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遲到的強國夢》:一場奇怪的戰爭:專制和君憲的較量

1904年2月至1905年9月,在中國的東北和黃海地區,爆發了一場奇怪的戰爭。

奇怪之處在于:交戰國一方是君主專制的俄國,另一方是已經確立君主立憲政體的后起之秀日本,日俄兩國交戰,戰場卻在中國;中國的領土遭燒灼,中國的百姓遭涂炭,而清政府竟宣布嚴守中立。

當然,這場戰爭中也不乏中國人的身影。那時候,張作霖還是一介馬賊,他給日本人充當密探和馬前卒,因此發跡;也有人幫俄國做事,被日本兵抓住,當眾砍了頭,砍頭的照片又恰巧讓留學日本的周樹人看到了,深深影響了這個心里背負著弱國陰影的年青人,自此,他棄醫從文,有了另一個廣為人知的筆名:魯迅。

這場戰爭的結局出人意料:小小的島國打敗了龐然巨物般的沙俄帝國。這一結局,與十年前中日甲午之戰何其相似!當年,彈丸之國狠狠擊碎了大清的洋務自強之夢。當俄國軍隊在日本的槍炮轟擊下節節敗退的時候,敏感的中國知識分子就開始了艱難的思考:日本,究竟憑什么成為勝利者?

思考的答案是:立憲政體!

辛丑年,在西安避禍一年的慈禧太后起駕回京之后,開啟新政,為此還專門設立了敦促新政的領導機構:督辦政務處。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清廷好了傷疤忘了痛,又在政治改革方面裹足不前,新政推行的效果寥寥。不過,此時的言論管制已經寬松許多,“立憲”的話題早已不是禁區。在日俄戰爭爆發前,知識分子和開明官員已經對此做了充分的討論。

清廷開啟新政后,在海外流亡的梁啟超喜出望外。兩年前,他和他的老師康有為遭清廷通緝,而六君子的頭顱紛紛滾落在菜市口。那時候,他們的主張被清廷視為大逆不道。梁啟超沒有想到,短短兩年之后,清廷的變革舉動比他們當初的設想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此大幅度的轉變令人咂舌。梁啟超敏銳地意識到,這可能是變革政體的重要契機。于是,他以“愛國者”的筆名,在他主編的《清議報》第八十一期,刊發了一篇題為《立憲法議》的長文。在這篇文章中,他詳細闡述了君主專制、君主立憲和民主立憲這三種政體的含義和區別;他進一步指出,相比較而言,人類目前最理想的政體是君主立憲。

君主立憲,就是制定憲法,把無限的君主權力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在君主立憲的政體下,君主雖然是社會的特權階層,地位崇高,尊嚴至上,但是君主的權力不再具有專制體制下的無限性,而是受到憲法和議院的制約,君主的許多決定需要經過議院同意,不得為所欲為。這一政體的優點在于降低決策的失誤,遏制野心家對權力的覬覦,調和君與民的對立,使人民在一定程度上享有參與政治的權力。

梁啟超雖然不遺余力地呼吁立憲,但他并不主張立即變更政體,而是設計出一套“預備立憲”的方案:第一,皇上頒詔,在名義上確立君主立憲政體;第二,派遣大臣赴各國考察憲政;第三,創設法制局,起草憲法;第四,翻譯、出版各國憲法以及相關著作;第五,公布憲法草案,征詢全國各階層意見;第六,達成立憲政體。

日俄戰爭尚在進行,駐法大臣孫寶琦預料此役俄國必敗、日本必勝。他聯合駐俄大臣胡惟德、駐英大臣張德彝、駐比利時大臣楊兆鑒上書朝廷,倡言變法。一個月后,他覺得意猶未盡,又單獨寫了一份奏折,呈給政務處。在這份奏折中,他重申了自己對日俄之戰的預測——立憲的日本必將戰勝專制的俄國。接著,他反觀中國,認為自庚子年之后,朝廷雖然力推新政,但國家仍飽受內憂外患的滋擾,大小臣工敷衍塞責,國人精神倦怠,新政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他指出:造成這一結果的關鍵原因就是大清國沒有與世界同步,實行君主立憲的政體。

