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我的第一個春節和 考試定級
- 影視世界體驗錄從傻柱開始
- 清月之影
- 3952字
- 2024-11-20 12:27:00
“雨水,今晚咱們就吃個牛肉香鍋和餃子,其他菜等過年了慢慢吃”何雨柱囑咐雨水,“你先跟小玲他們玩會,然后回來幫哥看著爐子”
“好的哥”雨水歡快地答應著,去找許小玲玩去了。
看著家里竟然有序的布置、干凈的地面、炕上整齊的被褥,何雨柱心里充滿了自豪,這都是我辛勤的勞動。
下午,何雨柱跟雨水包了3蓋簾餃子,牛肉蘿卜餡和白菜韭菜豆腐餡的,放在游廊上凍上一大部分。
何雨柱把筋頭巴腦和牛肉處理了,配上何大清傳何雨柱地秘制調料,搭配著蘿卜、土豆、粉條,滿滿一大砂鍋,放在爐子上慢慢燉著,微辣鮮香,醬香醇厚,老何家手藝沒得說。
“嗯嗯,哥,太好吃了”雨水一邊吃著,一邊夸贊道,“餃子我都吃不下了”美食沖淡了被爹拋棄的憂傷。
我們開心的吃完了年夜飯,我們一起把桌子收拾干凈。雨水還想守歲,結果一會兒就困得兩個眼皮打架。被何雨柱攆到炕上睡覺去了。
何雨柱拿出老爹何大清留下地菜譜看了起來,不過油燈太暗了,還是不浪費眼睛了,也睡了。
大年初一,何雨柱跟雨水早早起床煮了餃子,給老太太送去一碗,拜了年。
“祝太太松柏長青、萬事如意”何雨柱跟雨水給老太太磕了頭,我耍寶的說道。
老太太高興地牽著我的手,“好好,我的乖孫,漲學問了來”
“都是我教的”雨水驕傲地說道,“奶奶你嘗嘗這餃子,牛肉蘿卜餡的,可好吃了”
“好好”老太太高興地說著,慈祥地看著我們。呆了會我們又去別家拜了年,當然頭就不磕了。
過了年,何雨柱又進入忙碌的工作中。每天上班、下班、有空就練練摔跤、聽評書或者在家看雨水寫作業,日子相當平平無奇。
到了夏天,秦淮茹給賈東旭生了棒梗,高興地他滿院子炫耀。每家院子送了喜蛋,何雨柱也隨了份子。因為年輕,也沒人請何雨柱去做席面。現在還沒有八級工制度,只能吃死工資,幸虧成了正式工,日子馬馬虎虎。
現在的賈家條件相當不錯,賈東旭工資可以,比我高多了。還有一大爺在廠里幫襯著,賈大媽還沒化身亡靈召喚法師,還是一位慈眉善目好婆婆,一切圍著賈東旭。賈家名聲相當不錯,任哪個鄰居都夸一句好鄰居。
何雨柱家就有些慘了,何大清拋下孩子跟寡婦跑外地,讓我們受盡了四鄰街坊和部分工友的眼神,名聲基本狼藉。時不時的有人調侃于我,也只能打哈哈避過。
幸虧楊師傅和李大河師兄沒有帶著有色眼睛看我們,還是一如既往地待我,讓何雨柱心里有些安慰。
時光如水,不管加了糖還是加了鹽,都會溜走。一晃時間就過了3年。
隨著世事變化,55年全國及四九城全面實行糧本制度和票證制度,物資供應變得十分緊張。賈張氏和秦淮茹沒有變動戶口,一直是農村戶口,這樣娘家可以多分一些地。
現在一實行新制度,憑本購糧,這一下賈家就沒有便宜可占。
何雨柱跟雨水都是四九城戶口,情況好上不少,糧食基本夠吃了。前一陣子老爹何大清托人送來了房屋轉移證明,借著實行新制度,把兩間房子轉到了我的名下,我成了戶主。
“哥,你下午早點去把這個月的糧食買回來”雨水從她睡覺的屋起床來到大屋吃飯,飯桌上跟何雨柱說道,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雨水也慢慢學會了做飯、洗衣、整理家務。
