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進步
- 修煉萬年成就龜仙人
- 點燃一盞燈火
- 2227字
- 2024-12-15 11:10:28
清除蛀蟲后,便是提拔新的官員。
這事,卻是有些難了。
趙大牛畢竟是亂軍,大虞乃是正統,兩百多年的天下,名分大義,深入人心。
誰也不知道趙大牛這股勢力什么時候就兵敗消散。
這時候在趙大牛的勢力下出仕。一旦趙大牛失敗,后面大虞清算起來,可是要掉腦袋的。
所以,士人們畏懼,不肯為趙大牛效力。
……
趙大牛端坐在書房之中,身著簡單但頗為考究的長袍,手中翻閱著剛剛送來的文書,目光幽深,眉宇間透出一股威嚴。
他雖出身草莽,但三縣之地盡在掌握,生殺予奪皆由他一言定奪,已然掌握實權。
養尊處優之下,舉手投足間竟有了幾分貴胄之氣。若非熟悉他過往的人,恐怕很難將他與曾經那個在河邊撒網的漁民聯系起來。
旁邊一名文吏上前,低聲稟道:“大人,有一人,名叫周正賢,此人性情清廉,為人剛正,頗得百姓擁護。之前在太平縣衙當差時,曾因堅持為百姓說話,得罪了前任縣令王仲川,被排擠打壓,最后貶為小吏。但他始終不改初衷,依然為百姓奔走,百姓對他贊譽頗多。”
“周正賢?此人我倒是有聽過。”
趙大牛聽聞,眼中閃過一抹興趣。畢竟是太平縣本地人,對于本地的一些知名人物,他還是了解的。
文吏:“此人性格低調,從不阿諛權貴,且因常與上司意見相左,早已被縣衙中那些蛀蟲孤立。若非大人您鏟除了那些毒瘤,怕是他永無出頭之日。”
趙大牛將手中的文書放下,靠在椅背上,輕輕敲了敲桌面,語氣中帶著幾分思索。
“在那等環境下還能為百姓說話,可見此人有膽有義。常言道‘疾風知勁草’,在太平縣那種烏煙瘴氣的縣衙中,他還能堅守本心,倒是個難得的人才。”
文吏附和道:“正是如此,大人。如今縣衙剛肅清蛀蟲,正需一位品行端正的縣令來主持大局,而周正賢無疑是最適合的人選。”
趙大牛微微頷首。
“但他會愿意出仕嗎?我畢竟是亂軍出身,他未必會愿意冒這個險。”
文吏低聲說道:“大人,周正賢心系百姓的名聲在太平縣眾所周知。只要您以百姓為重,誠心相邀,他定不會推辭。”
趙大牛沉默了片刻。
“不管如何,見上一面吧。”
這些日子,他最發愁的還是文官隊伍的建設。
跟打打殺殺的武將不同,文官最起碼要識字,懂寫文章,一些職位還要會算數。
大虞的教育工作做的太差,再加上知識壟斷,會這些的,都是當地的一些大戶和耕讀世家,出身平民的,太少太少。
趙大牛現在不惜耗費時間,也要擺出一副禮賢下士的樣子來招攬政務人才,是用來千金買馬骨。
……
這天早晨,風和日麗,帶著幾名隨從,趙大牛親自拜訪了周正賢的家。
自從玄靈護佑大神讓他多上進后,趙大牛就利用空余時間經常讀書。
‘按照話本中所言,延請這種有才華的讀書人,必須要親自上門才行,說不得還要多來幾趟,以顯誠意。’
趙大牛心里暗道。
遠在青州的夏亦,此時正拿著顯示屏,觀察這一幕。
趙大牛這個人寵的發展速度有些超過他的想象。
尤其是他處理政務的手段,比他想的要老練很多。
讓他有一種‘我的人寵終于出息了’的養成的成就感。
此時遠距離窺屏,看得津津有味。
周家位于太平縣一處偏僻的巷子中,院落雖不大,但收拾得干凈整潔,透著書香氣息。
周正賢正坐在堂前,翻閱著一本陳舊的典籍。
聽到趙大牛來訪,他略顯詫異,急忙去門口迎接。
“大人親臨寒舍,有失遠迎,還請見諒。”周正賢微微拱手,言辭禮貌,語氣卻依舊平靜,不見太多波動。
趙大牛卻擺了擺手,朗聲笑道:“周先生何必如此見外?我今日前來,不是以大人自居,而是為太平縣的百姓來請你。”
說著,他彎腰微微一揖,語氣鄭重:“周先生,趙某誠心相邀,愿請先生出山,擔任太平縣縣令!”
周正賢一怔,他原本以為趙大牛來訪不過是尋常問候,未料到對方竟然如此看重自己。
他稍稍猶豫了一下,隨后搖頭道:“家母身體抱病,我卻是不好走開,必服侍床榻之前,方能盡孝。”
“先生孝心可嘉,果然是仁義之人。但我來之前,已將此事考慮周全。”
他稍稍靠近一步,目光真誠地看著周正賢,繼續說道:
“先生若肯出仕,家中一切事務盡可交予我來安排。我會派足夠的人手,專門侍奉令堂,同時請太平縣最好的郎中常駐府中,為令堂調理病體。所有費用,盡由我趙某承擔。”
周正賢聞言一怔,略微低頭沉思,面色顯得有些動容。
趙大牛見狀,知道周正賢已經稍稍心動。
“先生心懷孝道,是至善之舉,但先生可曾想過,太平縣的百姓,如今正需要一方縣令帶他們走出困境。孝為大義,治世也是大義。太平縣若無人主持,百姓將流離失所。先生若能出仕,乃是盡孝于民。”
周正賢抬頭,對上趙大牛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心中不禁一陣翻涌。他從未想過,一個出身漁民的草莽,竟能講出這樣深刻而又擲地有聲的話。
這一刻,他怦然心動。
不僅是為民,也是因為趙大牛身上那股與眾不同的氣質。
他仔細打量著眼前的這位亂世梟雄,發現對方眉峰如劍,目光如炬,額頭飽滿,顴骨高聳,面相端正,氣勢磅礴。眉宇之間更有一股隱隱的威嚴,非普通人能具備。
周正賢心中暗自思忖:“此人雖出身草莽,但胸懷百姓,言辭中有大義,舉止間自成威儀。這樣的氣度,竟像是天生的王侯之姿。”
“若輔佐此人,未必不能成就一番偉業。更何況,若他真能成事,百姓豈不因此得以安居樂業?而若他失敗,我盡力而為,雖死亦無憾!”
想到此處,周正賢心中已然下定決心。他肅然起身,正色說道:
“大人如此深明大義,周某自愧不如。既然太平縣百姓需要我,我周正賢愿出仕,為百姓盡綿薄之力!”
趙大牛聞言,朗聲大笑,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中滿是欣慰與激動:
“好!有先生輔佐,我趙大牛何愁百姓不安?今日起,你我同心協力,共謀一方安定!”
這一番君臣和諧,看得遠處的夏亦眼睛瞪大。
“我的人寵進步這么大?什么時候能說出這么有文化的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