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國家與民眾

古希臘的生活是什么樣的呢?在本章中,我們將了解古希臘生活的基本內容,包括地理、飲食、健康以及生活水平方面的狀況。在第3章中,我們會對古希臘社會的基石,即家庭進行敘述。這兩章為我們理解希臘的歷史和文化提供了一個基礎。

在古代,經濟的變化通常非常緩慢,以至人們幾乎察覺不到。盡管如此,到本書所述時代的末期,大多數希臘人都比其500年前的祖先活得更久、吃得更好、更健康、住著更好的房子,且比祖先擁有更多機會。用現代標準來看,希臘化時代的民眾的生活條件仍然惡劣,他們貧窮、野蠻且壽命短暫,盡管如此,當時的希臘人還是遠比黑暗時代的希臘人過得好。

希臘的地理、氣候和農業

在公元前4世紀的雅典哲學家柏拉圖看來,希臘人就像“池塘邊的青蛙”一樣生活。他的意思是:90%的希臘人住在離地中海不到一日路程的地方,那里有最好的農田,而居于內陸的人們在很大程度上與外部世界隔絕開來了。據刻于301年的一塊羅馬石碑記載,相比于用馬車往內陸運送120千米,用船將同量的谷物從地中海的一端運往另一端(約1 600千米)的花費要更少,這應了那句古諺語:“陸地把世界分開,而海洋把世界連在一起。”海洋是希臘文明的生命線。

不論居于雅典、西西里還是西班牙,幾乎所有希臘人都面對同樣的氣候、地理狀況,它們今日被我們稱作“地中海”環境。以愛琴海為中心,希臘人的故鄉是由小型海岸平原組成的一個世界,這些平原為叢山所分割,并常常背靠險峻的山脈(圖2.1)。平原得到了深度開發,山嶺上卻遍布矮樹、灌木叢(圖2.2)。有些山嶺遍布松樹林,其他的卻寸草不生、沒有生機。公元前4世紀20年代,在亞歷山大大帝東征結束之后,希臘人也遷居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在那里,他們遇到了尼羅河、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這些大河。那里的耕作依靠引水灌溉,但在地中海北部地區,農民依賴雨水來澆灌莊稼。

圖2.1 希臘色薩利小村莊卡拉巴卡的景象。遠處是崎嶇的品都斯山脈上覆雪的夏季山峰,山脈有如橫亙在希臘中部的脊梁,將大地分為面向大海的一塊塊小平原

資料來源:Luis Bartolomé Marcos(CC BY—SA 4.0)

圖2.2 肥沃的色薩利平原在一連串山脈(包括希臘最高的奧林匹斯山)前鋪展開來。山脈北面是馬其頓

資料來源:Luis Bartolomé Marcos(CC BY—SA 4.0)

因此,對大部分希臘人而言,很少有比降雨更重要的事物了。通過希臘作家對當地天氣的評論,以及一些證據(如古代樹木殘片的年輪、存于湖床中的古代植物中的浸水花粉等),我們能推知,2 500年前地中海的氣候與今日很相似。吸引現代游客到希臘海灘度假的炎熱、干燥夏季對古代農民而言卻是休閑的時光。7月、8月難得下雨,氣溫會達到32攝氏度。在風格獨特的詩歌《工作與時日》(它是有關農事、道德的訓誡)中,生活在約公元前700年前后的詩人赫西奧德告訴我們:

在菊芋開花時節,在令人困倦的夏季里,蟬在樹上不停地振動翅膀尖聲嘶叫。這個時候,山羊最肥,葡萄酒最甜;婦女最放蕩,男人最虛弱。那時天狼星烤曬著人的腦袋和膝蓋,皮膚熱得干燥。在這時節,我但愿有一塊巖石遮成的蔭涼處,一杯腓尼基的俾布羅斯的美酒,一塊乳酪以及老山羊的奶,未生產過小牛的放在林間吃草的小母牛的肉和初生山羊的肉。我愿坐在蔭涼下喝著美酒,面對這些美饌佳肴心滿意足。

——赫西奧德:《工作與時日》,582—593[1]

陰冷潮濕的冬天是繁忙的季節。低地平原在12月、1月甚至會降雪(但此事很少發生),山區則會降暴風雪。赫西奧德描述了希臘的勒納伊翁月(它相當于我們的1月末、2月初):

那時候,森林里有角無角的動物全都可憐地冷得牙齒打顫,穿過沼澤地而逃,一心只想找到一處濃密的樹叢或一個巖洞作藏身之所。但是,他們都像手拄拐杖、駝背弓腰的老人一般,無處藏身以躲過冰天雪地的時光。

