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奇所在的大隊距離天山不遠,是個臨山而建的村子。
正所謂靠山吃山。
住在山多的地方,少不了靠野生動物賺錢的人。
眼下王劍奇有兩個問題需要解決,煤和糧食。
新江有半年都是冬季,每家每戶都會儲存煤炭或者柴火。
可現在家里一公斤煤都沒有,柴火也少的可憐。
現在九月底,過不了多長時間就會開始下雪了。
煤要是存不夠,入冬前他就必須去山里多撿些柴火,以供冬天取暖和做飯用。
分家時王母讓王劍奇帶走的糧食太少,不夠三個人支撐到下個月。
至于錢,王母更是一分都沒有給他。
他現在急需錢,買煤需要錢,去黑市買糧食也需要錢。
好在大隊距離天山不遠,山里的野生動物比較多,像秋天膘很厚的野豬、黃羊,以及野駱駝、野馬、石雞,還有渾身是寶的馬鹿、棕熊。
這個時候還沒有野生動物保護法,王劍奇只要小心一點,勤快一點,不僅能把溫飽問題解決,還能把開門市部的錢賺夠。
......
第二天一早,王劍奇和媳婦坐在廚房門口吃著熱乎的早飯。
早飯很簡單,吃的是剛蒸熟的窩窩頭,喝著苞谷面糊糊,還有腌的大頭菜。
坐在院子納鞋底的奶奶楊秀梅,用針在頭皮上劃了幾下,邊干活邊說:“奇奇,飯后你要是去林子的話,把富貴和元寶都帶上吧,安全一些。”
“我把富貴帶上,讓元寶待家里看家。”
王劍奇家有兩條四歲的土狗。
雖說是土狗,但它們并不是中華田園犬。
它們名字其實叫哈薩克牧羊犬也有人叫它們天山牧羊犬。
這種狗體型高大,頭顱碩大,嘴闊齒尖,體毛長,耐嚴寒,非常適合新江冬天的天氣。
它們性情兇猛,擅長攻擊,遇到狼都敢往上沖,而對主人卻任勞任怨,忠心耿耿。
富貴和元寶是王劍奇的爺爺當年花兩塊錢,從一個哈薩克族牧民手里買的。
平時都是他在喂,兩條狗跟他特別親。
“我打彈弓百發百中,應付松鼠,野雞綽綽有余,帶一條狗就行。”王劍奇笑著說。
楊秀梅抬起頭,剛要跟孫子說話,忽然看到院門外站了個個子不高,身體較胖,身穿黑呢子中山裝,腳上穿皮鞋的中年人。
她好奇的問:“同志,你找誰呀?”
平時身邊的人穿的都是滿是補丁的衣服,一個個像乞丐一樣,穿的起呢子衣服和皮鞋的都不是普通老百姓。
再加上平時油水少,壯實的有,胖子很少見。
然而對方是胖子,還穿著呢子衣服、皮鞋,不用想絕對是個干部。
“大娘,你不記得我了呀,我是牛偉,牛德順的兒子。
我爹和王大爺是一個班的戰友,小的時候你還給我燉過野雞吃呢。”牛偉看著老人笑著說。
“噢,想起來了,吃雞不喜歡吃肉,就喜歡吃雞屁股。”聽到名字楊秀梅立馬想起來了。
“對對對,大娘記性真好。”
牛偉打開帶來的鋁飯盒,里面裝了滿滿一飯盒葡萄干,又把手上一小袋面粉放在院子的凳子上,然后說:“大娘我這次來是想求你一件事?”
“什么事呀?”楊秀梅看著他愁眉苦臉的樣子說。
“我娘得了氣管炎,有些嚴重,衛生所缺消炎藥,治不了。
醫生給我說了個土方法,就是吃野豬膽,說這東西能消炎,還可以治咳嗽。”牛偉皺著眉頭說。
醫生告訴他去鳥市有可能治好,可他老娘年紀大了,路途太遙遠,一來一回老人根本受不了,他只好用土辦法治。
醫生建議用豬膽,野豬的效果最好,家豬雖然也行,但效果差點,而他更傾向于用最好的。
牛偉滿懷期望的說:“我想問問你兒子誰打獵技術好,幫我打頭野豬?”