孫寶琦單獨上呈的奏折沒有被政務處轉給清廷的高層決策者,卻鬼使神差地被上海的《東方雜志》全文刊發。這份雜志頗有影響力,奏折的內容被廣泛傳閱,其他報紙紛紛轉載或評論,一時間輿論大噪,朝野震動。

孫寶琦是呼吁立憲的清廷大員,而與他遙相呼應的是身處江湖之遠的張謇。張謇,字季直,江蘇通州(今南通)人。甲午年,中日開戰,慈禧太后從頤和園移駕紫禁城,滿朝文武官員跪在路旁,迎候慈禧。那天,天公不作美,風雨大作,官員們渾身濕透,雙膝泡在水里。年過八旬的張之萬也在迎駕官員的隊列中,他是張之洞的堂兄,由于歲數太大,不堪久跪,不能起身。姍姍來遲的慈禧太后乘轎路過時,竟不曾側目,視百官若無物,轎子徑直走了。剛剛在科舉考試中奪魁天下、高中狀元的張謇也跪拜在地,目睹此情此景,他心如死灰。一年后,四十二歲的張謇辭去官職,選擇了做一名商人。

經營實業的張謇做得風生水起,1903年,他在家鄉通州創辦的大生紗廠已經頗具規模,資本雄厚。張謇平素熱衷于教育和政治,他在這一年東渡日本,本是為了考察教育和實業,不料竟被日本的勃勃生機所打動,深切地感受到中日間的巨大差距。在他看來,這種差距正是專制與立憲這兩種政體之間的差距。歸國后,張謇就與湯壽潛、張元濟、趙鳳昌、張美翊等人研討立憲問題,推動國內政治改革。

張謇在1904年先后編輯了《日本憲法義解》《日本議會史》等宣傳立憲的著作,書稿完成后,他委托上海的老朋友趙鳳昌印刷。圖書印制過程中,張謇數次寫信給趙鳳昌,催問進展情況,急切之情表露無遺。書籍印好后,他廣為散發,尤其是清廷的高層,比如當時任兵部侍郎的鐵良。趙鳳昌也利用他的人脈,托人向皇宮送了十幾本。據說,慈禧太后也讀過《日本憲法義解》,她在召見大臣時說:“日本有憲法,對國家甚好。”不明就里的大臣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應答,只好唯唯諾諾地應承慈禧。

日俄戰事焦灼之際,清廷重臣張之洞與魏光燾準備聯名上奏立憲,張謇作為立憲派的領袖,受到了他們的召見,與他們一起詳細商討了起草奏折的事情。之后,他與蒯光典、趙鳳昌、沈曾植等人歷經數次商討,終于寫成了奏折的初稿,之后又數易其稿,反復修改,字斟句酌。張之洞讀到定稿后,雖然通篇挑不出一句出格的話,但謹慎、持重的他還是沒有立即將奏折呈送朝廷。張之洞勸告張謇:立憲的事情,應當先與北洋的袁世凱商議。

張謇與袁世凱本是老交情,他們倆曾在吳長慶的幕府當差。吳長慶是淮軍將領,他創立的慶軍在對太平軍作戰中表現不凡。吳長慶好讀書,愛人才,被時人稱為儒將,他是袁世凱的伯樂,對袁世凱器重有加,特意委托張謇教袁世凱讀書。不過,張謇似乎特別鄙視袁世凱的作為,離開吳長慶幕府后,張謇與袁世凱斷交二十年。后來,袁世凱官居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手握八九萬北洋新軍,深得慈禧太后信任,是清廷的實力派大臣。袁世凱是新政的積極推動者,他編練新軍、派遣留學生、開辦新式學堂、創建實業……政治影響力非同尋常。為了推進立憲事宜,張謇不計前嫌,主動聯絡袁世凱的親信楊士琦,了解袁世凱的最新情況。之后,他致函袁世凱,勸諫他體察世界大勢,效法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伊藤博文、板垣退助等人,主持立憲,成就偉業。袁世凱經過慎重考慮,認為目前立憲的時機還不成熟,所以他沒有采納張謇的建議。不過,袁世凱很快復信,兩人二十年余年的隔閡逐漸冰釋。

