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大雁北飛。
宋理宗淳祐五年,春。
自程英離去后時間又過了大半年。
石破天每日打拳練氣,身體飛長,年僅十五就有了十六七歲的身量。
被譽為丐幫歷代最年輕有為,最英俊瀟灑,最雪白干凈的少幫主。
‘一見楊過誤終身’的魅魔初長成。
這天中午。
石破天在破廟前空地上,指點丐幫弟子武功。
他身邊的牛頭馬面二丐從外面到來。
石破天揮了揮手,普通丐幫弟子知趣退走。
胖叫花簡世榮道:“少幫主,你媽媽和阿黃還是沒找到,屬下無能,請少幫主責罰。”
這貨現在是石破天身邊的左護法,負責賞善,綽號牛頭。
石破天心下失望,搖頭道:“不怪你,還是我自己去找吧。”
瘦叫花黎三七道:“少幫主,王金刀、陳四狗求見。”
他現在是石破天身邊右護法,負責罰惡,綽號馬面。
石破天笑道:“你叫他倆過來。”
黎三七轉身離去,不多時又帶來兩個年輕叫花子。
正是擂臺上比武露過面的二人。
過去一年里,丐幫中有志于習武的年輕弟子紛紛朝石破天身邊聚集,人人都以得到少幫主地點為榮。
石破天雖然不懂什么高深理論,卻總能一針見血指出他們所練武功缺陷,并加以改良。
少幫主的威望大為提高。
王金刀、陳四狗來到少幫主前,躬身拜見。
行完禮后。
陳四狗連忙稟報道:“少幫主,幾天前我們哥倆在太湖邊上遇到了程姑娘,她托我們給你帶一句話和一件禮物。”
王金刀從旁捧出一個干凈布包。
石破天欣喜的接過禮物,問道:“程姑娘給我帶了什么話,快說!”
打開一看,里面是一件程英親手繡的長袍。
陳四狗轉述原話,程姑娘說:“江湖風波惡,請少幫主多多保重。三年之后,她自會前來相見,不必掛懷。”
“還要三年啊?”
石破天懷抱長袍,心中歡喜,忽然起念道:“咦,你們能不能也幫我傳句話?”
簡世榮像狗腿子一般,搶著表忠心道:“這個簡單。只要少幫主寫一封信,我馬上坐船過江,就算不吃不喝,也親自把書信交到少夫人手中。”
其余三人紛紛對他怒目而視。
簡胖子!
你這個大奸臣!
悶葫蘆黎三七也插話:“我去!”
陳四狗與王金刀二人徹底服氣了。
娘希匹!
你江東蛇王的高冷逼格呢?
好在少幫主沒有答應。
石破天微笑道:“我不會寫信也沒寫過啊,你們就幫我傳一句話,就說我也很想她,等著她三年后相見。”
陳四狗與王金刀開開心心的領命去了。
二人同仇敵愾瞪了簡世榮和黎三七一眼,心想:你們兩個臭不要臉的搶先一步討好少幫主,還打擊同門。
我們哥倆就去未來的少幫主夫人身邊聽命。將來誰比誰地位高,還不一定呢。
這兩人走后。
簡世榮問道:“少幫主,程姑娘要三年后才歸來。你要找你媽媽和阿黃的行蹤,咱們得換個地方才行。”
石破天問道:“去什么地方?”
黎三七道:“京城。”
簡胖子道:“京城是首善之地,人口眾多,少幫主肯定能得償所愿。”
石破天心想換個地方找媽媽和阿黃也好,就問:“京城在哪兒?”