在這個季節里,為了保護自己的身體,你應該像我吩咐你的那樣,穿一件軟質上裝、一件長袍。你的衣料應該在細細的經線上織上厚厚的緯線。穿著這種衣服,你周身的汗毛可依然如故,不至于冷得豎起來。你得系緊正好合腳的靴子。靴子要用牛皮做成,里面要襯一層厚厚的毛氈。霜天雪地的季節來臨時,你得用牛筋線把初生山羊的皮縫好,穿在身上以防雨。頭上要戴一頂毛氈制成的帽子,不讓你的耳朵淋雨。在北風之神[2]已經降臨之后,黎明時辰特別寒冷……為了避過這陣風,你要趕緊做完活兒及早回家,以免自天而降的烏云裹住了你,淋濕你的衣服而使你的身體著涼。要避過冬季,這是最艱難的月份。

——赫西奧德:《工作與時日》,529—557

雅典每年的降雨量平均只有200 ~ 610毫米,在距雅典西南方不到160千米、位于伯羅奔尼撒半島中部的阿卡狄亞山區,年降雨量最多能達到3 000毫米,是上述值的5倍。盡管如此,平原地區的降雨不但量少,而且難以預料。種小麥的農民每四年就會有一年歉收,也就是說,收成還抵不上播種用掉的谷物。大麥更耐旱些,它每二十年里才歉收一次,因此,盡管雅典人喜歡小麥面包勝過大麥面包,但他們很可能還是要將就著啃大麥面包。

小型平原是谷物生長的主要區域,山嶺上的稀薄土壤則適合橄欖、葡萄的生長。今天,在希臘遠足的一大樂趣便是偶然發現在這些隱藏起來的高地山谷中的欣欣向榮的農場。但總體而言,在山區種的谷物很少,多數情況下,牧羊人利用山區,驅趕著成群的綿羊、山羊,在盛夏草場與隆冬的低地牧場之間放牧。山羊產出奶、奶酪、羊肉以及可紡成布料的羊毛。綿羊出產羊肉和羊毛。牛很少,因其喂養成本高,一般用于拉犁,偶爾也被用作肉食。

地中海的環境造就了希臘文明,但它也限制了人們的活動范圍。希臘人總喜歡談論自己有多么窮苦。公元前4世紀末,雅典喜劇詩人米南德如此描述一個人物:

可憐的人,他過著怎樣的生活啊!這就是真正的雅典農民。他在生長著百里香、鼠尾草的貧瘠土地上辛勤耕作,勞心費力卻毫無所得。

——米南德:《恨世者》,604—606

生活年代早于米南德400年的赫西奧德也告誡世人,只有不斷地努力與異常辛苦地勞動,才能養家糊口:

諸神不讓人類知道生活的方法,否則,你工作一天或許就能輕易地獲得足夠的儲備,以致一整年都不需要為生活而勞作了;或許立刻就可以把船舵卸下置于煙上,牛和壯騾翻耕過的田畝又會變成荒地……

出身高貴的佩爾塞斯[3]啊,要時刻記住我的忠告,無論如何你得努力工作。這樣,饑餓或許厭惡你,頭冠漂亮、令人崇敬的地母神[4]或許會喜愛你,用糧食填滿你的谷倉,因為饑餓總是懶漢的親密伴侶。活著而無所事事的人,神和人都會痛之恨之,因為其秉性猶如無刺的雄蜂,只吃不做,白白浪費工蜂的勞動。愿你注意妥當地安排農事,讓你的谷倉及時填滿糧食。人類只有通過勞動才能增加羊群和財富,而且也只有從事勞動才能倍受永生神靈的眷愛。勞動不是恥辱,恥辱是懶惰。

——赫西奧德:《工作與時日》,42—46,298—311

人口狀況

當我們想了解現代社會生活的種種事實,包括預期壽命、健康狀況、人口時,我們會參考政府記錄,但這類資料在古代是不存在的。此外,那些寫出流傳至今的文學作品的希臘人并不很關注這些事情。這些人創作悲劇、哲學作品和訴訟演說辭,但不寫數據報告。盡管如此,通過將現存的提到日常生活的少量文獻材料與考古學結合起來,并將古希臘社會與其他前現代社會做比較,我們可大體描繪出一幅可信的古希臘人口狀況圖景。

人口學是對人類社會的生物方面的研究,包括人口規模、人口分布、人口增長、出生率與死亡率、婚姻、疾病。人口學家已經證明,在18世紀的西歐,人類生活的所有這些方面是怎樣開始發生劇變,且此劇變怎樣從西歐傳播到了世界大部分地區的。在那之前,人口生育率、死亡率都非常高,人口出生時的預期壽命很短,但從18世紀以來,死亡率急劇下降。一時間,人口得以迅速增長,隨后,人們通過晚婚與節育控制生育,造就了我們今日所熟悉的一種準平衡狀態——低生育率、低死亡率、很長的預期壽命(在美國超過了80歲)。在前現代社會,約有1/3的嬰兒未滿1歲便夭折,只有一半能活到5歲,那些活過孩童時代的孩子預計可以活到30來歲,但只有不到1/6的人能活到60歲,只有1/20的人能活到70歲。