日俄戰爭最終以日本在海陸兩個戰場的完勝而告終。日本人興高采烈地慶祝勝利,而中國的立憲主義者們似乎比日本人還要高興——戰爭的結果印證了他們的預測:立憲的日本必將打敗專制的俄國。在立憲黨人看來,這是立憲政體對專制政體的勝利!他們開始相信:憲政不再是洋人們的專利,國家的強弱之別不在于人種,而在于制度。日本可以通過立憲富國強兵,中國也一定能。俄國戰敗后,沙皇迫于國內壓力,宣布立憲,這一舉動深深觸動了中國敏感的政治神經。

日俄之戰的結局迅速點燃了國內立憲思潮的導火線。素有清議之名的《大公報》在戰爭結束后就刊載評論文章:“此戰誠為創舉,不知日立憲國也,俄專制國也,專制國與立憲國戰,立憲國無不勝,專制國無不敗。”上海的《中外日報》、《時報》也紛紛鼓吹立憲。急迫的中國人簡單而草率地將日本對俄國的勝利歸結為立憲對專制的勝利。知識分子奔走相告,報刊輿論也大力鼓噪,立憲思潮迅速激蕩全國,上自大臣,下逮學子,無不將“立憲”掛在嘴邊。“立憲”一詞炙手可熱,儼然國人的口頭禪。

在日俄交戰期間,英國、德國、法國、美國也沒閑著,各國極盡敲詐勒索之能,向清廷提出更多的權利要求。另一方面,革命黨人也加緊了步伐,結黨、起義、宣傳革命思想……鬧得風生水起、有聲有色。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東京赤坂區的一棟普通民宅里,中國革命同盟會宣布成立,孫文被推舉為總理。至此,星散的革命勢力連成一氣,建立了統一的指揮機構,孫文“一個人的革命”得到了廣泛的響應。

內憂外患之下,慈禧太后的宮門不復寧靜,奏請立憲的折子紛沓至來,如雪片般送到了她的案頭。1905年6月,張謇再次寫信給袁世凱,從袁氏的個人安危榮辱著眼,敦促他支持立憲。這一次,袁世凱心動了,他聯銜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周馥,向慈禧太后奏請立憲。瞿鴻禨與袁世凱在官場上是死對頭,兩人一向明爭暗斗,互唱反調,但此時,瞿鴻禨也贊成袁世凱的看法,認為“我大清該立憲”。云南巡撫林紹年、兩廣總督岑春煊奏請立憲的折子也接踵而至。皇族方面,慶親王奕劻和他的長子載振支持立憲,一向主張改革的載澤自然站在了立憲一邊。這些政治要人的意見深深影響了慈禧太后的決策。

1905年7月16日,清廷頒發上諭,宣布派遣官員出洋考察憲政。出洋考察大臣分別是鎮國公載澤、戶部左侍郎戴鴻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撫端方、農工商部左丞紹英。他們官銜不一,載澤是皇族宗室,端方代表了銳意進取的地方改革派,戴鴻慈和紹英是掌管財政和商業的重臣,徐世昌是統籌軍事的官員。他們都是清廷的重量級人物。9月24日,五大臣在社會各界人士的簇擁下,來到北京正陽門火車站,即將啟程之際,只聽一聲巨響,一個名叫吳樾的刺客引爆了炸彈。刺客當場死亡,五大臣受輕傷。爆炸聲不僅沒能阻止立憲的步伐,反而讓清廷意識到立憲的必要與緊迫。自此,清廷在立憲問題上不再猶豫搖擺,而是大踏步地邁入了政治改革的深水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泊头市| 攀枝花市| 荔浦县| 汉源县| 罗山县| 二连浩特市| 绥宁县| 北流市| 兰西县| 正镶白旗| 米易县| 上饶市| 乳山市| 繁峙县| 民勤县| 新巴尔虎左旗| 新龙县| 新昌县| 大同县| 兰州市| 团风县| 德化县| 类乌齐县| 广元市| 江源县| 班戈县| 金门县| 苏尼特右旗| 越西县| 定襄县| 滦南县| 吉林市| 中超| 正镶白旗| 西峡县| 昌乐县| 无极县| 大荔县| 临湘市| 沾化县| 祁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