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文化引領篇

“南國香都”——玉林城市文脈的傳承與發展[1]

梁偉江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香料是我們生活中的重要物品,中華民族發展進程中形成的“香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廣西被譽為“中國天然植物香料庫”,玉林作為“南方藥都”,香料產值占據廣西“半壁江山”,但長期以來,產業發展水平不高、附加值低、特色不明顯,與新發展階段的高質量發展要求不相適應。在新發展階段更好地推動香料產業做大、做強,做出特色,成為玉林上下的一個共識。本文結合玉林實際情況,在科學把握新發展格局的基礎上,對推動繼承和發揚“香文化”,以建設“南國香都”為抓手發展“香料文化+”產業,實現香料產業與文旅深度融合,推動香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做了一些思考。

一、玉林香料概況

中國是天然香料植物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廣西是我國大宗香料的主產區,是我國進出口香料的主要集散地,被譽為“世界香料原料庫”。從本質上來說,香料屬于中藥,玉林作為“南方藥都”,中醫藥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自古以來就有“無藥不過玉林,尋香必至玉州”的美譽,道地藥材有穿心蓮、天冬、金錢草、石斛等1000多種,木本香料樹種種植面積超過350萬畝,其中八角、肉桂、沉香等名貴香料種植面積80多萬畝,素有“世界八角看中國,中國八角看廣西,廣西八角看玉林”之說。玉林作為全國品種最多、最齊全的香料原材料產地和集散地之一,被譽為全國香料定價和交易中心,丁香、肉蔻、豆肉蔻就在玉林定價。據不完全統計,多年來國內80%、世界2/3以上的香料都在玉林集散,年交易量80萬噸左右,進口香料總額接近300億元。

近年來,玉林堅持立足優勢,堅持“藥食同源”的文化理念,把香料產業擺在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中謀劃推進,在發展中開放,在開放中升級。2009年以來,已連續11年舉辦中國(玉林)中醫藥博覽會,國內藥商藥企齊聚玉林,為玉林中醫藥產業升級發展獻策出力。目前,建成的年產150噸莽草酸項目,推動香料與文化產業有機融合,提取八角有效成分莽草酸的產品純度達99%以上,年產值達1.3億元,技術和質量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香料產品深加工研發邁出了堅實步伐。

二、香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

香料的應用是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而發展的,“香文化”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是“香文化”源遠流長。黃帝神農時代就有采集樹皮草根驅疫避穢的傳說。從現存史料來看,中國用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之前,當時的“燎祭”可被認為是我國最早的用香行為。漢代時,上層社會流行用香料熏衣、佩戴香囊,也出現了調和多種香料的技術,香文化略具雛形。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香爐和花椒、茅香、佩蘭、桂皮等香料。古人喜歡將植物的花、果實等芳香物用于禮儀,上古時代就把香物用于敬神、祭祀、清凈身心等事。后來,香物逐漸用于飲食、裝飾和美容,很多傳統習俗沿襲至今。

二是“香文化”與中醫藥文化一脈相承。藥食同源、藥食同用是中醫藥文化的精髓,香料與中藥“本是同根生”,“香文化”本身就是中醫藥文化的構成部分。一方面,香料基本都是中藥,除了氣味芳香,還有藥性,在芳香人體與環境的同時,也能起到除病保健的作用,這也是香習俗在我國起源早,并得到廣泛喜愛與傳承的一個重要原因。香料使人寧靜、心情愉悅,其安神、有助睡眠等功效在現代醫療中被廣泛應用。另一方面,很多香料都是從中藥植物提取而來,不少中藥植物的葉、根、莖都是提取香料的原材料,在某種程度上可說中藥植物是香料的母本。

三是“香文化”對傳統貿易文化的形成發揮了重要作用。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對外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被稱為“海上香料之路”。經由這條通道,產于我國的丁香、沉香、檀香、樟腦、嚼香等源源不斷外銷,我們的香料也因此實現了墻里開花墻外香。