從古代人體骨骼留下的證據來判斷,上述數據大致適用于古希臘人。據公元前4世紀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觀察,“大部分(死亡)發生在嬰兒滿一周之前”。墓地里埋了很多的嬰孩、兒童,其數量讓人心痛。在某些時期,幼童被很隨意地埋葬,以至我們尋不出什么有用的蛛絲馬跡。也許,面對這樣大規模的幼童夭亡,人們通過輕描淡寫的方式來減輕自己眼看著孩子死去的悲痛。古羅馬時代的希臘作家普魯塔克在作品中同樣給出了如下建議:

我們不為死去的孩子祭酒,也不按慣例辦喪事。因為他們未生存于世,也未參與塵世的事務。我們不為他們掃墓,不為他們立碑,不裝殮他們的尸體,也不為他們守靈。根據習俗,我們不會為在這個年齡死去的人哀悼。

——普魯塔克:《道德論叢》,612A

在我們的時代,新生兒的死亡可謂災難,它會引起可怕的心理創傷。而在古希臘,這只不過是生活的一部分。1938年,人們在雅典發掘了一口井,但直到21世紀第二個十年才對其進行科學研究。井中掩埋了超過450具兒童尸體(還有150條死狗)。大多數兒童是在出生一周到兩周的時間里自然死亡的。這意味著,希臘人對嬰兒死亡習以為常,其緣由很可能是每個家庭都有不止一次的相關經歷。

高死亡率要求高生育率。在一個嬰兒死亡率高的社會,要保證人口數量的穩定,平均每個女性都必須生4~5個活產嬰兒。考慮到一些女性不結婚,且在一些婚姻中夫妻一方或雙方不育,很多女性必須要生七個或更多的孩子。不過,大多數古希臘女性在30來歲,不到40歲就死去了,她們能生孩子的時間不過18 ~ 20年,生養孩子由此占據了她們的生活。

雖然孩童夭亡在古希臘很普遍,但青少年、青年因自然原因死亡卻不常見。希臘人將這個年紀死亡的人稱作“a?roi”,即“華年早逝者”,并沉痛悼念他們的逝去。他們的魂靈不散,有時人們會將咒符(通常是刻有魔法咒語的鉛塊)同死者一起埋葬,或是將它丟到井中,從而讓針對某個人的咒語擁有更強大的力量。一位年輕人戰死沙場被贊為光彩、榮耀,但若喪生于疾病、事故之手就太不值得了。

古希臘留存的人體骨骼說明,大部分成年人在30多歲或40歲出頭的年紀就死了,只有少數人活到60歲。不過我們或許不能那么痛快地把他們叫作“幸運兒”,因為其中很多人經受嚴重的關節炎折磨。一些希臘詩人說他們想要長壽,但強調他們想要健康的長壽。一些人陷入絕望,并祈禱自己在變老之前死去。然而,最著名的那些希臘人一般都活到了70歲,如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劇作家索福克勒斯、歐里庇得斯(可能還有埃斯庫羅斯、阿里斯托芬)。歷史學家希羅多德、修昔底德,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政治家伯里克利以及雕刻家菲狄亞斯,他們都活過了60歲。或許,只有那些足夠幸運也足夠富裕,并能在很長時間里保持健康體魄的人才能樹立聲望、功成名就。

不過,人口狀況并非靜止不變。從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預期壽命有上升的趨勢,而在黑暗時代又呈下降趨勢,隨后,在古典和希臘化時代達到頂峰。到公元前300年,相比500年前,成年人的壽命普遍增長了4~5歲。如果成年女性在其生育年限內活得更久,人口就有增長的潛力,而事實正是如此。綜合從碑文、考古發掘以及考古調查那里得來的證據,我們能做出估計:公元前900—前300年,人口增長了約10倍。約公元前900年,希臘人口可能不到50萬,他們主要環愛琴海西海岸而居。到公元前300年,有600萬人自稱為“希臘人”,遍布從西班牙到敘利亞的地中海沿岸,有些人甚至住在遠至尼羅河上游和阿富汗的群山中。

是什么導致了上述長期性的人口變化呢?在下文中,我們將對三個可能的解釋進行考察:移民、疾病以及營養狀況。

移民

人口的增加可能是由于人口從外部移入希臘,然而這似乎充其量是部分原因。移民希臘的主要形式是被迫移民。自公元前6世紀起,引入希臘的非本土奴隸的數量急劇增加。大部分奴隸來自巴爾干半島北部以及小亞細亞。雅典是奴隸的最大買家,在公元前4世紀奴隸貿易的最高峰時,雅典可能有5萬~8萬名奴隸,其中一些是父母被囚于希臘時生下的奴隸,但絕大部分是各個世代新引進的奴隸。如果將所有引進奴隸的希臘城邦都算在內,我們估計在公元前4世紀時,每年(最多)有2 500~3 000名奴隸被引進希臘。他們占希臘總人口的1%~2.5%,其人數雖多,但不足以解釋人口增長。

