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陰謀
- 我大唐盛產逆子
- 余鳧
- 2206字
- 2024-12-09 08:00:00
不說趙胡兒宿醉醒來,發現家中空空,一個人也不見了,連三人衣物也沒了。
但只稍稍一愣,便大喜,這下自己終于可以迎娶吳典事的妹妹了,看他還拿什么當借口。
一墻之隔,趙青云一家三口離去后,李象初時還氣定神閑。
但到了第四日,門依然沒動靜,李象便開始焦慮起來。
“怎么回事?”李象狐疑。
歷史上李世民廢李承乾太子,立新太子李治前后也不過用了七日。怎的任命自己一個官兒這么慢?
“難道是不知道自己在西市?”李象疑惑不定:“就算這樣,但發現自己不在東宮,你不會派人找嗎?”
“還是根本就沒看到自己留下的文稿。”一念至此,李象坐臥難安。
他在狹小的院里走來走去,憂心忡忡。
第五日,李象坐在胡凳上,眼睛一直盯著門。一直坐到深夜,才被王方翼等所有人勸進屋中睡覺。
但等天亮老嫗們起床后,發現李象又早早坐在了院中,模樣一如昨日,眼睛直勾勾的盯著門。
到了下午,眼看天色將晚,李象坐不住了,他知道自己不能再被動的等待了。
他匆匆寫了一封信,讓狗兒送去俠社,扔在了門口。
等俠社發現后,早已沒了人。
半刻鐘后,茍盜鬼鬼祟祟的出了西市,一路往東,穿朱雀大街,經數坊之地。
最終進了城東萬年縣內的宣平坊,躲了起來。
等天色黑下來后從狗洞鉆進了一處府邸。
深夜,劉十里難眠,披衣起身來到書房。
打算靜坐一會,好好思考一下答應許行首之事,如何小小懲治那西市的李大郎一番,然后讓他從了許行首。
等掌燈后,驚覺幾案上放著一封信,上書“長亭親啟”,這讓他瞳孔一縮,渾身汗毛都立了起來。
深呼吸數次,讓自己冷靜下來后,劉十里割開火漆,拿出信紙。
只看了一眼,便如被火燙了一般,信紙掉落在地。
驚醒過后,劉十里才猶豫著撿起,重新讀去。
半刻鐘后,劉十里放下信,眸子里滿是驚恐,渾身都在發抖。但等定下神來,驚恐退去,又驚疑不定。
面色陰沉,難看無比。
信中人物自稱為“朕”,初看之下,他幾乎以為是陛下,所以才駭了一跳。
信中內容更是驚人,只說了四件事,但件件都讓他心幾乎跳出來。
一,“朕”點出他的陰私事,說他早年落魄,受許姓商賈救助,后于武德年間考取進士,卻并未與商人切割。反而助那商賈謀取了東市絲行行首之位。且這些年一直收受許姓商賈錢財,不然以他清貧的御史職位,如何能在長安置下一座三重院落,養了美妾數人。
二,“朕”想廢太子,立魏王泰,要求他“主動”投靠李泰,但不能透露是“朕”所指使。且今后魏王泰之事,要時時事事稟報于“朕”。
三,太子長子東安郡王跑去了西市,經起了商,且獲利不菲。“朕”要求他明日立刻去魏王府告知李泰,然后聯合彈劾東安郡王違反朝廷律令,行商賈事。
四,以后私下聯系,稍后“朕”有賞賜降下。
“唉”劉十里重重嘆口氣,誰能想到,當日有過一面之緣的李大郎,竟是陛下庶長孫,太子庶長子,東安郡王。
當時自己被他使小手段暴露了面孔,只覺得他極其聰明,人不凡,但誰能想到其身份更不凡呢。
但劉十里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堂堂東安郡王為何冒著違犯朝廷法令的風險入西市,以貴胄之軀從事商賈事。
劉十里目光盯著“獲利不菲”四個字,難道是受太子命令,為太子斂財?可是就算這樣,也不需要親自出馬吧。
讓他更難理解的是,“朕”是陛下嗎?
可是除了陛下,普天之下誰還敢自稱“朕”。
可是陛下寬厚仁愛,皇者無私,怎會讓人給臣下私自送信,有事直接降旨便是。但想到信上內容,都是些陰謀卑鄙勾當,確實無法明示。再想到陛下有意廢太子的傳聞,劉十里又信了幾分。
再加上能對自己的早年事了如指掌,除了陛下還有誰能不聲不響的做到,到這里劉十里已是信了十分。
劉十里面色復雜,誰能想到圣明無雙的陛下竟是這樣一個人,一時間,不禁為洞悉了陛下真面目而失望。
劉十里苦笑,把柄在手,為之奈何。
但既然陛下欲策使自己,自己倒也不必太過擔心,畢竟自己還有被使過的價值。
劉十里又莫名想到一事,當日許行首聽說了西市有個李大郎,才貌無雙,更難得的是沒有親族,于是想招贅于他。
但又對自己眼光不自信,于是求他幫忙相看幾眼,自己無奈帶了草帽遮住面目前往。
如今知道了李大郎的身份,劉十里哭笑不得:“許行首,倒真是好眼光。”
“可惜......”他搖搖頭,暗嘆一聲:“終是差距過大,且已成仇讎,自己是沒辦法幫他招這位東床佳婿了。”
劉十里捏起信,不過于公于私,他倒是能光明正大的對付那“李大郎”了。誰讓你也有把柄在我手中呢。
長樂公主府。
清晨,聽到東安郡王來訪消息,公主府家令慌忙趕來,親自將李象迎了進去。
駙馬都尉長孫沖于堂前迎接,眼底縈繞著一股濃濃的憂慮,為妻子的病情憂心。如今又眉頭微皺,思索著東安郡王早早到來所為何事。
看到李象身影,長孫沖下了臺階,迎了上來:“臣長孫沖,見過東安郡王......”
李象趨行幾步,率先拜下去:“見過姑丈,象兒叨擾了,只是實在掛念長樂姑姑病情......”
長孫沖一怔,仔細觀察李象,見其不似詐偽,眉間皺紋稍稍舒展幾分。
“勞郡王掛念了。”長孫沖見禮。
“姑丈不必這么見外,李象是長樂公主姑姑親親侄兒,便也是姑丈的侄兒,司徒更是李象舅祖,姑丈稱象兒便是。”李象殷切說道。
“不敢,尊卑有別。”李象不提長孫無忌還好,一提長孫沖面色更嚴肅了,不茍言笑道:“還是稱郡王為好。”
李象聽出了拒人于千里之意,不由怔了怔,暗道看來這就是長孫無忌對李承乾與李泰之爭的態度了。
不愿牽涉其中,更不會被親情綁架,親外甥都如此,何況外甥所生的一個庶子。
李象不再多言,因為知道多說也無用。
遂道:“麻煩姑丈,李象想去看看長樂姑姑。”
長孫沖猶豫了下,對方理由光明正大,又合情合理,實在不好拒絕,只好行禮道:“是。”
在前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