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章 20,隱的三重境界

  • 陪你一起隱于野
  • 沙棗樹林
  • 2107字
  • 2024-11-19 08:37:34

隱士的三重境界

在大多數(shù)人的想象中,隱士們的生活一定像陶淵明詩中所描述那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這就涉及一個新的話題,即“隱士的境界”。

儒家觀點:《論語》中孔子肯定了儒士之隱,他認為伯夷和叔齊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是隱士中的最高境界。他們堅守自己的志向和原則,不隨波逐流,即使在無道的時代也能保持高尚的品德和操守,不向權(quán)勢低頭,這種精神體現(xiàn)了儒家所倡導(dǎo)的氣節(jié)和道德準則。

道家觀點:道家強調(diào)順應(yīng)自然、無為而治。在道家看來,隱士的最高境界可能是完全融入自然,與天地萬物合一,忘卻世俗的紛爭和欲望,達到內(nèi)心的平靜與安寧。他們不刻意追求功名利祿,而是以一種超脫的心態(tài)看待世間萬物,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脫。

佛家觀點:佛家注重內(nèi)心的修行和解脫。對于隱士而言,最高境界或許是通過禪修等方式,消除內(nèi)心的煩惱和執(zhí)著,達到覺悟的狀態(tài)。他們能夠洞察世事的虛幻本質(zhì),不被外界的表象所迷惑,以慈悲和智慧對待一切眾生。

世俗觀點:在世俗的理解中,隱士的最高境界通常表現(xiàn)為以下幾種情況:

小隱:看破人生后選擇隱居,遠離塵世的喧囂和紛擾,回歸到簡單質(zhì)樸的生活中,通常是指那些解甲歸田之人,他們追求的是個人內(nèi)心的平靜和安寧。

“小隱隱于野”:在鄉(xiāng)野間,不問世事,少煩惱。

有多少人,羨慕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可是我們一邊羨慕一邊逃離鄉(xiāng)野,連自己的故鄉(xiāng),待不住了。

其實,當(dāng)一個人很煩惱的時候,去鄉(xiāng)野住一段時間,真的可以讓自己擺脫世俗的東西,找到生活的真諦。

陶淵明辭官之后,在老家種地,寫下了很多的詩句,也讓自己紅了千百年。

還有戰(zhàn)國的莊子,在魏國的時候,被朋友惠子驅(qū)趕,因為惠子擔(dān)心他來搶奪相國的位置。

魏王笑話莊子,太窮了。莊子說,他不是窮,是樸素而已。

楚王請莊子去做官,莊子頭也不抬,安安靜靜地在河邊釣魚。

看著遠方的山水,莊子說:“山林歟,皋然歟,使我欣欣然而樂歟!”

還有王安石,做了一段時間宰相,推動改革,卻被守舊派說得一無是處,索性就隱居江寧,每天行走在山水之間。

王安石說:“茅檐相對坐終日,鳥不鳴山更幽。”是啊,鳥不鳴,就沒有誰發(fā)現(xiàn),內(nèi)心就真正清凈了。

當(dāng)一個人體驗到了躬耕的快樂,就不會覺得窮苦是痛苦,而是簡單快樂。

人最難過的是,是想要得到很多的財物,知道了大量的信息。若是在交通閉塞,信息不通暢的地方,和外界聯(lián)系有障礙,同時也沒有了信息的煩惱。

有那么幾天,與世隔絕,就當(dāng)成是閉關(guān)修煉,舍去浮躁,丟掉欲望,沒有煩惱。

中隱:隱居在喧鬧的市井中,雖身處繁華之地,但能視他人與嘈雜于不聞不見,從而求得心境的寧靜。他們在塵世中保持著一種超脫的心態(tài),不被外界的喧囂所影響。

“中隱隱于市”:在市井中,過小日子,少鬧騰。

在鬧市里,也能夠隱居。古時候的姜子牙,就這樣做過。

他帶著一家人,從一個市場到另一個市場,靠做屠夫、小買賣過日子。

更可貴的人,他在鬧市,還能讀書。到六七十歲的時候,有了出仕的機會,變成了西周的權(quán)臣。

春秋時,齊國的大臣晏子,長期住在市場旁邊,鄰居就是做鞋的生意人。

聽著鞋匠的吆喝、敲打的聲音,晏子一點煩惱也沒有,還從他們的生活里,找到治國的方法。

當(dāng)鄰居被齊景公趕走之后,晏子堅決把鄰居請回來,說:“非宅是卜,維鄰是卜。”

想來,最好的日子,就是鬧中取靜。

現(xiàn)如今,在市井里過日子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都沒有找到過日子的方法。常常和鄰居爭吵,或者把鄰居當(dāng)成陌路人。

也有人,靠聚會、跳舞、打麻將等,來充實自己。可是在人多的地方,又迷失了自己,不知道干什么才是對的。

當(dāng)一個人可以在鬧市讀書的時候,那么他一定是很厲害的角色,有了超強的屏蔽力。

哲學(xué)家培根說過:“命運如同市場。”

人在市場里,每天都聽到買賣的聲音,看到價格的浮動,其實就是看到了自己的命運在沉沉浮浮。

總有一天,你會適應(yīng)沉浮,然后每天都順勢而為,不再去違逆自己,從而一切都順了。

久居鬧市,還能安然度日,那就是每天都添加了一碗煙火。

大隱:在朝為官,面對塵世的污濁、傾軋、勾心斗角,卻能保持清凈幽遠的心境,不與世爭,不與世濁,悠然自得地生活。這種境界的隱士能夠在復(fù)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堅守自己的原則和信念,不為世俗的名利所動。

“大隱隱于朝”:在職場上,笑著低頭,少是非。

楚莊王,作為一個楚國的一把手,三年都不發(fā)號施令,也不和大臣商議國事。

有大臣坐不住了,認為他是一只不會叫的鳥。

三年后,楚莊王迅速行動,掃清了朝廷的亂臣賊子,勵精圖治,留下了“一鳴驚人”的贊譽。

想來,一個君王都可以隱居,我們還有什么不可隱退的呢?

很多人在職場上,急著表達自己的觀點,推行自己的主張,根本沒有看清楚自己,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

一旦錯誤的主張開始了,可能把工作毀掉,給單位帶來災(zāi)難。

聰明的人,總是默默無聞的工作,不動聲色地觀察。找到最佳的切入點。

人在職場,肯定要和人打交道,也要對外拓展人脈圈,這樣的情況下,你還能隱居,那就可以成為人中龍鳳。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江湖之中,真正厲害的人,不是打打殺殺的高手,而是多年都沒有發(fā)聲的掃地僧。

人在職場,越是夸夸其談,指手畫腳,越會招惹是非,引發(fā)矛盾,甚至成為眾矢之的。唯有沉默中爆發(fā),才是上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楼县| 静海县| 贺州市| 开化县| 锡林浩特市| 聊城市| 霍州市| 江门市| 股票| 临泉县| 疏附县| 钟祥市| 香格里拉县| 荔波县| 榆树市| 甘谷县| 合肥市| 昭平县| 天水市| 和静县| 河曲县| 浦江县| 余干县| 贺州市| 城口县| 贵州省| 正安县| 吉安市| 岱山县| 屏边| 固安县| 广灵县| 通州区| 囊谦县| 敦化市| 夏津县| 邯郸县| 温泉县| 双峰县| 吉林市| 昭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