事實上,移民的主要形式是希臘人從故土移出。約公元前750—前650年,在地中海西部進行殖民活動的希臘人可能包括3萬名成年男性(我們假設這些人單身而去,娶當地人為妻),約占愛琴海地區成年男性的2%~ 3%。而在公元前330—前250年,另有10萬~ 20萬男性移民到新征服的埃及和近東,他們常常是作為雇傭兵去的。

這些都是重要的人口遷移,包括人口的移入和移出,但只是這一時期的人口變化的部分原因。要想知道人口增長的原因,我們必須考慮其他因素。

疾病

古代文獻向我們展現了可怕的瘟疫肆虐希臘的歷史。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學家、雅典人修昔底德(約公元前460—前400年)描述了公元前430年(伯羅奔尼撒戰爭之初)在雅典暴發的一場瘟疫,其時,斯巴達人正圍攻該城。雅典的杰出領袖伯里克利死于這場瘟疫,修昔底德自己也染了病,但幸免于難。他的敘述展現了其可與希臘醫學作家相媲美的非同一般的觀察力:

瘟疫最初是在雅典人中間暴發的。據說,這種瘟疫過去曾在愛琴海上的利姆諾斯島附近許多地區和其他地方流行過,但是在記載上從來沒有哪個地方的瘟疫像雅典的瘟疫這般厲害,或者能傷害這么多人。起初,醫生們完全無法醫治這種病,因為他們不知道正確的醫療方法。事實上,醫生死亡最多,因為他們經常和病人接觸。任何技術或科學都毫無辦法。向神廟祈禱,詢問神讖等辦法,都無用處;最后,人民完全為疾病所困倒,所以他們也不再求神占卜了。

據說,這種瘟疫起源于上埃及的埃塞俄比亞,由那里傳播到埃及本土和利比亞,以及波斯國王的大部分領土內。它在雅典突然出現,首先得這種病的是距雅典約十一千米的比雷埃夫斯港口的居民。他們以為是伯羅奔尼撒人(斯巴達人)在蓄水池中投放了毒藥。但是后來這種病在雅典上城區也出現了。這時,死亡人數大大增加。

至于這種病最初是怎樣產生的,為什么這種病對身體有這樣劇烈的影響等問題,我將留給那些有醫學經驗或沒有醫學經驗的人去考慮。我自己只描述這種病癥的現象,記載它的癥狀;如果它再發生的話,這些知識使人們能夠認識它。我自己患過這種病,也看見別人患過這種病。

一般人都承認,那年沒有其他的病;縱或有一些以前患過別種疾病的人,但是結果都得了這種瘟疫。但是另外有一些人,似乎沒有受這種病癥侵襲的理由。

身體完全健康的人突然開始頭部發燒,眼睛變紅、發炎,口內從喉中和舌上出血,呼吸不自然,不舒服。

其次的病癥就是打噴嚏,嗓子變啞;不久之后,胸部發痛,接著就咳嗽。之后就是肚子疼,嘔吐出醫生都有定名的各種膽汁。這一切都是很痛苦的。大部分時間是干嘔,強烈地抽筋;到了這個階段,有時抽筋停止了,有時還繼續很久。

撫摸時,外表上身體熱度不高,也沒有現蒼白色;皮膚略帶紅色和土色,出現小膿包和爛瘡。但是身體內部發高熱,所以就算穿著最薄的亞麻布,病者也不能忍耐,而要完全裸體。真的,他們大部分人喜歡跳進冷水中。有許多沒人照顧的病人實際上也就這樣做了,他們跳進大水桶中,以消除他們不可抑制的干渴;因為他們無論喝多少水,總是一樣的。

于是他們長期患失眠癥,不能安靜下來。

在這種疾病達到頂點的時期,病人的身體并沒有衰弱,表現有驚人的力量,能夠抵抗所有的痛苦,所以在第七天或第八天的時候,他們還有一些力量留著;在這個時候,他們多半因為內部高熱而死亡。但是如果病者經過這個危險時期而不死亡,其腸胃便會產生強烈的潰爛和不可控制的大泄;因而引起衰弱,后來多半就會死亡了。

因為這種疾病從頭部起,依次感染身體的各個部分,縱或病者逃脫了最惡劣的影響,但是在身體的四肢還留下它的痕跡;它影響生殖器、手指和腳趾;許多病后復原的人喪失了這些器官的作用;也有一些人的眼睛變瞎了。還有一些人,當他們開始好轉的時候,完全喪失了記憶力,他們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認識他們的朋友。