何雨柱可不想讓她變成原著那樣,家里還讓個外人來收拾。
“行,忘不了,”何雨柱回道,“雨水,你抽空看看你班上同學誰家衣服鞋子做的好,我這有些布票,咱讓人家給我們做兩雙鞋子,再給你做件衣服”,
“哥,今年你也做身衣服吧?這年你都一件衣服沒添呢”雨水說道,“還讓我同學梁滿囤媽媽給咱做吧?他媽媽做的好看又結實耐穿,價錢還跟去年一樣,梁滿囤前天還問我咱家還做不做衣服呢”
“我不用添什么,廠里工服根本穿不過來”何雨柱無所謂地說道,“行,今年的秋裝冬裝和棉鞋都讓他家給做,”
“你要注意,在外邊不要說什么價錢,就說是互相幫助的感謝”何雨柱又囑咐道,“在學校里你老老實實學習,你只要能考上,想上什么學校哥都能供的起你”。
“知道了,哥,我上學去了”雨水答應道。
“現在播放通知,根據上級工作精神,現在全國實行分級工資制度,為了.....”剛進廠子大門,就聽到廠里廣播播放著要實行八級工資制的通知。
經過三年的發展,紅星軋鋼廠已經初見電視劇里的規模,職工人數已經破萬,是名符其實的重點大廠。
“小何,你準備報幾級炊事員吶?”食堂胡主任看何雨柱來了,調侃地問道,
“胡主任,正好大家好都在,你給大家講講,我們都沒明白呢,也不知該怎么報名”我問胡主任,
“那好,現在咱們全國都將實行更加合理的工資制度,實行憑本事靠勞動吃飯的制度”胡主任當著大家的面科普道,“我們食堂是后勤服務機構,跟生產車間沒法比,但是我們食堂還是有些其他車間享受不到的福利的,起碼吃飯是免費的。具體的工資制度是這樣的.......”
“聽胡主任這么一說,我們就有底了,我準備報7級炊事員”何雨柱說道,
“小何,雖然說報名想報幾級就報幾級,但是你這也報太高了吧,我們工廠炊事員最高就可以報6級”胡主任一臉不相信何雨柱能考上,“別報了考不上可就丟臉了”。
“胡主任,我這可是家傳的手藝,從8歲就跟著我爹學廚”何雨柱不服地說道,“要不是怕沒了進步的空間,我都準備直接報6級工”
“嚯,好小子”胡主任笑著說,“你要是能考上,我就向上級打報告讓你當班長”
“這你說的,那我就當真了”何雨柱順桿子爬的說道,跟胡主任打趣。
“呵呵,那當然,咱老爺們說話一個唾沫一顆釘”胡主任笑道,“去去去,你還是抓緊琢磨琢磨怎么考級吧”。
“一大爺,賈東旭,你們準備考幾級工”中午打飯的時候,何雨柱看著窗口排隊打飯的一大爺他們閑聊道,
“我師父準備考7級鉗工,我準備考4級鉗工”賈東旭搶先說道,
“柱子,你怎么想的”一大爺說道,“你一定要穩妥點,這考試聽說很難,可別考砸了”。
“您放心吧,我心里有數”何雨柱無奈說道,會不會聊天,“下一位”。
經過近2個月激烈的考試,終于到了放榜的時候。大家都聚在公告欄上查看自己的成績。
“哈哈、太好了,我考了3級鉗工”劉鐵柱激動地看著成績公示表,“我看看柱子的成績”
“哎,我怎么才考1級鉗工”張成滿臉不相信地表情,
“哈哈,我考上4級鍛工了”一個路人職工高興地說道,“我看看劉師傅的成績,嚯,劉海中6級鍛工”
公示欄前,人人各有悲歡,有的考的好,有的考的差。
“柱子,柱子,恭喜你啊,你考上8級炊事員了”劉鐵柱打呼小叫地跑進了食堂,來給我報喜。
我跟劉鐵柱算是不打不相識,從那次打架以后,大家就認識了,大家都是不是小氣的人,一來二去成了好朋友。
“好你個鐵柱,是不是又嘴饞了”何雨柱笑罵道,“我本來報的是7級工,才考8級工,哎,看樣子這班長是當不上了!”
