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企中長期激勵實戰100問
- 張利國 張軍 孫超 孫博暉
- 2656字
- 2024-12-02 15:54:26
序一
企業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向來都是國企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這不僅關系到國有企業廣大干部員工的利益,更關系到國有企業活力效率的提升。在新一輪國企深化改革過程中,國有企業中長期激勵機制改革作為國企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塵封多年再度重啟,很快成為國企改革中最受關注、關心的焦點內容。
而在改革實踐中,國有企業中長期激勵機制改革成為很多國有企業又欣喜、又頭疼的內容。欣喜是因為國有企業能夠適應市場化規律推行中長期激勵機制,并讓廣大干部員工共享改革紅利、共擔發展風險,進而促進企業持續快速發展;頭疼是因為國有企業中長期激勵機制改革面臨政策要求的合規性考驗,面臨兼顧效率與公平的合理性考驗,面臨激勵實施范圍水平選擇的適度性考驗,一旦操作不當,可能會帶來負面效果。
改革實踐中面臨的困境和難點,需要我們理性審視國有企業中長期激勵機制的本質特點:一是國有企業實施中長期激勵機制需要兼顧市場化規律和國有企業特性要求,既要遵循市場化規律,按價值貢獻進行激勵,也要適應國有企業特點,滿足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及無序的國有資本控制權變更的要求;二是國有企業實施中長期激勵機制需要正視其發揮的作用,中長期激勵機制旨在通過價值分配的優化促進價值創造,是解決國有企業活力和動力的措施之一,并不存在“一招靈”,不能誤信依靠中長期激勵機制可以解決企業發展的全部問題;三是國有企業實施中長期激勵機制的工具不少,但沒有最好的激勵工具,只有最適合的激勵工具,選擇對了、選擇好了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為了幫助廣大國有企業用對、用足、用好國有企業中長期激勵“政策包”“工具箱”,北京知本創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知本咨詢)的專家團隊結合長期對國有企業中長期激勵政策的系統性研究,以及諸多咨詢實踐案例的經驗總結,緊跟深化改革進程,歷經多次完善優化,最終完成了國企改革100問系列之《國企中長期激勵實踐100問》。
一個目標:授之以漁
本書秉承知本咨詢國企改革100問系列的基本目標導向,聚焦于解決國有企業實施中長期激勵機制改革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并提供可借鑒、可實施的解決方法。
首先,找準問題是解決問題最關鍵的環節之一。本書提出的問題主要來自兩個渠道:一是在我們咨詢實踐的案例中,多數企業直接面臨或提出的問題;二是在我們對政策、案例的系統性研究過程中開展前瞻性思考的問題。這些問題既包括政策理解層面的問題,也包括實踐操作層面的問題,旨在幫助國有企業在澄清“為什么”的基礎上,找到“怎么做”的方法。
其次,解決問題方法的源泉是企業實踐。本書針對各個問題的思考,不僅僅停留在“是什么”或“為什么”的解釋說明層面,更多筆墨落腳于“怎么做”的層面。在“怎么做”層面,當然也不僅僅提出概念性、思路性的解決方案,更多的是結合優秀企業實踐,提出了具體的方法論和具體的操作方式,以期達到幫助國有企業自主設計實施中長期激勵機制的目的。
兩大基礎:政策解析、實踐經驗
我們知道,國有企業中長期激勵機制改革要兼顧市場化規律和國有企業性質特點。由此,本書編寫的基本邏輯是以系統性政策解析為基礎,結合改革實踐經驗梳理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
政策解析方面:我們對于政策的梳理與解析,從縱橫兩個方向展開。針對各個激勵工具對應的主要依據政策,我們縱向梳理解析了相關歷史政策,以洞悉政策變化及延續性,幫助國有企業準確理解政策使用的現實性變化和要求;我們橫向解析了支持細節操作的相關配套政策,幫助國有企業全息把握政策并助力其操作實施。
實踐經驗方面:我們在提供問題解決方案時,一是借鑒已經嚴格按照政策要求完成的改革實踐案例;二是借鑒了基于政策導向但部分操作細節無明確政策要求實施的改革實踐案例;三是借鑒了基于政策導向實施創新性激勵措施的改革實踐案例。通過不同級次的實踐案例借鑒,以期幫助國有企業提供廣泛的、可操作的解決方案。
三個導向:合規導向、系統導向、實用導向
為了增強對廣大國有企業實施中長期激勵機制改革的借鑒性,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我們堅持底線思維基礎并力求全面實用。
合規導向:結合國有企業實施中長期激勵機制改革具有顯著的政策約束性要求,我們提出的所有解決方案力保底線,即首先滿足政策合規性要求。我們深知,國有企業實施中長期激勵機制最大的風險就是合規性風險。由此,本書在編寫及審核過程中,優先確保所有提出的解決方案均滿足政策明確規定要求;而對于明顯與政策規定沖突或曲解政策要求等的解決方法,我們都沒有納入對應問題的解決方案中,從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國有企業參考時規避合規性風險。
系統導向:雖然本書是以提問題的方式進行編寫處理的,但為了幫助國有企業系統性地理解并實施中長期激勵機制改革工作,在內容范圍上,我們基本覆蓋了國有企業可適用的所有政策及激勵工具,主要包括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激勵(股權出售、股權獎勵、股權期權)和分紅激勵(崗位分紅、項目分紅)、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股票增值權)、國企超額利潤分享機制、跟投機制、虛擬股權激勵,以及實踐中創新開展的戰略配售、制度激勵、虛擬產值激勵、揭榜掛帥機制等。在內容排序上,我們關注了兩個方面的設計:一是總體上以激勵政策或工具為主要分類進行章節安排,針對各個激勵工具涉及的問題集中體現;二是針對各種激勵工具,我們一般會以政策理解和要求為起點,力求完整、全面地說明激勵工具實施涉及的各個內容或環節操作要點。從而方便廣大國有企業在參閱時都能夠找到可借鑒的內容,也更容易找尋問題答案。
實用導向:結合解決問題的基本目標,本書主要定位于工具書類別,期望達到拿來就可以參考使用的程度,而不僅僅是理解理論知識或政策要求。由此,本書中提供了大量具體的操作方法、設計工具等內容。這些方法和工具也都是經過實踐應用和檢驗的,而不是理論性的設計,均具有直接的參考使用價值。
本書涉及的內容力求最大限度地幫助國有企業解決實施中長期激勵機制改革中面臨的問題和困惑,力求為國有企業提供比較全面、合規、合理的解決方案或建議。但鑒于各家國有企業面臨的實際問題千差萬別,以及受我們接觸或研究的實踐案例有限性約束,勢必存在一些不足的方面,各位國有企業朋友參閱時,可以結合本企業的特點有所取舍并參考借鑒。
國企中長期激勵機制改革作用發揮仍存在巨大的潛力空間,圍繞國有企業活力和效率提升需要,國有企業需要結合政策導向創新性地探索實施更多激勵機制,從而為深化國企改革提供更多的實踐經驗,最終促進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并持續達成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目標。
張利國
知本咨詢執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