簡世榮笑道:“臨安就是京城,京城就是臨安。”
趙宋丟失北方百年,不提收復山河久矣,也在杭州偏安了百年。
普通百姓早把杭州改的臨安當作理所當然的都城。
黎三七道:“少幫主,我們去臨安走一遭吧。”
石破天點頭道:“好,就去臨安走一遭。”
…………
南宋的都城叫做臨安府,別名杭州。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自從端平入洛兵敗。
宋理宗大受打擊,次年改年號為淳祐。
淳祐二年,蒙古帝國大汗窩闊臺病逝,遺命孫子失烈門繼位。
不料乃馬真皇后篡改遺命,推兒子貴由上位,又以貴由年少,國賴長君為借口,親自監國攝政,如今已有四年。
馬真皇后奪權有術,治國無能。
她攝政這幾年以來,大肆拉攏蒙古傳統貴族,打擊軍功新貴。
于是乎從西到東,從南到北,幅員遼闊的萬里疆域內,蒙古大軍全面收縮戰線,軍功貴族紛紛返回草原爭權。
故而蒙古鐵騎不再南下。
南宋小朝廷難得的享受了幾年太平日子。
臨安朝堂內外,都認為蒙古帝國牝雞司晨,氣數將盡,我大宋又可以喘口氣,再延續百年江山。
宋理宗也開始享受人生,大肆寵幸閻貴妃,任用馬天驥、丁大全、董宋臣等奸臣,搜刮民脂民膏,共給自己享樂。
時有民謠傳唱:“閻馬丁當,國勢將亡。”
宋理宗不予理會,關起門來,接著奏樂接著舞。
民間百姓也習慣了朝堂的尿性,就算是軟刀子割肉,可好歹還能活下去,也就不覺得疼了。
但三日前一封來自江北的檄文,卻擾亂了臨安朝堂。
原來北方各地爆發了第二次規模宏大的紅襖軍起義。
有落魄文人無名氏廣做檄文,痛罵蒙古帝國,指責乃馬真皇后:“牝雞司晨,禍國殃民。富夸塞北,窮極中原。”
“又罵趙宋,茍安江左,貪官橫行,早晚必亡。”
“最后總結:人心思變,天命攸歸。祭陳和尚于地府,懷郭蛤蟆之英烈,雪忠孝軍之遺恨,紅衣天子主天下乎?恢復大金,在此一舉。”
其中檄文上提到的兩人都是幾十年的金國名將。
陳和尚全名完顏陳和尚,金國宗室出身。在金國末年,屢戰屢敗的情況下,以忠孝軍800鐵騎猛沖敵軍大營,連破十余陣,摧枯拉朽。
十萬蒙古鐵騎竟不能當,大汗窩闊臺單騎走免,險些當了俘虜。
最后是四王爺托雷帶兵,繞道宋國進攻汴梁,才滅了金國。
陳和尚兵敗被俘,寧死不屈。
窩闊臺嘆道:“好男兒,可惜不為我所用,愿你來世降生在蒙古。”
下令殺之而厚葬。
郭蛤蟆是貧苦出身,幼習弓箭,參軍后屢立戰功。
曾經在忠孝軍中作戰,大破西夏,力拒蒙古鐵騎。
金國覆滅后,其人困守孤城三年,抗住了二十幾萬蒙古大軍的輪番進攻,山窮水盡才兵敗身死。
威名震動北國。
他所駐守的舊城被后人稱作蛤蟆城,以紀念其忠烈。
紅襖軍則是金國末年,爆發的大規模農民起義。
為了活下去,無數流民百姓揭竿而起,以鮮血涂洪長袍,被時人稱為紅襖軍。
從那時起。
自江淮到燕云,就開始流傳一句話:紅衣天子主天下。
這不是什么天命謠言。
而是無數平民百姓在絕望中發出的血淚吶喊。
乃馬真皇后攝政四年,身體日漸病重,不得已放權給兒子貴由。
為了讓兒子順利當上蒙古大汗,乃馬真頒發詔書,加倍搜刮北方漢民財富,運回北方草原收買各部落貴族元老。
一時間,北地無數百姓家破人亡,紅襖軍起義再度爆發。
金國遺民打著抗蒙英雄陳和尚、郭蛤蟆的旗號起兵。
千里北國,頓時殺戮四起,民不聊生。
消息傳到臨安。
近百太學生上書朝廷,請命北伐。
更有一個陸書生在岳王墓前題詩,寫了岳王爺舊作《滿江紅》,道: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眾百姓紛紛道岳爺爺顯靈了,北伐必勝。
不一日。
岳王爺顯靈一事傳遍臨安,上下皆知。
趙官家覽詞默然,一言不發,將那首詞傳視丞相丁大全。
丁丞相道:“北人歸北,南人歸南,此祖宗之法也。天命如此,豈是人力可抗?”
宋理宗默然。
丁丞相由此立即派遣皇城司高手,暗詔嚴訪,鎮壓江湖好漢,捉拿陸姓書生。
但岳爺爺顯靈一事,隨著一曲《滿江紅》,數日間響徹大江南北!
北伐呼聲大起!
民間好漢踴躍請戰。
丐幫作為江湖第一大幫,由此也被推上時代的風口浪尖。
石破天從踏入杭州開始,作為丐幫少幫主就身不由己的站到了時代浪潮最前端。
人力可與天相抗乎?
他來了,就有了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