“今晚我搞只雞,咱們兄弟們一起聚聚”劉鐵柱高興地說道,一時有些激動,眼里含著淚花,“哥哥我考上了3級鉗工,以后工資47.5塊錢,終于可以掙錢養家了”。
“李主任,這是我們三食堂的何雨柱”,何雨柱跟鐵柱正閑聊著,轉頭看到胡主任正領著一個干部進了食堂。
“這就是我們食堂的8級炊事員何雨柱”李懷德看著何雨柱,“大家都去看成績榜了,你怎么沒去”
“李主任,成績榜就在那里,早點晚點都是一樣的”何雨柱看著李主任回答道,就是電視劇里真正的主角,關系硬是要的,現在還是個年輕人,一身干部裝,看著精神干練,“食堂還蒸著饅頭,也不能離了人”。
“胡主任,也差不多到飯點了,要不您帶著李主任檢查檢查咱們食堂的工作,看看咱們食堂的飯菜味道咋樣”何雨柱提議道,奧,何雨柱現在是第二食堂大鍋菜師傅,還沒到離廠部機關近的第三食堂。
“好,拿副碗筷,我嘗嘗”李懷德說道,何雨柱拿了2副碗筷給李懷德和胡主任,
“主任,我沒考上7級炊事員”何雨柱向胡主任略帶遺憾說道,“下次考試不知什么時候能考,這班長看樣子是當不上了”。
“以后正常三年一考,逐級考試”胡主任安慰地說道,“不要著急,還有機會”。
“嗯,味道確實比其他食堂好些,”李懷德點評道,“老胡,我看小何師傅很不錯,要多給年輕人機會”。
“李主任您說的對,小何做飯那是很不錯”胡主任立馬附和道,“小何來我們廠也很久了,跟同事們相處的也很好,品行大家都看得到,當班長夠格了”。
“小何,有沒有加入組織的想法”李懷德說道,“如果你想,那抽空寫份申請我看看”。
“那太感謝李主任了,我對咱們組織的敬仰如黃河水一樣不斷”何雨柱激動地說道,李懷德該說不說,除了以后李懷德變得品行不佳,對待人才那真是真金白銀的好處說給就給啊。
“好了,這些話在心里就行了,我只是給你個機會,組織還會對你進行考驗”李懷德說道,“機會是要抓住的,你要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提升自己。”
胡主任拍拍何雨柱的肩膀,跟李懷德吃完飯后離開了食堂。
“柱子,你可以啊,”劉鐵柱激動地說道,替何雨柱感到高興,“請客,必須請客”。
“鐵柱,是兄弟就要低調,替我保密”何雨柱鄭重地對劉鐵柱說道,
“對對,是我太激動了”劉鐵柱拍拍胸膛,沉下氣來,“不過我們考上等級的事還是可以慶祝一下的”。
下班后,何雨柱提著飯盒回到了四合院,不要問,自己花錢買的大鍋菜,給何雨水吃的。
“嫂子,洗衣服呢”何雨柱打招呼,洗衣姬秦淮茹上線了,“聽說賈哥考上2級鉗工了,一大爺定了7級鉗工,你家好日子那是來了”
“真的,傻柱?”秦淮茹有點不相信,驚訝地前面衣服扣子都差點崩了。
“蒸的?還煮的呢”何雨柱笑道,“等你家男人回來不就知道了么”
秦淮茹白了我一眼,繼續跟衣服較勁去了。
賈家現在是家庭和睦、幸福美滿。賈張氏沒事就納鞋墊,然后教訓秦淮茹,賈東旭經常當著媽媽的面護著秦淮茹,他們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把秦淮茹輕松拿捏,平常有點婆婆的小委屈也就不當回事了,一心跟著賈東旭過日子。
賈東旭在院里那也是個熱心腸,經常幫助鄰里,要不易忠海能看上他養老。
何雨柱把飯盒放家里,給雨水留了紙條。拿上珍藏的汾酒,出門去找劉鐵柱。跟幾個好友一起吃肉喝酒,一起慶祝取得滿意的考試成績。
過了一陣子,因為定級引起的波瀾逐漸趨于平淡,大家又開始按部就班地上班。只不過大家都憋著一股勁,努力提升技術水平,努力干活工作,靠自己的本事為家人謀得一份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