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好好演戲
- 這個大明穿越者有點多
- 綠羅馬也是羅馬
- 2116字
- 2024-11-29 16:52:59
時間回到十分鐘前的奉天殿。
如朱元璋的推測,今日的確是洪武十三年正月初一。
京師里的文武百官齊聚奉天殿,等待年會的開啟。
年會也是大朝會的一種,每年正月初一在奉天殿舉行的一場早朝,
議政并不是年會的重點,年會的重點是早朝結束后,在皇帝的帶領下一同去祭祀天地。
依禮制,不論大小朝會,朝會開啟前都是百官先列位,等待皇帝最后進入,以示皇帝的尊貴。
對于百官來說等一等皇帝很正常,可今日的年會,等的屬實是有些久了。
在司禮監(jiān)的指揮下,群臣卯時便入了奉天殿等待朱元璋的到來,
如今已經(jīng)等了一個時辰,都到了辰時也不見朱元璋的身影。
平日里朱元璋的作息很規(guī)律,每日子時睡下,寅時起床,是個十足的工作狂人,根本不需要任何太監(jiān)、宮女喚其起身趕早朝。
事出反常必有其妖,今日在年會如此重要的大朝會上,朱元璋卻遲遲未到,屬實令人起疑。
不少大臣在心里起疑,猜測朱元璋是不是病了,有些大膽之人,甚至揣測朱元璋肯定是操勞過度,暴斃于寢宮了。
太子朱標按禮法也是“臣”,站在龍椅旁和文武百官一同恭候朱元璋。
站了快兩個小時,朱標也站的心煩意亂。
“真是日了,我今天早上穿越成小朱,本來以為好好鍛煉身體,混個幾年就能當皇帝享受人生了。”
“誰能想到穿越的第一天,就先在大殿上站了倆小時,前世軍訓也沒這么累。”
朱標撇頭看向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吳吉祥。
“吳伴伴,你可知父皇為何還沒來奉天殿。”
“太子殿下,圣上有令,若無旨意任何人不得進入寢宮打攪圣上,老奴也不知圣上為何還未到來。”
“要不老奴差遣幾人去圣上的寢宮看看?”
吳吉祥向身邊太監(jiān)揮手,準備吩咐人去寢宮找朱元璋。
“等你把老朱找來?我腿還不得站斷了。”
“要去也是我去,能不能把老朱拉來另說,先走幾步緩緩腿麻。”
朱標輕咳幾聲,主動向大殿門口走去。
“咳咳,本太子親自走一趟吧,萬一惹惱了父皇你們擔當不起。”
“謝太子仁慈。”
奉天殿內(nèi)本就安靜,朱標與吳吉祥的對話話群臣盡收耳內(nèi),群臣也在心中道了一聲謝。
朱標在群臣感激的目光下離開了奉天殿,向朱元璋的寢宮走去。
出了奉天殿后,朱標在心中打起了嘀咕。
“不對勁呀,難不成是老朱病了?”
“不太可能,老朱在歷史上可是最能熬的皇帝了,堪稱勞模中的戰(zhàn)斗機。”
“歷史上的老朱一天干十幾個小時,卻活到了七十一歲,怎么可能今日毫無征兆的病了。”
“難不成今日要有大事發(fā)生,老朱晾著群臣是要以示皇威,下一步便是要對某位大臣動手。”
“讓我想想洪武十三年有什么大事發(fā)生。”
“洪武十三年……”
“正月……”
“讓老朱動怒的事情……”
“甚至值得在年朝上晾著文武百官一個時辰……”
“我想起來了,是胡惟庸案!”
朱標眼睛閃過一絲精光,不斷想起胡惟庸案的細節(jié)。
“洪武十三年正月,涂節(jié)上疏老朱,以謀逆罪參了一本胡惟庸,”
“老朱看后大怒一場,掀起了明初四大案的第一案——胡惟庸案。”
“這胡惟庸案,凃節(jié)上疏只是導火索,根本原因是老朱要廢除宰相制度、擴大明朝皇帝的權力,”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鍛煉小朱的能力。”
大部分人都認為明初四大案是朱元璋一手操辦的,但根據(jù)各方史料來看,明初四大案中除了藍玉案外,其他三大案都是朱元璋牽頭提起、朱標一手操辦的。
身為前世歷史學博士的朱標,自然知道明初四大案其三是朱標操辦的。
“讓我一個穿越者去誅殺上萬無辜之人,實在是于心難忍。”
“除了胡惟庸案外,我以后還要去操辦空印案與郭恒案。”
“難辦啊。”
“不能婦人之仁,難辦也得辦!”
“歷史上的小朱是一個笑面藏刀的狠人,才不是傻乎乎的憨厚老實人,我不能被老朱看出端倪。”
“老朱對小朱寄予厚望,一直是當接班人培養(yǎng)的,”
“如果讓老朱知道小朱的靈魂被鳩占鵲巢,哪怕我解釋為失憶,老朱也大概率會把我軟禁一輩子,天天為我治病,直到我恢復成‘小朱’。”
“天天被一群古代中醫(yī)圍著喂藥治病,沒病也會逼出病。”
“最起碼在朱元璋死前,我必須演好歷史上的小朱,否則我別說當皇帝了,人身自由都難保。”
一想到這里,朱標便連咽幾口唾沫,壓低了整個人氣場,緩緩敲響了房門。
“咚咚咚~”
“父皇,兒臣朱標求見。”
“進~”
朱標聽朱元璋那中氣十足的聲音,完全不像是生病的樣子,
入了寢宮,朱標又看見散落一地的奏折,猜測肯定是朱元璋一怒之下將奏折打落在地,
走了沒兩步,朱標不小心踩到了一本奏折,
腳上傳來異感,朱標低頭查看。
無巧不成書,這本奏折恰好是凃節(jié)上疏參胡惟庸的奏折,封皮上寫有“御史中丞凃節(jié)”六個字。
朱標瞳孔放大,更加確信了自己心中的推測——朱元璋是要搞胡惟庸,才故意把群臣晾在奉天殿,還晾了一個時辰。
此時坐在書案旁的朱元璋,看著向自己走來的朱標,心中也有自己的考量。
“這小朱不愧是史上最穩(wěn)太子,這氣場看上去與皇帝都沒啥區(qū)別。”
“小朱來找朕是干嘛的呢?”
“不論找朕干什么,朕等等都要演好朱元璋,若是被發(fā)覺不是原來的老朱就不妙了。”
“小朱在歷史上頗有美名,是一名以江山社稷為重的好太子,馬皇后又是歷史上坐五望三的賢明皇后,”
“若是老朱被朕換魂的事情暴露了,哪怕朕解釋是失憶,為了江山社稷的安穩(wěn),小朱和馬皇后也一定會聯(lián)合起來架空朕。”
“到時候小朱上位,尊我太上皇,天天把我軟禁起來找醫(yī)生治失憶,沒病也會逼出病來。”
朱元璋與朱標對視一眼,隨即二人在心中下定決心。
“等等在小朱(老朱)面前要好好演戲,千萬不能露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