附近幾個大隊,會打獵的人他都去問了,打野兔,野雞沒問題。
一聽打野豬,人家直接拒絕,這些獵戶都是半路出家的,他們經驗不足,手上的槍也不給力,根本不敢主動招惹野豬。
牛偉也是沒有辦法了,只能來求楊秀梅,他知道王大爺打獵的本事很大,想讓老人的兒子幫忙打一頭野豬。
楊秀梅嘆了口氣,輕輕的搖了搖頭:“我四個兒子,就二兒子打獵厲害,可他現在在鳥市。”
王家曾經世代都生活在秦嶺山中,祖上都是靠狩獵來維持生計,同樣傳承著老祖宗留下的這門手藝。
當年國家動蕩,民不聊生,王劍奇的爺爺毅然決然的離開了大山,參加了革命。
后來隨部隊來了新江,退伍后就留在了當地,之后把一大家子人也接了過來。
牛偉眉頭皺到了一起,他實在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王劍奇看看他,又看看奶奶,詢問道:“要不我去試試?”
楊秀梅轉頭看向一旁的孫子,老頭子當初把一身的本領都教給了她這個大孫子,孫子技術沒問題,可她還是有些擔心。
“奶奶,我的技術當年可是得到了爺爺認可的。”王劍奇看著擔心的奶奶,信心滿滿的說。
也不知道是不是祖傳基因的緣故,無論是去山里打獵,還是去河里摸魚,他都非常在行。
反正他是一點就通,一教就會。
只要他出門打獵,從來不空手回來。
“只要打到野豬,我只要苦膽,其他的我什么都不要。”牛偉找到了救命稻草,一臉期待的看著楊秀梅:“大娘,你看行嗎?”
“奶奶,現在野豬正是膘肥體壯的時候,最適合狩獵。”王劍奇一臉興奮。
只要搞定一頭野豬,吃肉的問題解決了,吃不完的肉還能偷偷拿去賣了換錢,這可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早點攢夠錢,早點開門市部。
賣肉換錢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為以后鋪路。
上輩子,因為爺爺去世,王家和牛家往來本就少了,這個時候王劍奇去礦上了,也沒幫上牛偉,后來兩家幾乎沒往來了。
王劍奇明年要在縣里開門市部,說不定需要牛偉的幫助。
平時不怎么來往,突然開口,人家不一定幫你。
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肯定是不管用的,所以王劍奇已經想好了,這次一定要幫牛偉搞定野豬膽。
往后如果有機會還要多跟牛家走動走動。
關系走得近了,到時候王劍奇要是有什么需要幫助的,人家也愿意幫他。
“不是奶奶不相信你的手藝。”她嘆了口氣說:“你一個人去我不放心,而且槍還被你后媽的大兒子偷偷賣了。”
牛偉一看有希望,急忙說道:“大娘,我讓我小兒子陪著大侄子去,我家里有把槍可以給大侄子用。”
“行吧。”楊秀梅考慮了片刻后,終于點點頭。
老人的想法很簡單,老頭子的戰友能幫自然要幫,只是她有些擔心孫子遇到危險。
現在有人陪著,又有槍了,她覺得穩妥多了,真要遇到危險,兩個人有個照應,有槍也保險些。
“牛叔,我有個不情之請。”王劍奇忽然想到一件事。
“你說,只要你牛叔我能做到的,我都答應你。”
“到時候打死野豬,能不能幫我扛下來。”
王劍奇不怕打野豬,他擔心野豬打死了一個人扛不回來。
牛偉擺擺手,笑著說:“沒問題,我兒子牛大力,就力氣大。”
“那太感謝牛叔了。”
“是我要謝謝你。”牛偉過來拍拍王劍奇的肩膀:“那我們一言為定,只要打到野豬除了苦膽,我什么都不要,豬我讓兒子跟你一起扛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