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乞丐皇帝
- 石破天穿越神雕俠侶
- 愛寫作的蝸牛
- 3307字
- 2024-12-02 20:29:41
這是要三辭三讓?
自詡‘今亮’的元好問忽道:“各位聽我一言:石公子武德充沛,仁義愛民,兩位王妃,乃是上天賜下輔佐公子的神女。咱們先擁立石公子為女真八部共主,稱王建制,等擊敗蒙古鐵騎,統一南北,眾臣再擁立王爺登基,那便是天命所歸。”
武云山、韓正淳,完顏萍等人,以及匆匆趕來的張弘略、史九曲早就有意奉石破天為趙王,一聽元好問之言,人人叫好。
好嘛,壞人都自動跳出來了,你們都想害我的大粽子哥哥!
程英一邊記下眾人表現,一邊低聲教傻哥哥答話。
石破天聽一句學一句道:“我本布衣出身,年輕識淺,何德何能,可以稱王建國?況且我師傅乃是宋人,叫我不可殺人造惡。老先生之言,萬萬不可。”
大太監韓正淳道:“石少俠,你來當趙王,不是遭惡,而是救萬民于水火,功德無量。”
完顏萍開解他道:“趙王兄,咱們女真八部早已漢化。國家滅亡后,完顏氏改為漢姓的不在少數。倘若你能再造社稷,就算姓石也是女真正統。”
程英瞧了眼完顏萍,心中贊許:小小年紀便心思通透,得防著點,好在她沒有龍姐姐漂亮,嗯,也比不上我。
元好問又道:“石公子,蒙古勢大,你心存顧忌老臣理解。不如做個變通,對外稱‘石天王’,就如同土匪混號,這樣便不會惹來蒙古大軍圍剿。若事有不諧,大可進山躲避。”
眾人齊道:“稱天王也可。”
“這元老頭心腸倒是不壞。”
程英給元老頭記上一筆功勞,尋思先過了眼前這局再說,便在石破天耳邊傳音,叫傻哥哥暫且答應下來。
石破天笑道:“我便暫且當幾天‘石天王’,要是干得不好,請各位另選賢能。”
眾人齊聲歡呼,拜見‘天王’,把石字也省了。
程英雖然聰明,卻不知道,對契丹、女真、蒙古等帶著胡風的政權而言,‘天王’、‘可汗’跟趙宋皇帝的‘官家’是一個意思。
當上‘天王’容易,想下臺不干可就難了。
大太監韓正淳眼看計謀得逞,輕輕拍手,便有兩個小太監捧出一件取自南宋皇宮趙官家的明黃披風獻上,說道:“天王上位,可穿此披風以顯尊威。”
這下不用程英教,石破天就決絕道:“韓先生,這披風我可不要,你自己留著吧。我有青妹送的衣服就夠了。”
程英聽得心花怒放,握著傻哥哥的左手,再也不肯放開。
“王妃好眼光。”
韓正淳不慌不忙,先夸贊一句,又叫另外兩名小太監捧出一定蝶翅王冠,笑瞇瞇道:“那就請天王戴上這頂帽子吧。”
程英被當眾稱為‘王妃’,心中也是飄飄然,不好再次拒絕,便說道:“龍姐姐,麻煩你幫一下忙,把這個蝶翅冠給大哥戴上。”
說完,她親自動手,解下石破天頭上的普通金冠。
小龍女微微點頭,拿起趙官家同款的蝶翅冠給石破天戴好。
至此,草臺班子版的‘天王’加冕儀式總算完成。
元好問叫人把兩黃旗和兩藍旗的兵符令旗交給兩位王妃代管,然后宣布酒宴繼續,軍國大事明日再議。
他已經看出來,天王圣質如初,戴面具的王妃才是那個聰明當家人。
于是接風宴順利進行,局面大好。
后來,等史官們修史時,幾位開國功臣,異口同聲道:“石王是佛陀轉世,蓮花托生,仁慈愛民,前所未有。以十三副盔甲起兵坐江山,實乃天命也!”
不過,有一個倒霉蛋喝多了,補充道:“然則程王妃,有呂后之才,長孫之賢,武曌之斷,這才是大王取天下的根本。”
不久,因為有損圣天子形象,被吉祥菩薩、東華女帝君程皇后發配嶺南,流放三千里,戴罪立功。
…………
酒宴結束。
元好問自請護送天王前往住處。
依舊是丐幫弟子身披鐵甲開道。
只不過石破天出行多了一輛寬大馬車,由武連云提供,臨時拿來拱大王乘坐。
程英選的丐幫據點落腳之處在大相國寺。
這座宋、金兩國都信奉的佛寺已經徹底沒落,僧人稀少。
只有一個老和尚帶著幾個小和尚打掃寺院,化緣度日。
抵達丐幫據點后,石破天與小龍女去拜見洪七公、歐陽鋒二老。
程英卻被元好問借故留了下來。
“汴梁即將淪為一座死城,王妃需要早作打算,不要叫大王遭劫才好。”
元好問嘆了口氣,忽然說出部分真相。
程英微微吃了一驚,皺眉道:“當真如此危險?那老先生為何來此?”
