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 銀行違法違規處罰的理論基礎與文獻綜述

2.1 銀行違法違規行為與監管處罰的理論基礎

2.1.1 相關概念界定

2.1.1.1 違法違規行為

違法違規行為可以分為廣義違法違規和狹義違法違規兩種。廣義的違法違規行為泛指一切違反國家法律、行政規定以及相關管理辦法等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的行為,而狹義的違法違規行為則主要指特定規范性文件中所定義的違法違規行為。例如美國反虛假財務報告委員會下屬的發起人委員會和注冊舞弊審查師協會在2016年發布的《違規風險管理指南》中明確指出:違法違規行為是指那些以欺騙他人為目的,對受害人造成損失或者給違法違規者帶來利益的任何故意或過失行為。

另外,違法違規行為也可以分為顯性違法違規行為和隱性違法違規行為。隱性違法違規行為指相關主體未被發現或不可觀測的違法違規行為,而顯性違法違規行為指已被監管機構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基于樣本與數據的可得性,本書所關注的違法違規行為是指銀行等機構因違反金融相關法律法規而受到銀保監會行政處罰并公開披露的顯性違法違規行為。

2.1.1.2 監管處罰與執法主體

值得注意的是,本書中的監管處罰與金融監管的概念范圍存在不同。金融監管不僅包含對銀行類機構的監管,還涵蓋了對券商、保險公司等其他金融機構的監管;從流程來看,金融監管包括了事前規則、政策等的制定,事中的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查以及事后的處罰等;從兩者的關系來看,監管處罰是保證一切監管規則得以有效運行的必要手段,同時監管處罰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查的最終結果。因此監管處罰是金融監管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金融監管的一種重要手段。

監管處罰主要指經濟主體(例如公司)出現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及其他具有法律性質的文件中明確規定的行為時,有關監管部門進行立案調查,并采取行政措施對其行為進行的處罰。

對商業銀行具有監管處罰權力的執法主體包括中國人民銀行及其派出機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市場監管總局等。本研究中的監管處罰后文中有時將監管處罰簡稱為處罰。主要指銀行類金融機構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規時,銀保監會對其行為進行的公開處罰。本書研究對象僅限于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公開處罰的銀行違法違規案件,并未涉及中國人民銀行及其他監管機構公開處罰的銀行違法違規案件。

2.1.1.3 處罰效應

處罰效應指監管處罰對違法違規行為主體產生的作用或影響。本研究中的處罰效應主要是指銀保監會對銀行違法違規行為進行的公開處罰措施所產生的影響,具體包括監管處罰所造成的資本市場反應以及處罰對銀行盈利能力、經營業務和風險承擔水平等方面的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恩县| 裕民县| 德格县| 威海市| 道孚县| 长葛市| 泸水县| 绵阳市| 桂阳县| 丰县| 盐池县| 灌阳县| 视频| 墨玉县| 大足县| 密云县| 陇南市| 合川市| 囊谦县| 襄汾县| 田林县| 三亚市| 罗平县| 望谟县| 双辽市| 和林格尔县| 阳新县| 昭通市| 天水市| 镇雄县| 年辖:市辖区| 恩施市| 库尔勒市| 沁源县| 罗源县| 塔城市| 武功县| 乳山市| 芷江| 肥东县| 长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