廩給,即賓客每個月領取的糧食。
郭解繼續說道:“廩給分為三類,菽豆、稻、禾黍,每個月發放沒脫殼的原糧,下等傳舍賓客是每日一升,即每個月三十升,酢(zuo)只給食鹽,月三升。”
粟、黍、麥的密度不同,一升的斤兩也不同,大約都在一升1.5市斤左右。
三十升便是四十五斤糧食。
中等傳舍賓客,多給一人的口糧,每月六十升黍粟,此外食鹽三升,大酢(醋)三升。
上等傳舍賓客,給三口之家的口糧,每月九十升再加十升的黍粟,即一石糧食。
此外,食鹽三升,大酢三升,薤(xie,小蒜)三斤或者芥(辛辣)三斤。
郭解設立的賓客廩給制度,不是某些領導的拍腦袋決策,想一出是一出,根據《居延漢簡》的烽燧廩給,確定了貼近邊塞生活的廩給,很符合基層的情況。
另外,比起長安的公卿豪強養在貴邸的傳舍賓客,待遇更好。
傳舍者,脫粟之飯,免其饑餒。
公卿豪強養的傳舍賓客,只給脫殼的粟飯,只夠賓客一個人吃飽。
郭解的上等傳舍賓客,不僅給三口之家還多出十升的黍粟,另外廩給食鹽、大酢、薤或者芥。
籍少公鋪開簡牘,一一詳細記錄在案:“幸舍賓客、代舍賓客又當如何。”
幸舍者,但食肉不乘輿。
幸舍賓客可以吃肉,出門不能乘車。
郭解肚子內早有定計:“下等幸舍賓客的黍粟加半石,即一石五十升糧食,食鹽、大酢、薤、芥照例增加,另外每月增加三十錢的菜錢,賓客自行采買韭、葵、荇等菜蔬,以及七十錢的肉錢。”
下等幸舍賓客的黍粟廩給是1.5石,菜蔬錢一共是一百錢。
按照當前的市價,一百錢可買二十五束蔥,或者三十五束韭。
馬牛豬羊犬雞等六畜,還有魚類,市價更高一些,一斤肉的市價是三錢到十錢,普遍在六錢左右,一百錢能買十六七斤肉。
中等幸舍賓客的黍粟廩給是二石,菜蔬錢分為菜錢一百錢,肉錢一百錢,一共給二百錢。
上等幸舍賓客的黍粟廩給是三石,菜錢一百五十錢,肉錢一百五十錢,一共是三百錢。
籍少公詳細記錄在簡牘,繼續問道:“代舍賓客,又當如何?”
代舍者,食肉乘輿。
公卿豪強的代舍賓客,可以吃肉,出入乘輿。
“代舍賓客需要配車了。”
郭解瞧見他一臉的困惑,解釋道:“到了代舍賓客的層次,與幸舍、賓客完全不同,算是領導層......額......上吏,除了黍粟、菜蔬、肉錢等等大幅增加,還有給一輛敞車。”
日入(17:15~18:00),金城閭里外蒼蒼茫茫的大地上,日頭西斜,彤紅色日光照耀在寬闊的大河河面,映照出波光粼粼的紅色波浪。
頗有長河落日圓的壯麗風光。
平幘庶民一日只有兩餐,分別是朝食和餔(bu)食。
郭解念及每日修筑門閥莊園,消耗頗大,修筑期間實行一日三餐,正常餔食在下午四點左右,中午加了一餐,餔食改到日入。
絳服游俠兒吃食是粟米飯,管飽,想吃多少有多少,還有一小碗醢(hai)。
醢是一種用肉和魚制成的醬。
馳刑士只能吃粗麥飯,卻也是管飽,對于每日在亭犴只吃寡淡湯水的他們來說。
干的,管飽,已經是天大的恩賜。
平時,每到餔食吃飯,絳服游俠兒和馳刑士一窩蜂涌向馬蹄地灶,拿著陶碗,眼巴巴等著用飯。
今日,郭解和籍少公在閭門門口,望著遠處的寬闊大河,談論金城閭里的九等賓客。
絳服游俠兒和馳刑士聽的如癡如醉,不由自主的走到旁邊傾聽,直到閭門內外聚滿了密密麻麻的里民。
絳服游俠兒站在白布蓋轓車的旁邊。
馳刑士由于是刑徒,只能站在外圍,羨慕的看著簇擁在郭解附近的絳服游俠兒。
郭解瞧見吸引了所有人,心情大好,賓客等級制度沒有推行,已然使得所有人充斥著憧憬和向往,心中更是一片火熱。
“車與分為三等。”
郭解的聲音大了幾分,高聲道:“下等代舍賓客乘坐篷車,中等代舍賓客乘坐衣車,上等代舍賓客乘坐安車。”
在一個出門全靠走的世道,車與早就不是用來代步,意味著風光、地位、面子。
篷車是有頂的敞車。
衣車左右有窗牗,是豪強乘坐的車駕。
安車更是少吏方能乘坐,平幘庶民雖無禁止,卻因為造價昂貴,只有官寺工室能夠打造,鮮有人乘坐。
絳服游俠兒和馳刑士看向郭解的目光,徹底變了,目光灼灼,一片的炙熱。
哪個平幘庶民沒有一個乘車的夙愿。
郭解甩了一下官襲的寬大袖口,滿意的點了點頭,一臉的笑意,很能理解所有人的炙熱,以及對于更好生活的強烈渴望。
在自行車都是稀罕物的八九十年代,篷車相當于村里某人突然開上了桑塔納。
衣車相當于皇冠轎車。
安車更是等于虎頭奔。
一個農村人有希望開著虎頭奔馳回村里。
豁出命也得干!
絳服游俠兒也是平幘庶民,一個個熱情高昂的議論紛紛。
馳刑士更是一片騷動。
只是礙于刑徒身份,不敢大聲說話,卻也在激烈的談論。
一名叫做趙過的馳刑士,火熱的盯著白布蓋轓車上的郭解,猶豫再三,終于忍不住向前幾步走出了馳刑士的人群。
絳服游俠兒瞬間警惕,齊刷刷拔出腰間的二尺劍,隨時準備刺死趙過。
“小人名叫趙過。”
趙過嚇得連連后退,急忙說道:“聽聞亭長的談論,小人內心一片向往,只想詢問亭長一件事,小人這種馳刑士怎樣才能留在金城閭里。”
趙過?
郭解驚咦一聲,仔細打量起那名馳刑士,難道是漢武帝多次召見的趙過?專門發明了一個搜粟都尉官職封給他。
他可是一位農業奇才。
趙過不僅擅長農學,發明了代田法,還發明了一種叫做三腳耬(lou)的農具。
集合了開溝、下種、覆蓋、鎮壓多道播種步驟于一體。
實現了西漢版的機械化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