她目光落到這老頭臉上,素手已經握住竹簫劍。
“老夫來此自然是為了金國復興大計。”
元好問說罷,又苦笑道:“蒙古草原上,窩闊臺一系跟托雷后人內斗不止,三五年內不會派蒙古鐵騎入侵中原,這是復國良機。”
“可是元帥府那些蟲豸,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只怕等不到蒙古鐵騎殺來,他們就被河北的探馬赤軍和漢人世侯剿滅了。”
程英心頭一沉,臉色頓時變了,長長吸了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問道:“老先生既然能看出問題,想必已有良策。”
“良策自然是有,但我要先知道王妃的想法。”
元好問開出條件。
程英道:“我的想法?”
元好問道:“正是。我觀大王雖然武德充沛,仁義善良,但是并無稱王稱霸之心,也無開疆拓土之志。但是只要有人善加引導,大王便可成為圣明天子。王妃你就是那個關鍵之人!”
程英平靜道:“我只想跟石大哥過平淡的生活,不想當什么王妃。”
元好問笑道:“老夫明白了。那么你就必須當一個貨真價實的王妃,替大王統率萬民,君臨海內!否則,蒙古人得了天下,你們想過平靜日子都不行。”
程英冷聲道:“為什么不行?”
元好問道:“因為蒙古大軍殘暴嗜殺,所到之處屠戮萬千,白骨如山,萬民喪命。我年輕的時候,親眼看著蒙古大軍攻克汴梁,滅亡金國。”
“無論是進兵還是退兵,都要屠城,都要燒殺搶掠。我爹,我大哥,包括我侄子在內,數十萬無辜百姓都慘死在蒙古人的屠刀之下。”
“老夫忍辱偷生茍活至今,就是要看一看,老天爺是不是真的瞎了眼,非要蒙古人得天下。
我這個假諸葛亮始終沒有等到仁義愛民的劉先主,如今見到石少俠好像等到了,又好像沒等到。哈哈,但這已經是最好的人選啦。”
程英皺眉道:“金國已經被蒙古所滅,南方的大宋也岌岌可危。
我大哥就算武功蓋世,也不可能用一己之力殺光蒙古大軍。再說,他也不是嗜殺之人。”
“老先生為何要我去勸說石大哥留下抵擋蒙古大軍?”
“因為石天王身份合適,因為老夫有新隆中對,可勝蒙古鐵騎!”
元好問目光炯炯,一腔熱血噴發,耐著性子說道:“王妃且聽我道來。宋金兩國,之所以打不過蒙古人,是因為兩國都奉行以文馭武的壞策略!”
“中原兵多將廣,如果運用得當,就算十個換一個,也把蒙古人打垮了。可惜,自宋太宗趙光義開啟了文官統兵的壞頭,武將便處處受制。”
“大宋如此,大金漢化后也如此,當兵的都成了賤民,誰還愿意跟蒙古人死戰?反觀蒙古人則不同,以軍功論輸贏。”
“像張柔、史天澤、劉黑馬等人,在金國的時候,都是備受打壓的賊兵,或者是不得志的低級軍官。可是戰敗投靠蒙古人后,立即成了統兵一方的萬戶侯。如此以來,他們豈能不拼死作戰?豈能不替蒙古人攻城略地?”
程英點頭道:“我明白先生的意思了。不是蒙古人太厲害,是咱們中原人自己不爭氣。那么剛剛成立的金國八旗,能頂得住蒙古兇兵進攻嗎?”
“能!只要選得戰場對!”
元好問肯定答道:“老夫早年在南陽當官,曾經詳細考察過諸葛武侯的用兵之法。在平原上,我們不是蒙古鐵騎對手,但要是到了山里,到了水澤之鄉,再有一支長于山地作戰的精兵便能夠克敵致勝。”
“金國當年的忠孝軍,川中宋人大將余階打造的山城防御體系,都曾經大破蒙古鐵騎。
女真八部起自白山黑水,早年起家擅長的就是山地作戰。只要王妃肯聽我良言,勸大王到南陽一帶山區立足,練兵養民,就能抵御蒙古大軍。”
“先取南陽安家,再取關中立業,然后拿下蜀地,占據險關自守。與南方宋和北方蒙古三足鼎立,內修政理,以待天時。”
“蒙古人自鐵木真起兵,到如今已歷三世,老將功臣凋零。我們只需熬過蒙古人第三代兵鋒,就能北收燕趙,南取江東。一統天下,再造盛世。”
程英雖然心動,但還是搖頭拒絕道:“這等勞心勞力的大事,我一個小女子可干不來。我只想跟石大哥過小日子,老先生請回吧。”
她自認不過有一些小聰明而已,沒有什么野心,也沒什么朝世才干。
元好問笑道:“事關重大,王妃要思考得失,老夫理解。”
“聽說王妃前段日子,指揮丐幫弟子在城中建了一個據點,沒用的。呵呵,郭靖、黃蓉名滿天下,平日里也只能退隱桃花島。因為南宋朝廷容不下他們!”
“石少俠就算將來當上丐幫幫主,回到南方也還是個卑微的乞丐。王妃愿意跟著石少俠過苦日子,難道叫你們的孩子也繼續當乞丐嗎?”
“石少俠回到南宋只能當乞丐度日,給當官的欺負。留在北方卻可以稱王建國,開創霸業,威加四海,千古留名。”
說完,這老頭就轉身離去。
程英一時間心亂如麻,久久難以回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