這種疾病的一般情景不是語言文字所能描寫得出的;至于個人的痛苦,它似乎不是人所能忍受的……

這些是這種疾病的一般情況,但是我省略了每個病人所發生的各種特殊現象。同時,在所有這個時候,沒有任何其他普通疾病流行;如果有其他普通疾病發生的話,其結果也終于成為瘟疫。有人因為疏忽而死亡;有些人,雖經盡力醫療,也死亡了。可以說,還沒有找到一個公認的醫療方法:對某些人有益的,對另外一些人是有害的。那些生來就身體強壯的人不見得就比身體衰弱的人更能抵抗這種疾病,強者和弱者同樣地因這種疾病而死亡,就是那些醫療得最好的人也是一樣的。最可怕的,是當人們知道身患這種疾病時,即陷入絕望;因此他們馬上就采取一種毫無希望的態度;這樣屈服了,就喪失了一切抵抗的力量。

由于看護別人而得病的人,像羊群一樣地死去,這種情景也是可怕的。真的,這樣死亡的,比因為任何其他原因而死亡的更多。因為人們害怕去看病人,病人即因無人照顧而死亡;真的,因為無人照顧的緣故,許多人全家都死光了。從另一方面來說,當人們真正去看望病人的時候,他們自己也喪失了生命。對于那些把這種禮貌當作有關體面的事的人,尤其是這樣的。這樣的人覺得考慮自己的安全是可恥的;他們時常跑到朋友家里去,雖然那時候死者的家屬為沉重的災難所壓倒,以至放棄了哀悼死者的通常習慣。

但是,感覺到病者和垂死者最可憐的是那些自己得了瘟疫,后來病愈復原的人,他們知道這種病痛的情況,同時覺得自己安全了,因為沒有人會第二次得這種疾病;或者,如果第二次得了這種病的話,也是不會致死的。這樣的人得到各方面的祝賀;在他們復原的時候,他們自己也很得意,以至他們愚蠢地認為他們以后也不會因其他任何疾病而死亡。

——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2.47—51

修昔底德還加了一段引人注目的信息:

使雅典人的情況更加惡劣的一個因素是他們把鄉村居民遷移到城市里來,[5]這件事對于新來者影響特別不好。他們沒有房屋住,事實上他們在炎熱的季節里,住在空氣不流通的茅舍中,像蒼蠅一樣死亡。垂死者的身體相互堆積起來,半死的人在街上到處打滾,或者群集于泉水的周圍,因為他們想喝水。

——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2.52

導致這場瘟疫如此嚴重的原因是雅典正處在圍困中。人們擠在不衛生的場所,由此導致疾病肆虐。1995年,在雅典修建新的地鐵站時,考古學家挖掘出了大約90具尸骨,它們雜亂地埋在一起,顯然,死者是那場瘟疫的受害者。對他們牙齒的DNA(脫氧核糖核酸)進行研究后發現,他們死于通過被污染的糞便傳播的傷寒,此病在當時這座擁擠的城市中十分常見。盡管如此,病原體經歷了快速的變異,修昔底德描述的那種疫病不太可能仍存在于世。

在史上大多數時代,限制壽命的主要因素并非這樣重大的疫病,而是在當今發達地區中已不再成為生命的主要威脅的日常疾病。以我們的標準來看,希臘人的廢物處理系統很原始,且不利于健康。當時沒有抽水馬桶,在城里,人們的排泄物首先被倒在屋內或庭院中的盆里,而后再倒入房子附近的垃圾坑。當坑滿了以后,排泄物會被賣給專門回收的商人,然后作為肥料再次出售。無論如何,骯臟的街道會被人畜的排泄物污染,四處覓食的豬則會把排泄物吞掉(豬的這種嗜好可能是人們禁食豬肉的原因)。

公共衛生基本上不存在。飲用水基本上不在人們的控制范圍內,疾病很容易通過其傳播。修昔底德描述了瘟疫患者跳入公共水池的景象,這種行為雖為特例,患感冒、腹瀉以及其他傳染病的人污染彼此的飲用水卻很常見。如果這還不夠的話,還有普遍存在的致命疾病——肺結核、瘧疾(這些疾病在古代的形式與今日的形式很相像),此外,甚至小小的傷口都可能引發敗血癥并致命。財富、地位并不必然有用,在埃及,法老圖坦卡蒙(約公元前1341—前1323年,他很可能是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似乎死于腿傷。幼兒的境況尤其危險,這解釋了為何兒童死亡率很高。女性經常因分娩時的感染和并發癥而死。對希臘人體骨骼的分析表明,希臘人一生中的很多時候都身體不適,他們飽受體內寄生蟲的困擾,身體關節由于重體力勞動而疼痛,牙齒因為食用粗食而掉落(盡管由于食物含糖量低,他們蛀牙很少)。

上述情形解釋了為何希臘人與現代人相比會死得那樣早,但無法解釋為何他們的人口數量在公元前800年后增長得如此迅速。至少對富人來說,或許希臘人相對先進的醫術發揮了作用。希臘最著名的醫生是生活在公元前5世紀末的希波克拉底,有關他的情況我們雖不十分了解,但他可能來自愛琴海西南區域的科斯島,在古典時代、希臘化時代,此處曾有類似醫院的場所,還有供奉醫藥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廟宇。據說希波克拉底寫下了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該誓言至今仍為醫者所崇奉:

