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哲學家中,叔本華(1788—1860)許多方面當屬另類。幾乎所有其他哲學家某種意義上都是樂觀主義者,而他是悲觀主義者。他不像康德和黑格爾那樣完全是學者型的,但也不完全在學院傳統以外。他厭惡基督教,喜歡印度的宗教,印度教和佛教他都喜歡。他修養廣泛,對藝術和倫理學同樣感興趣。出乎意料的是,他沒有民族主義精神;他對英法兩國的作家如同對本國作家一樣熟悉。他對職業哲學家的吸引力向來不如對那些尋求一種自...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在哲學家中,叔本華(1788—1860)許多方面當屬另類。幾乎所有其他哲學家某種意義上都是樂觀主義者,而他是悲觀主義者。他不像康德和黑格爾那樣完全是學者型的,但也不完全在學院傳統以外。他厭惡基督教,喜歡印度的宗教,印度教和佛教他都喜歡。他修養廣泛,對藝術和倫理學同樣感興趣。出乎意料的是,他沒有民族主義精神;他對英法兩國的作家如同對本國作家一樣熟悉。他對職業哲學家的吸引力向來不如對那些尋求一種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