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章 19,李白有酒,陶淵明采菊,蘇軾有美食,有人歸隱山林,有人樂居田園

19,李白有酒,陶淵明采菊,蘇軾有美食,有人歸隱山林,有人樂居田園

歷史上除了陶淵明,還有王維,孟浩然,王安石,蘇軾,陸游都曾經歸園田居。

孟浩然:唐代著名山水詩人,他年輕時在洛陽、長安求仕不果,便開始隱居在故鄉襄陽的峴山。他的詩歌以描寫自然風光為主,詩風清新淡雅,如《臨洞庭湖贈張丞相》等。

陸龜蒙:唐代文學家,他曾在朝中為官,后因事歸隱,隱居在江南的山林間。他崇尚道家思想,熱愛山水,詩歌中多描寫自然風光和人生哲理,如《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等。

林和靖:北宋時期的隱居詩人,他曾主張改革,但被削藉為民。他在蘇州修建滄浪亭,隱居不仕。他的詩歌以描寫江南風光為主,詩風清新秀麗,如《山桃花》、《江南曲》等。

杜久違:宋代詩人,他曾隱居在陶淵明的故里,潛心研究陶淵明的詩文。他的詩歌以田園風光為主題,詩風恬淡自然,如《過陶淵明故居》、《桃花源》等。

這些古代詩人在山間隱居,他們或因政治原因,或因個人志趣,選擇遠離紛擾的世界,投身于大自然的懷抱。他們在山林間尋找心靈的慰藉,創作了許多優秀的詩篇,成為中國文學史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什么是享受人生,享受生活?難道只有有錢人才能享受嗎?當然不是,林語堂曾說:“悠閑地生活不是你有錢就能享有的,要有豐富的心靈,有簡樸生活的愛好,對于生財之道不大在心,有藝術家的性情,恬靜的心地,樂天曠達的觀念,能盡情玩賞大自然的胸懷?!敝灰闵類廴松?,你的生活就不會平凡、刻板、無聊而無趣。比如蘇軾,被貶謫的生活雖清苦,卻一點都不無趣,他能夠把苦日子活出藝術,把枯燥變得精彩!古代的詩人們大多都有這種苦中作樂的技能,在他們的眼里自然萬物處處都有美,再普通的景色都能寫得精妙絕倫,令人神往,普通的文字在他們的筆下彰顯了不一樣的魅力。

特別是山水田園派詩人,他們的筆下簡單樸實的田園生活處處都是美,一草一木一鳥一獸都是那么可可愛愛,比如王維的這首詩,將尋常的農家生活寫得生動美好,堪稱最美田園詩,自然清新,妙不可言,是最懂得享受生活。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王維在開元末幾年,在藍田居住,曾在游覽渭水兩岸的農村時,寫下這首即景之作。這是一幅極美的夕陽西下田家晚歸圖。太陽落山了,牛羊沿著巷子回來了。拄著拐杖的老爺爺在門口等著放牧歸來的孫子。這溫馨又樸素的場景瞬間讓人覺得溫暖和感動,既有傍晚的景色,又有人情味。

于是,仿佛田園間一切都動起來了,都忙著歸來。雞在麥田里咕咕叫,麥苗剛剛抽出了細嫩的新芽,蠶兒開始入眠,桑葉也已經稀少,野雞找地方過夜,蠶兒吐絲作繭,給自己營造溫馨的“家”。這是生命的動態,自然界的萬物都有特殊的生命意義,歸屬感不是人類特有的,動物也有。

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陶淵明曾經也有一展宏圖的抱負,但宦海浮沉,官場上的爾虞我詐讓他甚為厭惡。他又極喜歡自然田園生活。既然不快樂,那就歸園田居去吧。

他稱自己在官場是“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辭官歸鄉的心情是“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在田園的日子雖然清苦,但終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自我生活。

盡管也彷徨過,困頓過,動搖過,但他依然“不為五斗米而折腰”,最終也沒有向現實屈服。

陶淵明的“躺平”是一種追求自我、追求自由的悠然灑脫,不為富貴,不畏懼清貧的高潔。

二、但愿長醉不愿醒,唯有飲者留其名

詩仙李白蹉跎了半生,卻只是做了一個寫詩文供唐玄宗娛樂的翰林。天寶三年,李白被唐玄宗解除官職、賜金放還。

李白被排擠出了長安,此后他只好開始“歸入自然”。

從此他開始縱情山水,游歷祖國的大好河山,寫出了不少名篇詩句。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是他在望廬山瀑布后留下的名句!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這是他在《將進酒》中內心的感慨!

李白在“歸入自然”期間寫下《將進酒》《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等名作,體現了自己的飄然超世之心。

三、詩酒趁年華,做個閑人

蘇軾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經歷了烏臺詩案,開始變得收斂與豁達,詩詞中多表現對人生的感悟與憂患。

或許正是這坎坷的一生,讓他看淡了官場名利,才會寫出了“平生文字為吾累,此去聲名不厭低。塞上縱歸他日馬,城東不斗少年雞。”

所以即便是被貶,也能樂觀應對。

他善于從人生遭遇中總結經驗,也善于從客觀事物中發現規律,在他眼中,極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蘇軾同時作為一名美食家,相傳在被貶黃州之際發明了東坡肉。

雖然躺平了,雖然被貶多次,但每到一處,都為當地留下了許多善政。

在杭州時,蘇軾賑災濟貧,疏浚西湖,留下了名傳千古的“蘇堤春曉”。到了惠州,興修水利,興辦教育,還有苦中作樂的“羊蝎子”和荔枝;在荒蠻之地的儋州,蘇軾開辦學堂,將中原文化傳播到海南......

即使下野看起來是一種逃避現實的方式,但實際上,這種人生方式是沒有出路的。就像天上掉餡餅一樣,即使有所謂的“好運”降臨,也不可能帶來真正的幸福和滿足。

古往今來,大凡名山秀水,無不與文人墨客交相輝映。

古時士人功成身退,就會隱寂于山林,在與自然的共處中,尋得最高的自由。辛棄疾說:“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鄙脚c人,是彼此最好的知音。

人的一生,最好的狀態,莫過于心中無怨,紅塵無悔,身體無病,悠然自得。這樣的生活,不需要過多的物質堆砌,也不依賴外在的評價,它源自于內心深處的平和與滿足。若能擁有一顆風輕云淡的心。

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不斷學習和成長,探索自己的潛力和可能性,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斗。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創造屬于自己的美好未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沟县| 石嘴山市| 彝良县| 梅州市| 合水县| 东海县| 竹山县| 麦盖提县| 陵川县| 汽车| 肥乡县| 昔阳县| 偏关县| 萝北县| 灵武市| 敦煌市| 布尔津县| 天峻县| 周至县| 德保县| 平邑县| 莲花县| 新民市| 汉阴县| 海阳市| 社会| 平凉市| 东山县| 大同市| 鄂尔多斯市| 兴海县| 柘荣县| 道孚县| 巴林右旗| 木里| 闽侯县| 耿马| 吉首市| 玛沁县| 文安县| 根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