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府衙門前
- 我和趙構比爛
- 強中更有強
- 2040字
- 2024-11-28 00:01:00
不止王云不信,汪伯彥和趙構第一反應也是不信。
宋兵戰力向來拉胯,連遼人都打不過,怎可能以少打多,二十人全殲七十個金人?
至于‘賊配軍’這類侮辱性字眼,這些人毫無感覺。
無他,一百多年來,大宋從上至下,都已習慣‘賊配軍’稱謂,不覺得有異。
就連主戰派的趙不試,雖然他從來不說這三個字,但聽他人說‘賊配軍’,卻不覺的違和。
畢竟,大宋的武將自己都這么認為。
這就是長期洗腦的可怕后果。
以兵為賊,兵賊混淆,士卒、將校自卑心嚴重,兵無戰心,軍無士氣,如此軍隊,哪來的戰斗力?
這卻不提。
“仁儀,戰報太過夸張,莫非有人謊報軍情?”
王云高呼‘不可能’后,汪伯彥也遲疑的問道。
倒是趙構,驚訝過后,想起下午見到的箭無虛發,箭箭貫通金兵鐵甲的猛將銳士,不禁若有所思。
“如果是他,或許真能做到這一點!”
他暗自思忖道。
不過,趙構少年老成,城府極深,雖然心中有所想,卻并沒有說出來。
“不可能是謊報!”
趙不試搖頭,說道:
“是馬軍押正劉巖的小隊,這支小隊出城巡邏,現在剛剛回城,因為繳獲眾多,引起城內百姓驚嘆,紛紛追隨觀望,才會出現喧嘩聲!”
“相公可出去一觀!”
趙不試有些興奮的說道:
“這支小隊俘獲了三十多匹戰馬,每匹戰馬背上,都有二三顆金兵首級,以及大量鎧甲、狼牙棒等戰利品繳獲,做不得假!”
“劉巖?”
聽到‘劉巖’二字,汪伯彥有些信了。
當初成安縣一戰,劉巖全身浴血的摸樣,還有當初論功行賞時,那身煞氣密布的恐怖氣息,給他留下很深印象。
“如果是他,這般戰績倒是有可能!”
汪伯彥緩緩點頭。
“汪相公,這劉巖是何許人?”
趙構上前詢問道。
“啟稟殿下!”
一旁的趙不試解釋道:
“是我相州馬軍中的一名押正,此人驍勇善戰,原本只是一名普通長行騎兵,前番成安縣大捷時,因戰功卓著,被汪相公提拔為押正!”
成安縣一戰,面對的不過區區三百潰兵罷了,但汪伯彥送去東京的奏文中,卻將其描述成一場罕見大勝,此事一度震動朝廷,趙構也有所聞。
不過,那份奏文中沒有提到劉巖,這個名字他尚是第一次聽說。
“仁儀!”
汪伯彥卻皺眉說道:
“劉巖既是出城巡邏歸來,自當回城北軍營上報,怎這般招搖過市,惹的百姓圍觀喧嘩,眼里還有沒有軍紀?”
“這卻怪不得劉押正!”
趙不試連忙解釋道:
“下官問過了,劉押正帶隊回城時,因為繳獲眾多,引起百姓自發圍觀,導致道路不通,行走不易,這才從比較寬敞的城中路過!”
“原來如此!”
汪伯彥眼睛微瞇,手拎頜下胡須,不知道在想什么。
“相公,既是我軍勝利歸來,何不出去一觀?”
趙構頗想見見這個劉巖,順便看看是不是白日所見那名虎賁銳士,當下建議道。
聽了趙不試的介紹,眾人都來了興趣包括口稱‘賊配軍’的王云也不例外,趙構這話一出,汪伯彥當即點頭,帶著眾人走出大門,前往府衙外面。
剛出府衙,就看到不遠處密密麻麻的百姓,簇擁著一支隊伍,沿著府衙門前的寬敞大道向城北方向走去。
“劉押正萬勝!”
到了街上,百姓呼聲清晰入耳,眾人終于聽清喊的什么了。
“這劉巖在相州城的聲望,竟如此之高?”
耳聞百姓高呼聲,王云驚疑不定的說道。
聽了這話,汪伯彥臉色瞬間沉了下來。
這段時間,馬軍時不時就向他送來金兵人頭、戰馬、鎧甲、狼牙棒等繳獲,雖然都沒提及劉巖的名字,但汪伯彥其實也隱隱有所耳聞。
只是,他從未想過,劉巖在相州城竟然有這么高的威望,以至于百姓自發稱呼‘萬勝’。
‘萬勝’二字,是區區一個押正有資格擁有的?
念及此,汪伯彥的目光不善了起來。
隊伍逐漸來到府衙附近,或許是看到了府衙門口站著的汪伯彥等人,隊伍在十幾丈外停下,接著一名鐵甲騎士翻身下馬,孤身跑步過來。
正是劉巖。
汪伯彥等人皆身著醒目官服,看到了自然要過來拜見。
“馬軍押正見過各位相公!”
劉巖沒認出趙構和王云,但汪伯彥和趙不試是認識的,管他那么多呢,反正全稱呼相公總沒錯。
“今日回城,因為繳獲太多,加上百姓簇擁,不得不從此地走,攪擾到諸位相公,是屬下的錯,請相公治罪!”
深知大宋的相公是什么德行,劉巖態度擺的很正,絲毫沒有居功自傲的想法和言行,一開口就是認罪,謙卑之極。
但周圍的百姓卻不樂意了。
劉押正奮力殺敵,因為繳獲多選擇道路寬敞的城中,這有什么錯?憑什么治罪?
“不能怪劉押正!”
一名老漢在遠處高呼道:
“是我等影響了劉押正行軍,請諸位相公海涵!”
“就是,皆是我等魯莽,和劉押正無關!”
街上百姓紛紛發言,為劉巖開脫。
大宋官員還是很重視和尊重百姓的,至少表面上很重視、尊重。
文人治國,動輒仁義道德,禮儀教化,不會在公開場合粗魯對待百姓。
要粗魯,也得暗中進行。
所以,面對百姓對劉巖的維護,汪伯彥露出和煦笑容,向周圍百姓拱手,大聲說道:
“諸位父老鄉親誤會了,劉押正為國殺敵,老夫豈會因為區區喧嘩之聲而治罪?”
“如今天色已晚!”
抬頭看了看天空,汪伯彥繼續說道:
“諸位且回家休息,讓劉押正安心回軍營,我們相州軍,定會安境保民,不令金賊肆虐我相州!”
汪伯彥后,趙不試也跟著發言,讓百姓散去,不要干擾軍隊行軍。
官員對百姓的威嚴無可置疑,多番勸說下,這些百姓陸陸續續開始散去,不過,回家的路上,依然情緒激動,為見到這么多金人首級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