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激素:關于冒險、競爭與贏
- (美)卡羅爾·胡文
- 1286字
- 2024-11-14 17:15:43
◇睪酮是什么
睪酮存在于我們的血液中,含量很低。男性和女性都會分泌睪酮,但男性的睪酮含量是女性的10~20倍。雖然含量低,但睪酮卻名聲在外,魅力比人體內的其他化學物質高得多。畢竟睪酮是雄激素的一種,如果說Y染色體成就了男性性別,睪酮就成就了“男性雄風”,至少在公眾的觀念里是這樣的。人們猜測克林頓一定睪酮“爆表”,而特朗普更是把真實數據都公開了。
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之前,特朗普做客奧茲醫生[11]的電視節目。在節目中,特朗普公開了自己近期的體檢報告。體重、膽固醇、血壓、血糖……奧茲醫生一項項讀著,邊讀邊說這些數字一切正常,但一直讀到“441(納克每分升)”的時候,觀眾才真正提起興趣。[12]想必觀眾熱烈的掌聲表明,他們已經認定特朗普從精神到肉體都具備了成為強有力的男性領袖的條件,他的睪酮水平就是科學證據。大多數人雖然都沒興趣了解睪酮本身的分子結構(它的化學式是C19H28O2),但對其背后所謂的男性力量卻饒有興趣。不過這種力量卻是亦正亦邪的。
作家安德魯·沙利文在《紐約雜志》的一篇文章中寫道,他每兩周注射一次睪酮,并從中體會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男人”。他說真正的男人“精力充沛、孔武有力、思維清晰、志向遠大、勇往直前、行事急躁,而且時刻性欲滿滿”[13]。《今日心理學》雜志發文指出:“女人總是會被‘致命的男子漢’表型吸引……這些男人表現出的行為模式能夠提升他們的社會等級,捍衛他們的地位不受侵犯,這些都與睪酮有關。”[14]左翼的《赫芬頓郵報》認為,特朗普的領導“由睪酮驅動”,后果“極其危險”,可能引發戰爭。[15]但右翼的《美國觀察家》則相反,認為問題不在于特朗普“睪酮太多”,而在于許多著名的保守派“睪酮太少”:“在如今的‘主流’媒體中也充斥著一種淺薄的保守主義,顯得‘睪酮水平很低’……這才孕育出了邁克爾·格爾森、喬治·威爾、大衛·布魯克斯[16]這些生不出孩子的軟蛋。”用《美國觀察家》的話說,在第一次總統競選期間,特朗普在“四處征戰”,而他們“只會品茶”。[17]《今日心理學》還發表過另一篇文章,介紹了一個新的概念,叫“睪酮詛咒”,即睪酮含量高能夠“誘發一種生理性沖動,這種沖動遲早需要表達出來”[18]。文章表示,哈維·韋恩斯坦、比爾·科斯比等男性名人的性侵行為固然不可原諒,但我們應該明白,“男人就是動物,在睪酮的影響下,男人很容易只把女性當成滿足淫欲的對象”。
話說回來,睪酮的影響不僅讓有權有勢的男人深陷“睪酮詛咒”,男子氣概過頭,驅使他們去宣戰、去強奸,還讓很多女人情不自禁地喜歡這樣的人!顯然,睪酮過量,男人變壞;睪酮不夠,男人變弱;只有適量的睪酮,才能帶來活力和成功。
這些說法都是對的嗎?還是說,這一切都只是民間流傳的帶有性別歧視色彩的荒誕說法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得寫一整本書——正是你手里拿著的這本。
毫無疑問,睪酮主宰著男人的繁衍,但它是否還負有更多的職責,一直以來都存在爭議(我們在下文也會討論)。學術界一致認為,睪酮的主要作用是在身體構造、生理和行為方面增強雄性的繁殖能力,至少在非人動物中是這樣的。男性也不例外,睪酮幫助男性繁衍,將能量引導到對交配權的爭奪中。睪酮如何達到這些目的?這就是本書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