以醫神阿波羅、醫藥神阿斯克勒庇俄斯、健康女神海吉雅及所有有醫治力量者為證,我宣誓,將盡己所能,遵守此約。我不會用我的知識傷害或冤枉任何人。

我不會開具或建議任何人使用致命藥品,即使他們要求。我也不為婦人墮胎。我將在生活、職責中保持純潔和虔誠。

凡患(腎)結石者,我不施手術,而留待專家處理。無論至何處,我的唯一目的,為救助患者,不做各種害人及惡劣行為,尤不做誘奸之事,無論男女,無論自由人還是奴隸。凡我所見所聞,無論于公于私,我將保守應保守的秘密。

倘我嚴守上述之誓言,請保佑我的生命與醫術能得無上光榮;我若違誓,則身敗名裂。

——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誓言》

希波克拉底是希臘最偉大的醫生,但他有很多的競爭對手(我們將在第23章進一步探討希臘醫學)。到公元前500年,波斯國王只任用希臘醫生,并給他們重賞。頂尖的醫生躋身希臘最富者的行列。約公元前530年,一個希臘島嶼的統治者賞給一名醫生100明那(一種貨幣單位)的酬勞——這可是一名熟練工人40年的收入。

希臘醫生擅長診斷與預后、將疾病分類、預測病程與結果。但在診斷病因以及治療方面,他們技藝稍遜,在治療方面,情況更是如此。他們沒有顯微鏡,而在現代正是顯微鏡使疾病治療發生了變革。他們對人體知識所知不多,對人體解剖也無甚興趣。希波克拉底做了如下總結:“生命短暫,藝術長久,機會易逝,實驗危險,判斷困難。”后于希波克拉底約100年的亞里士多德承認:“身體,特別是人體的內在部分,是我們所不了解的。”

如果一個人在古希臘活過了童年,除卻受傷或受惡性傳染病感染的情況,他一般會活過20歲、30歲。在40歲之后,人的生命狀況穩步下滑。如果這個人很富有,醫生可能會擋住某些對其生命的威脅,如果他是個窮人,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營養狀況

抗病能力有賴于健康,健康有賴于飲食。在很大程度上,更好的營養狀況解釋了公元前800年之后的人口增長。至于更好的營養狀況,其很大一部分因由很可能在于氣候變化。雖然相關細節仍不明確,但是,整個公元前9—前8世紀,冬季降雨看起來呈增長之勢。雖說增長并不明顯,但可能足以對年際變化起到緩沖作用,讓作物歉收的可能性降低。

即便如此,大多數古希臘人的飲食是很簡單的,大麥面包是他們的主食。詩人把人稱作“吃面包的凡人”,肉類是奢侈品,只有在公共祭祀場合才能偶爾吃到。谷物、肉類之間的能量轉換比大概是10∶1,也就是說,牛肉的1卡路里能量需要耗費10卡路里的谷物來轉換(在牛這類食草動物與獅子這類食肉動物之間也有10∶1的能量轉換比,因此,人們不會為了吃肉而蓄養獅子)。在希臘,除卻要求宰殺動物的宗教祭祀場合(圖2.3),人們多為了畜力、奶而飼養動物,而不是為了吃肉。綿羊、山羊是主要的祭祀動物,因為它們與豬一道是最常見的家畜,盡管并不是每個地方都有綿羊、山羊。在希臘中部的彼俄提亞,常用的祭祀動物是大型鰻魚。

圖2.3 現代宰牲儀式中的宰羊獻祭(宰牲是伊斯蘭教朝覲結束和古爾邦節時的宗教儀式)

資料來源:TheAnimalDay.org(CC BY 2.0)

圖2.4 橄欖豐收圖,畫家安提米尼(真名不為人知)在約公元前520年繪制的一個黑繪式雙耳瓶(出土于意大利的武爾奇)。在圖中,三名男性在敲樹上的橄欖,第四個人將橄欖拾進籃子里

資料來源:?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荷馬史詩中的英雄是不屑吃魚的,《奧德賽》(12.327—335)中的一則故事記載道,人們寧死也不吃魚。但是,對古人骸骨的化學分析表明一些人以食魚為樂,在古典時代,魚是美味佳肴。在喜劇中,要刻畫一個人頹廢形象的標準方法就是寫他吃很多的魚。小沙丁魚比較便宜,沿海居民毫無疑問會吃很多。而住在內陸的人能夠吃到的最好的魚是咸魚,像金槍魚、鯖魚、鱘魚這類大魚對任何人而言都是罕有的奢侈品。最重要的谷物佐餐是橄欖和葡萄酒(圖2.4)。事實上,面包、橄欖和葡萄酒構成了歷史學家所說的“地中海三食”,它們從公元前第三個千年到21世紀一直是希臘人的核心食品。到目前,考古學家基本上沒發現什么顯著證據,用以證明谷物、橄欖、葡萄酒這些食物種類在整個公元前第一個千年有什么變化。

