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狼傭兵團青狼小隊有五十人,隊長百里青,副隊長南宮望。野孩子與魏無忌加入的就是青狼小隊,他們今次的任務是護送一支商隊南下蜀郡,目的地成都。
百里青三十許人,身材高大,面容冷峻,眼神銳利,背負一柄長劍,一望便知是個殺伐果決之人。南宮望年齡略小,瘦小枯干,面容陰鷙,目光陰冷,持雙銅矛,予人以陰寒之感。
小亥與小魏,就是野孩子與魏無忌在青狼小隊的名號。他們倆是青狼小隊年紀最小的傭兵,當然,青狼小隊的其他人都知道,他們年紀雖小,卻有一身恐怖的怪力,不可小視。
青狼小隊十人為一組,共五組。第五組負責哨探消息,偵察地勢。二三四組負責戰斗與警戒,平時則維持整個商隊的行進秩序。第一組是青狼小隊的底牌與王牌,百里青親任組長,可于關鍵時鼎定乾坤。野孩子與魏無忌分配在第三組,組長韓三。韓三對魏無忌明顯忌憚,說話都客客氣氣的。
商隊是由十余個小商隊組成的聯盟,魚龍混雜,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人數約摸有數百人,有數十輛騾車,有十余匹駱駝,還有上百挑夫。馬匹不多,不足二十匹馬,而青狼小隊就有十余匹馬。第一組的傭兵人手一匹戰馬,副隊長南宮望也有戰馬。野孩子和魏無忌當然只有步行了,還好,野孩子早有心理準備步行去蜀山,不在意是否擁有戰馬。
野孩子他們很快就與第三組的傭兵混得臉熟。這些傭兵都是老油子,頗有把腦袋拎在褲檔上的自覺,既冷酷無情,又懂得及時行樂。
只有一個叫煖煖的年輕傭兵除外。此人大約在二十歲左右,目光清冷,腰掛長劍,背負長弓,一臉書卷氣,跟周遭傭兵粗野風格是格格不入。但野孩子與魏無忌甫一加入野狼傭兵團,煖煖就對他們顯得非常友善。一來二去,漸漸就熟了。煖煖比他們早十余天加入野狼傭兵團,野狼傭兵團途中經過兩場小規模的戰斗,折損了一些傭兵,所以沿途在想方設法補充人手。魏無忌顯然與煖煖很合得來,倆人常在一起指指點點,每經過一處地方,倆人總要討論一番山川地勢,言此處可以駐軍,此處可以設伏,此地或是絕地,九死無生。野孩子跟在他們后面,初時根本聽不懂他們在說些什么,久而久之,也漸漸聽出了一些門道。
一日,魏無忌問道:“煖煖,你深通兵法韜略,本領非凡,怎的當這刀口舐血的傭兵?”
煖煖笑了,笑得很有深意:“跟你們一樣,只為人多好趕路。至于刀口舐血,似乎不包括我等,對吧,小魏?”
三人相視一笑,魏無忌與野孩子齊聲道:“理所當然。”野孩子要上蜀山,還有大仇要報,讓他們為保護這些商人這些物資而去送命,簡直是不可思議。
魏無忌突道:“我聽聞趙王麾下有一年輕將軍,名叫龐煖,謀略超眾,趙王對之是言聽計從,不會就是煖煖吧?”
煖煖無奈道:“趙王要禪位了,你不知道嗎?吾諫之不聽,奈何?”
魏無忌訝道:“還真是你啊。趙王正值盛年,正是雄心野望之時,就要禪位太子章了嗎?”
龐煖道:“上月已立公子何為太子。吾與趙章乃多年好友,現趙何為太子,吾何以自處?故辭別趙王,欲返楚侍奉家師。”
魏無忌道:“我聽聞趙王素來師事鹖冠子大師,不意鹖冠子大師竟到楚國去了。”
龐煖笑道:“我師現隱居衡山天柱峰,你若有暇游楚,可來天柱峰看我。小魏,你把我之底細摸個干凈,可否把你之來歷吐露一二?”
魏無忌笑道:“煖兄何出此言?我大師尊伯昏無人。我今次是送小亥去蜀山,小亥他是第一次出遠門。”
龐煖驚道:“原來是道門掌教高足,果然不凡。”
說話間,突聽得百里青大聲道:“青狼小隊備戰,前方有盜寇來襲。”
商隊停止前行,騾車、駱駝被趕到一處,挑夫放下擔子。商隊中老弱之輩集中在騾車后方,青壯之輩各執利器跟在傭兵小隊身后,神情緊張,如臨大敵。野孩子略數了數,發現商隊中執有兵器的竟有四百余人,比傭兵小隊人數多得多。
龐煖笑道:“商隊人數雖眾,戰力甚是不堪。廝殺如占上風,則還可搖旗吶喊,如處下風,則風流云散矣。”
魏無忌道:“煖兄所言甚是。兵貴在精,不在多。不過,若操控得法,商隊仍有一戰之力。”
龐煖摘下長弓低聲道:“當然。只是百里青一勇之夫,如何能化腐朽為神奇?但愿今番來敵不要太強才好。”
野孩子道:“煖兄,來敵多強才算強呢?”
龐煖道:“一支訓練有素的千人隊就足以讓我們喝兩壺。”
這時已經能看見盜寇了。野孩子道:“還好,盜寇人數不足三百。”
魏無忌搖頭道:“只怕未必。盜寇士氣鼎盛,明顯不懼我等。我猜盜寇必有同伙未曾現身,或者就隱于左側林中。”
盜寇在前方一箭之地停了下來,遠遠地望著這只商隊,鼓噪歡呼。
龐煖苦笑道:“這群盜寇真把我們當肥羊了。”
十余騎盜寇從隊伍中走出,一個魁首模樣的盜寇揚聲大喝道:“爾等聽真,我等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乃苴山盜也。爾等商隊貨物,我苴山盜須取一半。否則,莫怪我等大開殺戒。”
百里青一騎馬走出,立于陣前,揚聲應道:“原來是苴山眾位英雄,失敬失敬。吾乃野狼傭兵團百里青,望眾位英雄看在野狼傭兵團面上,賣個人情,讓過我等,我等自有謝禮敬上。”
盜寇魁首冷聲道:“看來是談不攏了?”
魏無忌低聲道:“煖兄這柄弓莫非是鐵胎弓?看來大戰是免不了,到時須倚仗煖兄的鐵胎弓,我等去搶三匹好馬來。”
龐煖笑道:“正有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