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閑聊
- 我和趙構比爛
- 強中更有強
- 2018字
- 2024-11-23 00:01:00
當時的東京汴梁,外有種師道率領的七八萬精銳西北軍,和各地前來勤王的大軍,加上城內(nèi)還有十幾萬禁軍,金兵根本奈何不了,只能威脅加勒索,提各種退兵條件。
這一招明顯好使。
面對金人提出的退兵條件,趙桓盡一切力量滿足。
割地賠款什么的,都是基操,無需多提。
金人其中一個要求,是必須送大宋親王和宰相作人質(zhì)。
趙桓立刻召集諸王,問:“誰肯為朕行?”
鴉雀無聲。
趙桓當即點名趙構,讓他擔任求和使者,攜副使少宰張邦昌,一起前去金營求和。
沒成想,此行反倒成就了趙構美名。
據(jù)說,趙構得知金人要求后,主動‘慷慨請行’。
赴金營時,少宰張邦昌一邊走一邊流淚,趙構見此情景,說:“此男子事,相公不可如此!”
據(jù)說,嗯,真的是據(jù)說,‘邦昌慚而止’。
進入金營后,趙構表現(xiàn)亦不俗。
有一天,趙構與金朝皇族一起射箭,竟‘三矢一連中’,展現(xiàn)出高明箭術。
以至于金人懷疑他是‘將家子弟’,而不是生長深宮的皇子。
期間,發(fā)生了宋將姚平仲襲金營的事情,面對宋兵襲營,金人怒斥趙構和張邦昌。
面對金人責備,張邦昌嚇得‘恐懼涕泣’,不知所措,趙構卻一臉淡定,不為所動。
于是,金人更懷疑康王非真,便向趙桓指名道姓,提出以肅王趙樞換康王趙構。
就這么著,趙構的第一次求和使者兼人質(zhì)旅途結束,被金人放了回去。
同時因出使之功升為太傅,靜江奉寧軍節(jié)度使、桂州牧兼鄭州牧,集慶建雄軍節(jié)度使、亳州牧兼平陽牧。
趙構這次的表現(xiàn),著實驚訝了許多人。
不知不覺間,賢王之名開始在大宋流傳。
其結果,就是今年金兵再次大舉南下時,趙桓第一個想到趙構。
于是,有了這次北上出使金國,擔當求和使者兼人質(zhì)的光榮任務。
趙構的心,是復雜的。
“趙桓啊趙桓,第一次就算了,這般接二連三的欺負我,憑什么?就憑你是官家,我不過一皇子?”
沒人發(fā)現(xiàn),十九歲的趙構,暗地里緊握小拳頭,不忿的想道。
“為什么你不去當人質(zhì)?”
二次被派去當人質(zhì),孰可忍孰不可忍,趙構心里,對哥哥趙桓充滿怨恨。
連帶著,對老爹趙佶也滿是怨恨。
“為什么當初不禪位給我?”
站在船頭,看著靜靜向自西而東,緩緩流動的汴河水,趙構目光陰狠。
“你們才應該去當人質(zhì)!”
“你們要是當了人質(zhì),本王一定冷眼旁觀,無動于衷,如同現(xiàn)在的你們一樣,任憑你們在金人那里自生自滅!”
……
相州府。
城外數(shù)十里。
‘踏踏踏’
兩騎相對而馳,疾馳戰(zhàn)馬背上,是兩個全身披甲、手持無槍頭長槍、俯首猛沖的鐵甲騎士。
兩匹戰(zhàn)馬相距越來越近,轉眼間碰撞在了一起。
“喝!”
“哈!”
兩名鐵甲騎士同時怒吼,槍挑對方,剎那間馬身錯位,背對而馳,分開十余丈,隨即緩緩止步。
其中一名鐵甲騎士,在馬背上晃了幾下,隨即穩(wěn)定身形,調(diào)轉馬頭,得意的看向?qū)Ψ健?
另一名鐵甲騎士,則在馬上彎腰許久,最終摸著胸口緩緩起身,滿臉沮喪。
“孫二,你輸了,哈哈哈哈!”
先一步穩(wěn)住身形,調(diào)轉馬頭的鐵甲騎士,看著對面的騎士,哈哈大笑道。
‘踏踏踏’
不遠處,圍觀的十余騎靠過來,為首青年騎士笑吟吟宣布道:
“魏燕獲勝!”
“不錯,不錯!”
青年騎士身后,一名二十歲的壯漢笑道:
“魏燕,你已經(jīng)有我三分實力了!”
聞言,那名獲勝的鐵甲騎士魏燕做了個怪臉,雙手一攤,笑嘻嘻說道:
“章大哥武力超群,除了頭,誰還是你對手?我自是甘拜下風!”
眾人頓時哈哈笑起來。
為首青年騎士,也就是劉巖,微微一笑,待眾人笑過后,揮手說道:
“好了,今天演練到此結束,準備午飯吧,知道昨天那批肉放在哪吧?”
“當然知道,頭,昨天是我藏的,就在那棵樹下!”
一名騎士當即指著不遠處大樹回答道。
劉巖點點頭,吩咐道:
“速去取肉,就在這里起火燒烤,準備吃飯,魏燕,孫二,江恒,你們?nèi)齻€擔任警戒,其余人卸甲休息!”
“得令!”
眾人轟然應諾,取肉的取肉,警戒的警戒,剩下騎士原地下馬,脫去身上沉重鎧甲,收集地上枯枝,開始起火。
半個時辰后。
眾人圍坐在巨大的火篝旁,一邊吃著昨天擊殺五名金兵繳獲來的羊肉,一邊大聲喧嘩,高談闊論。
“頭,你聽說了嗎?”
吃喝間,一名來自恩州的軍士,說道:
“昨晚,我聽到田統(tǒng)領和甄都軍使說話,好像朝廷又讓九皇子康王殿下前去金國議和!”
“嗯?”
聽了這話,劉巖一怔。
趙構要去議和?
略微思考些許,劉巖想起來了。
好像自從金人宣布南下的時候,欽帝趙桓就打算派趙構去金國議和,只不過因為副使人選懸而未決,才等到十一月份。
這個時間點,似乎確實是趙構離京北上,準備去金國議和的時候。
“朝廷那些相公真是沒用,一天到晚就知道議和!”
先前比武贏了孫二的魏燕,聞言怒道:
“不就是金人么,有什么可怕的?打就是了,去年議和,今年還是議和,哼!”
“說這些有什么用?東京的相公又聽不到,聽到了也不會理會!”
伍長戴樟,搖頭嘆道:
“以前的遼國也是如此,官家和朝廷根本不想打,只想議和,哪怕割地賠款也不在乎!”
“兵部侍郎李綱相公不是主戰(zhàn)么?我聽說,去年就是李綱相公主持汴京防御,成功擋住了金兵?”
一名騎士不解道。
“林悅,你的消息早過時了!”
伍長陸素說道:
“李綱相公早就被貶至揚州去了,根本不在東京!”
……
眾人議論紛紛,各自說著自己了解到的朝廷消息,聊的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