日常飲食是單調的,其蛋白質含量也不豐富,不過,這種飲食比較健康,有時也很美味。甜品除蜂蜜外別無其他,鹽也不易得到。在后古典時代,鹽被用作貨幣,并成為“salary”(薪酬)一詞的語源。大蒜、洋蔥、葡萄、山羊奶酪以及一些香腸則很常見。富有的希臘人用醬、奶油給面包調味,到公元前5世紀晚期,他們發展出更豐富的菜肴。公元前4世紀,一位西西里廚師不僅贏得了國際聲譽,他還寫下了關于他的地中海烹飪之旅的仿史詩詩歌。

研究近代經濟的歷史學家發現,兒童的營養狀況與他們成年時的身高有緊密聯系。現代歷史學家普遍會對給出了個體身高數據的翔實記錄材料(如征兵或工廠招聘記錄)進行研究,不過,古希臘并沒有這類資料留存下來。雖然如此,我們還是能夠根據挖掘出的人體骨骼計算出當時人的身高。古希臘人比較矮,在古典時代,男性一般高約1.68米,女性一般高約1.57米。回溯到黑暗時代,那時的希臘人更矮,男性、女性要比古典時代的男性、女性分別矮約4厘米和5厘米。公元前900—前300年,營養狀況明顯有所改善,食物供給變得穩定可靠,兒童由此挨餓的次數減少了。與現代的地中海人相比,古典時代希臘人的營養狀況已經很好了。拿1949年來說,加入塞浦路斯軍隊的新兵比公元前5—前4世紀時的希臘人要矮。

從黑暗時代到古典時代,希臘人吃得更好,活得更長,人口也大量增長了。公元前4世紀的生活雖然艱難,但相比公元前9世紀好多了。

生活水平

物質生活質量的一個主要因素(可能是僅次于食物本身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住所。在黑暗時代,房屋很簡陋,其中的絕大部分都是一居室結構。這些房子的尾部常常彎曲成半圓形狀,這樣就可以不修建墻角了。所有的活動,如做飯、吃飯和睡覺,要么在這樣的單間屋里,要么在戶外。這樣的房子通常墻壁很薄,不足以支撐第二層樓。600年后的房子,沿用了石頭地基加泥磚墻的基本建筑方式,不過新建了瓦屋頂和院子,由此,人們夏季可乘涼,冬時可避雨(圖2.5)。每個房間都各有其功能,有廚房、餐廳,還有專用于飲酒的房間。很多房子都有鋪好的地板和有時用作廁所的簡單排水裝置(但夜壺仍是常用的),還有通向二樓的樓梯。一般房子一樓有屋頂遮蓋的部分占地約220平方米,這約等于現代美國居室的標準面積,是黑暗時代房屋面積的五倍大。如果樓上也有房間,則整體面積可能兩倍于上述面積,無論怎么算,那都是很寬敞、舒適的了。

除了活得更久、吃得更好之外,相比黑暗時代的希臘人,古典時代的希臘人還有更貴重、更多樣的家居用品。希臘的財富大大增加,一座公元前4世紀的房屋所需的工作量是一座公元前10世紀的房屋的5 ~ 10倍。

圖2.5 約公元前350年一座房屋的復原圖

希臘城市的公共設施也有了巨大發展。到公元前6世紀,像雅典、敘拉古這樣的主要中心城市都有了將飲水輸送到市中心的地下管道。甚至小城市也有公共噴泉。宏偉的廟宇、美麗的雕像以及強大的防御工事遍布希臘。公元前10世紀時,雅典城市人口不到2 000人,到公元前5世紀,它的人口已達4萬(公元前4世紀,敘拉古的人口規模兩倍于此)。是什么使得希臘的物質生活基礎有了如此大的改善?

古希臘的經濟發展

在最近的250年中,人類生活經歷了一次變革。18世紀的歐洲人掌握了使用化石燃料的技巧,此事的開端即人們通過燒煤產生了蒸汽。隨著這項技術的傳播,發明家們實現了日益增多的重要突破。我們現在認為技術推動經濟發展是理所當然的,但在古希臘,這一點并不是那么正確。在古典、希臘化時代,最基本的技術,如農犁和肥料、用于交通的船和馬車、打仗用的青銅盔甲和鐵制武器,都已存在數百年之久。小幅的改善一直穩步進行,但直到公元前3世紀,在埃及的希臘城市亞歷山大城,科學家們才發明出能真正促進生產的種種技術(參見第23章)。不過,即便是在那個時候,它們也很少被用于實踐。黑暗時代與古典時代之間的經濟發展很可能是因氣候變化而成為可能。不過,數百年里增長態勢的維持依靠的是社會組織方式的改變,而非新技術。

