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園生活中“十清”,做到圈小,事少,人靜;物簡,心安,自由;語遲,怨輕,德重
人這一輩子,欲望太大,追求不止,安靜不下來就永遠是個忙。
退休了,總得讓自己清閑幾年吧!好多人這么想,但其實很少有人能夠做到。
是因為人際關系的圈子大,事情多,靜不下來。
因此必須“三清”,即清空情緒、清零舊事、清靜內心。
有句話說的好:“少欲則心靜,心靜則事簡。”
一個人清心寡欲,心靈平靜如水,就不會因事多而煩惱。
所以,要學會及時的清空情緒、清零舊事、清靜內心。
首先,清空情緒
生活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每個人都有疲憊或情緒低落的時候。積攢的久了,人就像一個容器,當腦袋里裝滿了情緒的時候,就無法再運轉。
要學會適時的放空自己,把明天的煩惱交給明天,把今天的快樂留給自己,定期清理心里的負面情緒,把影響你心情的人和事一并刪除,然后把自己喜歡的事裝進去,日子自然就會明亮起來。
其次,清零舊事
站在歲月的渡口,回首往事,那些零碎的故事,早已墨染年華,成為了曾經。
一個人如果總是抓著過去的事和人不放手,對那些受過的委屈和傷害耿耿于懷,那你的人生就會陷入死循環,對生活失去熱情。
俗話說的好:“我與舊事歸于盡,來年依舊迎花開。”
放下過去,讓心清零,做個知足常樂的人,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唯有將往事清零,放下過去,你才會真的內心坦蕩,重新開始。
再次,清靜內心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中有言:“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
人之所以過得不幸福,是心態問題,讓心靜下來,自然百毒不侵。
佛家說:“人在靜中,心在靜中,智慧才能熄滅煩惱。”
懂得適時清空貪念,不被欲望裹挾,秉持初心,才能穩步前進。
把情緒清空,是定力;
把舊事清零,是韌勁;
讓內心清靜,是涵養。
心中無事自無事,心中有喜常歡喜。
但是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欲望,充滿了誘惑,充滿了物欲,要想做到這三點是很困難的。
這幾年的田園生活悟到幾點:
人生雖然漫長,其實,每一天的日子都是重復。看上去,天花亂墜,其實就是吃喝拉撒睡,日出等日落。
人的關系雖然復雜,明白了,人人不過都是過客而已,相逢一場,有的留下恩,有的結下怨。這些恩恩怨怨,年年輩輩,無休無止糾纏于人間。
人這一輩子,說是要好好享受享受,其實,不過是吃喝拉撒睡,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
看清楚了,想明白了。還糾結啥呢?努力活好剩下的歲月,留一份清凈,留一份溫暖給自己吧。
一個人最好的狀態:人閑心靜,圈小,事少,人靜;物簡,心安,自由;語遲,怨輕,德重。
此言雖簡,卻意蘊深遠,乃人生之大道也。
圈小,非狹隘也,乃心之專注,在有限之圈內,更易覓得知音,得良師益友。事少,非懶散也,乃專注之力。
如孟子云:“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事少則心專,心專則事成。
人靜,非孤僻也,乃內心之平和。如老子曰:“致虛極靜,守靜篤。”內心平和,則萬物皆靜。
物簡,非清貧也,乃生活之智慧。如莊子所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生活之美好,不在于物質之豐富,而在于心靈之滿足。
心安,非安逸也,乃內心之安定。如諸葛亮曰:“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內心安定,則無懼風雨。自由,非放縱也,乃精神之自在。
語遲,非寡言也,乃智慧之沉淀。如韓非子曰:“智者寡言。”言之有理,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怨輕,非無情也,乃心胸之寬廣。
物簡則心定,德重則人敬。如此,則心靈得安,精神得自由。何愁世事紛擾,何懼人生百態?
楊絳先生曾在《控訴大會》中說:知道我的人反正知道,不知道的,隨她們怎么想。人生在世,冤屈總是難免的,雖是一番屈辱,卻是好一番錘煉。”生活最好的姿態,其實就是讓自己走得從容一點,松弛一些。
生活是屬于你的,所以沒必要活在別人的眼里,更不要向人解釋什么。因為解釋對于別人來說,或者說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就是掩飾,就是一種脆弱和無能的表現。把自己做好了,把自己活獨立了,比什么都好,比什么都重要。
人生在世,會遇到一些好事,還會遇上些壞事。好事承擔得起,壞事也承受得住。就這樣坦蕩蕩做個尋常人也不壞。人活著,如同自然四季,有春天的潮濕溫暖,也有夏天的熱血沸騰,有秋天的溫涼平靜,也有冬天的冷酷真實。
于是,看似波瀾不驚的人生之旅,也總有一些風起云涌的插曲,但不管如何,我們每個人最終都會走向冬天的歸宿,走向孤寂,寂滅。但是,我們也不該有所遺憾,因為人生若是無遺憾,豈非無趣?
因此,只要我們參與了,經歷了,體驗了,頓悟了,然后讓自己的內心變得平靜,讓生活走向平凡,回歸平淡,也是一種運氣,更是一種福氣,這樣就好。如此,無論高低起伏,笑看一切,平靜看淡一切,余生之后,坦坦蕩蕩,瀟瀟灑灑,這樣就很好。
畫家陳丹青說過:沒必要讓所有人知道真實的你,或者是你沒必要不停地向人解釋其實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因為這是無效的。生活永遠都是這樣的,總有高低起伏的時候,總有是非恩怨的存在。
如果你一味去解釋,不斷去爭執,只會把自己的生活搞得混亂,一地雞毛。而且在嘰嘰喳喳,議論紛紛的處境下,只會不斷消耗自己的心神,導致自己最終無力支架任何事情。
反而讓自己過得更痛苦,更被動,更難堪。與其解釋,不如沉默,面對那些刻意讓自己難堪,讓自己痛苦的人,選擇沉默,就是最好的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