易.........我帶兵退出平壤,閣下接管此城,不知如何?”
沈惟敬冷笑道:
“哼!我大軍攻城尚且只需半日,現在我軍已然屯駐妥當,任你多少人來亦不懼!”
小西行長無奈道:
“天使大人!我等雖困于此卻也有死戰之心!如果天朝不能同意,我也只好率軍死守!
可是......與我看來這恐怕不符合天朝和大人的利益!
實話說來,我小西行長并不想與天朝為敵,只是.......天使大人!上次我們談過,只要天朝愿意冊封并恢復互市,我可以立即撤軍!
可若是我戰死于此地,再領軍之人一定會與天朝糾纏到底!縱使天朝能勝,那也得費一番功夫.....”
沈惟敬搶話道:
“你的意思是......今日放你一馬,那時再行退兵和談?”
小西行長低頭說道:
“正是此意!如果能不動干戈退兵,我想對于閣下來說,那也一定是大功一件!.......額....
殺了我導致兩國相爭乃至于生靈涂炭,我想這也不是閣下希望看到的......”
沈惟敬冷笑道:
“我看你真是不識抬舉!我且告訴你!今時不同往日!上次來和你談,你不愿退兵,這次你別無選擇了!!”
小西行長只能厲聲說道:
“我軍已占朝鮮八道!像平壤這樣的堅城還有許多!就是你們一個個啃也要啃上幾年!不如放了我!你們若是放了我!我......我.......我主張和談!”
沈惟敬冷哼一聲,起身便向外走去,小西行長喘息著,他滿頭大汗的望向沈惟敬只盼沈惟敬能繼續往下談。正當他要開口之時,沈惟敬的聲音悠悠傳來:
“待我回去稟報,若不行你等也只有死路一條!”
沈惟敬回去后將小西行長的要求說與了李如松等人,李如松聽到倭寇愿意出城便睜眼說道:
“好!本提督答應了!讓他們出去!”
帳內眾將士勸道:
“提督!這.....若是圍著倭寇必死!何必放了!這.......”
李如松揮了揮手臂喝道:
“好了!你等且退下!本提督自有計較!”
沈惟敬并不清楚李如松的意思,但他懾于李如松的威嚴也不敢多問,只能去完成李如松的命令。
小西行長見沈惟敬再次入塔便知道這事成了!他與沈惟敬客套一番后便吩咐道:
“全軍結陣!緩緩退出此塔!記住!要慢!不許自亂陣腳!若是明國反悔立即迎戰!”
日軍緩緩退出了西塔,李如松也下令大軍不得妄動,不得追殺!
眾將士力勸李如松追殺小西行長,李如松只是閉眼沉默不語!
待倭寇簇擁著小西行長退出城外后,李如松終于下令全軍追擊,大軍這才開始追擊!
眾將士都不理解李如松的所為,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早已密令參將李寧率軍埋伏于城外,只待敵軍松懈再行追殺!
至于小西行長是什么主和派還是主戰派根本不會對李如松起一絲影響,呵呵....李如松巴不得倭寇全是主戰派,這樣才能讓朝廷離不開自己!還可以不停地刷軍功!
此時的當務之急是將倭寇趕出平壤,萬歷皇帝好大喜功,軍功尤甚!真正的功勞都在皇帝心里!若是大皇帝知道自己半日便收復了代京平壤,必然會更加喜愛自己!
自此平壤城殘余倭寇被全部肅清,李寧帶軍追擊百余里,直到王京漢城外,倭寇一路潰敗被李寧斬殺四百余人,只可惜小西行長還是率領十余親衛躲過了李寧的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