這些變化并非有意識的經濟計劃的結果。即使是偉大的亞里士多德,對經濟的理解也很粗淺。事實上,希臘人是在追逐其他目標的過程中不經意地為經濟增長開辟了自由之路,而這條道路在其他古代社會受到了阻礙。在希臘人做出的這些舉措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希臘公民不斷發展的個人自由。在古典時代,希臘的普通公民比其他古代文明的公民得到了更好的法律保護。富有的鄰人或政府官員很難(雖然不是不可能)對普通公民進行欺詐,搶奪他們的財產或是將他們賣作奴隸。由于受到足夠程度的保護,得免于遭受強橫掠奪,希臘公民更有動力把精力、資源放在農事上,或通過貿易、手藝賺更多的錢。

古希臘人為自身自由而奮斗的原因是他們認為此舉是道德上的正義之事,而非他們認為這會刺激經濟發展。這種不經意的結果是歷史研究中的重要主題。正如我們會看到的,公元前9世紀晚期,拼音文字看似是基于記錄詩歌的目的而從腓尼基字母體系那里改造過來的,它也簡化了商人們的記賬工作。公元前600年前后,很明顯是作為一種政治宣傳手段被引進的貨幣同時使交易更加便利。約公元前425年,雅典人通過一項法律,要求帝國(提洛同盟)境內統一使用雅典人的計量單位和貨幣。毫無疑問,此舉旨在使收繳帝國貢賦變得更容易,但與此同時,它也促進了城市間的貿易往來。漸漸地,希臘世界在經濟上變得更加統一。小麥、大麥從西西里、烏克蘭運過來,以滿足雅典城市居民的食物需求,反之,精美的陶罐、橄欖油這類制成品則從雅典流出。雅典的港口城市比雷埃夫斯成為愛琴海最大的市場。公元前440年前后,一位雅典評論家(因其所持政治觀點被稱為“老寡頭”)寫道,“不論是西西里、意大利、塞浦路斯、埃及、呂底亞、黑海、伯羅奔尼撒抑或其他任何地方,這些地方的美物莫不匯聚于雅典”。

隨著財富的增加,人們在食物、住房上的花銷也更多了。由于健康狀況得到改善,兒童的死亡率隨之降低。當這些事情發生時,人口增長了。增長的人口意味著更復雜的勞動分工。個人、城鎮、一片一片的整個地區各自發揮所長,對不均衡的個人技藝和自然資源加以利用。勞動分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創造了更多財富,它讓人們的飲食、居住條件更加優越,并進一步降低了死亡率(這進一步刺激了人口增長)……由此形成了一個自我強化的循環。據最樂觀的估計,古典時代的希臘人平均消耗的財富量比他們黑暗時代的祖先要多出50%。

如果沒有這樣的經濟增長,本書中所談的文化成就也就不復存在了。但在結束本章前,我們要強調兩點。首先,盡管公元前4世紀希臘人的生活比公元前10世紀要好,但以現代標準來看,他們的生活依然是很艱辛的。即使在其最好的時代,與現代發達國家中的人相比,他們也發育不佳、營養不良。經濟發展在達到頂峰后,也變得緩慢并最終停滯。即便重新調整社會制度,它也只能發展到這個地步。沒有技術進步的經濟增長是有限度的。希臘人達到了他們的上限,從此再未前進一步。

其次,希臘的經濟發展是與奴隸制聯系在一起的。奴隸在希臘人中雖僅占一小部分,但他們的作用很重要。買得起奴隸的人可以在需要時為其事業增添勞力,并在隨后開除那些不能帶來利潤的工人。一些富人購買成群的奴隸,并把他們租給企業主,去從事開礦一類艱辛、危險的工作。如果沒有奴隸,古典時代的希臘文明將不會存在,奴隸的存在使得那些精英自由開創卓越的文明。就我們自身而言,我們會使用省力的機器以獲得相對的閑暇時光,從而讓我們有廢除奴隸制的自由。然而,身處與希臘人不同的物質環境下,我們又怎么能評估他們的成就呢?

[1] 本書中《工作與時日》的引文皆參照:[古希臘]赫西俄(奧)德:《工作與時日》,張竹明、蔣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版。文字略有改動,下文不再說明。——譯者注

[2] 將北風擬人化的產物。

[3] 佩爾塞斯是赫西奧德的兄弟,這首詩就是寫給他的。

[4] 即得墨忒耳,谷物女神。

[5] 這是由斯巴達人的侵略造成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前县| 秀山| 凤城市| 南江县| 湟中县| 大丰市| 马尔康县| 栖霞市| 临潭县| 建阳市| 呼玛县| 平罗县| 九江县| 江城| 邵武市| 若羌县| 海门市| 汉川市| 蓝山县| 新野县| 贵溪市| 乌拉特前旗| 德州市| 高碑店市| 周口市| 广州市| 收藏| 永城市| 通道| 宁安市| 眉山市| 加查县| 新泰市| 黄平县| 灵宝市| 万州区| 海口市| 类乌齐县| 家居| 宜章县| 韩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