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并非“小白兔”的王語嫣
- 穿書慕容復,我真的不想復國啊
- 養豬有出息
- 2005字
- 2025-03-28 20:24:25
慕容復對阿朱阿碧說道:“難民點人數眾多,魚龍混雜,管理非常困難,但是我相信以你倆的能力一定可以處理好。
我們把慕容家的全部家投當在這里,并不是單純無私的為了救那些災民。
而是希望能在救助災民的同時,這里也能夠成為慕容家的大后方,能源源不斷的為慕容家創造財富,以此解決慕容家的財政危機。
你們一定要明白這件事的重要性。”
幾人之前對慕容復把全部家當投在難民營這件事就很不理解。
但是因為對慕容復的絕對信任,所以并沒有提出過疑問。
現在聽了慕容復的解釋,才恍然大悟,不禁暗暗贊嘆慕容復的遠見和布局能力。
阿朱阿碧下定決心,要在難民點管理上更加用心。
鐘靈道:“慕容大哥,之前我說要在安置點幫你做事,是怕你趕我走,騙你的。
現在知道這件事對你們這么重要,我一定聽阿朱阿碧姐姐的話,努力做事,替你分憂。”
慕容復摸了摸鐘靈的頭,說道:“謝謝靈兒。”
王語嫣原本是想要留在丐幫和慕容復一起的,但是聽了慕容復的這番話,決定也要回到安置點去。
別人只知道,阿朱阿碧姐妹十七八歲的年紀,就已經獨當一面經營慕容家多年了。
卻不知道王語嫣自幼喪父,作為王家的獨女,作為王家偌大家業的繼承者,她自然是從小就被嚴格培養的。
她過目不忘,有極強的學習能力,性格也并非看上去那么柔弱。
原著中她十分冷靜的指揮段譽殺了數十位西夏追兵,事后段譽還在猶豫糾結這么多尸體怎么處理時,她直接提出一把火燒了就是。
她的母親是動不動就要把別人大卸八塊做花肥的“變態”,她又怎么可能是柔弱不可自理的小白兔。
甚至她不愿意學習武功,都是因為怕自己會控制不住心里那些“邪惡”的想法,會變的像母親一樣人人畏懼,會被慕容復討厭。
她表現出的所有的柔弱都是為了討慕容復喜歡,對別人她可從來沒有心軟過。
那些管家理事,經營創收的把戲,她十多歲的時候就已經了然于胸。
不過王夫人才三十多歲,正是精力旺盛的年紀,家里的事有母親操持,她更是樂得自在,索性裝起了人畜無害的小白兔。
現在慕容復需要有人幫他處理難民安置點那一大攤子事,她自然想要盡點力。
送走四人后,慕容復便尋了一處僻靜竹林,準備練功。
這《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棒法》在自己手上都兩天了,但由于一直在忙著寫書,還沒來得及打開過。
世人皆知降龍十八掌乃是天下陽剛第一,卻不知降龍十八掌實則講究的是剛柔并濟,當剛則剛,當柔則柔。
也正因如此,練成降龍十八掌的人眾多,但是只有喬峰,郭靖的降龍十八掌不愧天下第一掌法的威名。
而魯有腳,宋青書之流,則把這天下第一掌法練出了二流的效果。
慕容復按照功法指示,演練了幾招,一招“亢龍有悔”打出,對面碗口粗的竹子,瞬間窸窸窣窣斷了一片。
慕容復驚嘆道:“這降龍十八掌雖然看似簡單無奇,但威力無窮,不愧是天下第一的掌法,我一定要好好修煉。”
一直練了四個時辰左右,天都泛白了,慕容復才離開竹林回臥房休息去了。
接下來的半個月里,日子都很平靜,慕容復白天處理丐幫的事,晚上到竹林練功。
偶爾王語嫣和鐘靈會帶些好吃的到丐幫來看他。
在慕容復的領導和改革下,丐幫初步形成“網格化”的管理,模式向著幫眾自治邁進了一大步,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和資源配置。
絕大部分事情,在中級領導那里就可以得到有效解決,相對重要一些的會匯總到陳友諒那里。
陳友諒再將其中自己無法做出決斷的,提交到慕容復這。
這樣一來,慕容復需要處理的事情相對少了很多,也終于有時間回難民安置點看一下最近的建設情況。
翌日清晨。
慕容復一大早便騎馬出門,疾馳半個時辰,進入了玉泉山腹地。
不過慕容復并沒有直接到安置點去,而是沿著當初和陸遠一起上山的路線,直奔北坡山頂而去,準備先從遠處窺視一下難民營的情況。
到了山頂,慕容復下馬而行,遠遠地便看見已經初具規模的民居和正在建設中的商業街。
行至南峰緩坡,新開墾的梯田間布滿了縱橫交錯的水系,源源不斷的滋養著田間的水稻。
當初他離開時才一尺高的占城稻,這時已經開花。
大約再過一個月,難民營的人便可以吃到自己種植的第一茬稻米了。
別看如今一片“稻花香里說豐年”的景象,當初為了種植這占城稻可是經歷了一番波折。
慕容復前世出生在城市,成長在美國,種田這事只有一些書上看來的淺薄理論。
他只知道這么多張嘴等著吃飯,田里必須要種生長周期短,產量高的作物。
但是自己印象里這樣的坡式梯田,只適合種植油菜和茶樹這些經濟作物,一時不知該怎么辦才好。
糾結了幾天,突然想到這些難民中絕大部分都是靠種地為生的,種地經驗比自己豐富多了,自己第一時間就應該請教他們的意見才是。
于是他立刻開會征詢大家的意見。
會上大家七嘴八舌說什么的都有。
有人說種油菜,種茶葉,立刻有人跳出來反駁這些玩意解決不了吃飯問題;
有人說種紅薯,土豆,立刻就有人反駁種植周期太長,沒到收獲就入冬了;
當時慕容復見這么吵下去也不會有什么結果,便示意大家安靜下來,準備解散會議。
然后有個大叔就站了出來,鏗鏘有力的說道:“該種水稻。”
那時剛剛安靜下來的人群又像炸了鍋似的,吵嚷起來,紛紛質疑起大叔的說法,認為不該在地里種植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