四是“香文化”是禮儀文化的一個重要表現。古人在會見重要客人、出席重要活動、舉行重要祭祀儀式時,都要齋戒、沐浴、熏香,熏香是很重要的禮儀,目的是表達敬重。

三、玉林打造“南國香都”的展望

香料是美食的靈魂,是“舌尖上”的幸福,也是推動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要載體。香料行業是國民經濟中科技含量高、配套性強、與其他行業關聯度高的行業,香料廣泛應用于食品、藥品、日用品等。如何提升香料產業發展水平,推動香料與文化產業更好融合,豐富香料文化內涵,延伸香料產業價值鏈,使香料產業價值最大化,是新發展階段香料產業的發展方向,也是發展的重大課題。就玉林而言,要著力抓機遇,定標揚優勢,對標補短板,敢于闖新路,奮力創特色,始終堅持“藥食同源”的理念,樹立“工業樹”“產業林”思維,在著力解決高質量發展突出問題上下功夫,深挖“藥食同源”文化,繼承“香文化”,發揚 “香文化”,努力把玉林香料與文化產業深度融合起來,打造產業發展新生態,把“舌尖上的文化”品牌“樹起來”“推出去”,讓“詩”和“遠方”走到一起,實現香料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一是在品牌建設上有新成效。品牌是提高競爭力的根本和關鍵。要立足玉林香料產業優勢,把“南國香都”作為發展品牌,高位推進,堅持問題導向,強化政策扶持,一棒接著一棒干,把“南國香都”品牌建好、建實、建強,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釋放品牌效應,提升品牌價值,做到名不虛傳。

二是在產業融合上有新成果。只有融合發展才有出路。要以申報綜合保稅區為切入點和平臺,實現香料的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要著力擴大香料的種植基地,提升香料的種植質量;要做強做大香料深加工和創品牌,提高工業產值;要擴大香料的進出口貿易,構建香料的期貨市場。

三是在“香文化”與文旅融合上有新突破。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有時候“酒香也怕巷子深”。近年來,玉林充分利用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玉林)中醫藥博覽會、人民網等各類平臺、媒介加大了宣傳力度,營造了香料產業發展和旅游融合的濃厚氛圍。玉林將注重把“南方藥都”“南國香都”等元素融入城市規劃建設,在道路和街道命名、特色小鎮建設等方面,充分融入“南國香都”的元素,把“南國香都”建設體現到城市規劃建設的各方面、各領域,著力營造“世界香料看中國,中國香料看玉林”的濃厚氛圍。充分挖掘相關的歷史文化元素,將香料與歷史文化深度融合,講好香料和文化的故事,建強一批旅游景區景點,策劃一批文旅線路,研發一批精油、香囊、定情信物等文旅產品,延伸香料產業價值鏈。

四是在開放發展上有新提升。玉林是全國品種最多、最齊全的香料原材料產地和集散地之一,這一優勢決定了玉林發展的潛力在開放,后勁也在開放。“一帶一路”倡議為玉林的香料產業發展提供了契機,香料貿易的過程是傳播文化的過程,香料制作的過程也是感悟文化的過程。香料作為“一帶一路”沿線許多國家和地區風味的“靈魂”,推動“藥食同源”文化在“一帶一路”上更加深入人心,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梁偉江,廣西壯族自治區十一屆、十二屆政協常委,玉林市政協原主席


[1] 本文發表于2020年4月5日《當代廣西》。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若羌县| 大埔县| 南丹县| 巫溪县| 平远县| 京山县| 灌南县| 屏东市| 思南县| 昆明市| 民权县| 循化| 嘉兴市| 阿城市| 甘孜县| 寻甸| 连州市| 民丰县| 辽阳市| 区。| 岢岚县| 漳平市| 额济纳旗| 天柱县| 昌黎县| 满洲里市| 东山县| 霍邱县| 云和县| 肇东市| 潍坊市| 连州市| 襄城县| 常宁市| 垦利县| 民县| 金湖县| 罗田县| 缙云县| 英吉沙县| 沙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