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帶著徒弟去做席面
- 影視世界體驗錄從傻柱開始
- 清月之影
- 2259字
- 2024-11-24 09:45:00
“怪不得老爹跑了給人拉幫套,這個該死的傻柱,顯得他能是不是,提什么老張頭、楊寡婦”賈張氏氣急敗壞地小聲咒罵著,“我看他就是不想捐,他一個月工資那么高,捐點給我們家怎么了”氣的不停地跺腳拍桌子中。
“媽,您小點聲,別讓人聽見了”秦淮茹無奈地勸道,“人傻柱也沒說不捐不是”。
“我就說”賈張氏雖然嘴上喊著,聲音卻小了,惡狠狠地“我警告你,賈家一切都是我大孫子棒梗的,你是東旭的媳婦,他生前怎么對你的你知道,你別想著對不起他,要不老天爺也饒不了你”。
“我就想好好把三個孩子好好養(yǎng)大,其他的什么都沒想”秦淮茹溫柔地撫摸著肚子,“媽,等我出了月子就去上班,等棒梗大了就把工作給他。咱們一家好好努力,我相信一定能把家越過越紅火!”
“嗯,我一個寡婦能把東旭拉扯大”賈張氏也心里有了希望,“咱們2個寡婦,我還不信日子過不下去了,以后啊我們.....”。
“這個傻柱”一大爺氣的把茶缸子拍在了桌子上,“他不捐就算了,還搞破壞,”
“我就不同意你直接搞什么捐款”一大媽勸解道,“柱子長大了,有主意了,要不他能當上副主任。你應(yīng)該先跟他說說的,說不定他還能給你出出主意”
“原來那個善良耿直的傻柱子哪去了”一大爺郁悶道,“當老人的還有錯,幫人還幫錯了?”
“忠海,怎么了?”聾老太太推門進來,“我的大孫子怎么你了?”
“老太太來了”一大爺、一大媽連忙起身迎接,
“我聽你們院吵吵鬧鬧的,就過來看看”聾老太太接著說,“我可聽翠蘭說過了,賈家可得了一筆不少的撫恤金,困難的時候不用,留著下蛋吶。還給他們捐款。”
“柱子可是副主任,他跟李副廠長關(guān)系又好,他能不知道?”一大媽一臉無語,“他顧著你的面子,不好意思直說,要照著以前的性子,不高興早把你桌子掀了”。
“他敢”一大爺嘴硬道,“我不是看東旭媳婦大著肚子還操持著家不容易才想給他們捐點錢。柱子跟你和老太太親,你多幫襯著”
“忠海,柱子老大不小了,你要是給他介紹個滿意的媳婦,他能不念你的好?”聾老太太囑咐道,“你在廠里好好尋摸個,到時你可以做他父親的席啊”。
一大爺眼睛亮了。老太太畫餅手段真是有一套。
捐款的事不了了之,后來三個大爺被王主任叫去訓了一頓。
一晃過了年,雨水高中畢業(yè)進了紡織廠,每天騎著車子上下班。
“麻花這個周末你跟著我出去做宴席,席面有點多”臨了下班,何雨柱安排道,“胖子,食堂大鍋菜按照我和老胡定的菜單做,提前領(lǐng)好食材,做菜該放油放油,不要省那點2兩油了,食堂盯好了,有事找老胡”。
“好的師傅”麻花答應(yīng)道,“那我明天去你院里找你”
“師傅,我也想跟你去做宴席”胖子跟我抖機靈,“這大鍋菜有什么好做的”
“要不組長的崗位你讓給麻花”我看著胖子,“大鍋菜想做好也是不容易的,你上點心,公平打菜,要是抖勺讓人錘了我可不管”。
“師傅,你們放心去做宴席”胖子陪著笑臉。
忙完宴席,我們拿著東西,往家走去。
“師傅,主家真大方,給這么些東西”麻花提著東西,高興地跟我說,我們一路閑聊。
“麻花,你師公跟我講了我們做廚子的第一條規(guī)則”我說道,“不問出身,只管做菜”。
“咱們廚子是勤行,在以前那是伺候人的活,人要勤快、手腳干凈。要不厲害的主家一指頭就能把我們按死”我感慨道,“主家不是眼瞎,出門在外,我們一定只拿說好的那一份,不管主家什么樣。”
“知道了,師傅”馬華認真地回應(yīng),“您看我今天做的那道一品豆腐哪還差點,我覺得還是做不到您做的那味”
“馬華,師傅是看著你做的,你之前也練過了,如果不合格肯定不能上桌”我指點道,“俗話說師傅領(lǐng)進門,修行在個人,你要自信,平常不斷琢磨。你要學我,而不是像我,那樣你永遠超越不了我”
“師傅,我永遠是你的徒弟,永遠也超越不了你”馬華感動地說道。
“那我教徒弟的水平也太差了”我笑道,“行了,麻花,到岔路了,你從這回家吧。直接回家去吧,要不還得繞路”。
“好的師傅,”馬華把東西都遞給我,準備離開。
“哎,別急著走,你拿著這1塊錢跟這點肉回去”我叫住馬華。
“師傅,我不能要,”馬華連忙擺手拒絕道,“我這三年學徒還沒過呢”
“在我這沒這規(guī)矩”我不容質(zhì)疑地說道,“你家里也不容易,孩子多,你是老大,得給父母掙個臉面。在我這只要我教你的手藝練到位了,我就教你下一步的手藝”。
當然,我也會觀察你的人品,如果人品不行,你現(xiàn)在的手藝永遠也練不好,這話就不跟徒弟們說了。
“師傅,請受徒弟一拜”馬華流著淚給我磕頭,
“行了,行了,這么大孩子還哭上了”我連忙止住馬華,“趕緊回家去吧,天快黑了。”
馬華一步一回頭地回了家。我也大步往家走去。
第二天上班,看著忙碌的車間,我去回到辦公室。
“老胡,我有個想法”我說道,這事琢磨了許久了,現(xiàn)在廠里人員繼續(xù)擴充,每天和面蒸窩頭就夠食堂忙活的了,人手越來越緊張,每天忙的腳不沾地。
“怎么了柱子?”老胡放下茶杯,疑惑地問我。他現(xiàn)在做著去三線的準備,因為工作表現(xiàn)優(yōu)秀,向上級申請去了三線工廠,到了就是后勤科長。
“是這樣的,現(xiàn)在食堂里每天和面蒸饅頭,幫廚大媽們手都累腫了,下班累的只抹眼淚”我解釋道,“這不前幾天我看車間里有個機器報廢了,但是電機還能用,所以想看看能不能改個和面的玩意用用”
“奧,你詳細說說,和面機也有,但是我聽說挺貴的”老胡來了興趣,
“我捉摸著,弄個大缸,然后用電機帶著跟大棒子在里面攪和不就成了”我興奮地說道,“讓人看著別把面攪和出來不就行了。只要面粉好,蒸出來的饅頭那還不是香香的”
“這個主意我看行”老胡跟我商量道,“這樣,我們?nèi)フ依罡睆S長問問能不能行,如果行的話我們就向廠長打報告”。
李副廠長兼任后勤科科長,這后勤、采購這塊是他的地盤。
“行,那我們這就去”我拉著老胡出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