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開源
- 大明:天啟崇禎是我崽
- 蒙雨山
- 2468字
- 2024-11-28 00:27:33
一年固定的開支就要一百四十多萬兩,這還不帶突發狀況。
內帑收入的話。
如果自己沒記錯,大頭是金花銀。
就是運輸不方便的省份,把稅糧折算成銀子繳納,而銀子是成色最足上面有金花紋的銀兩。
這經過先皇萬歷的爭取,從以前每年的一百萬兩出頭,變成現在的一百二十萬兩。
接下來就是皇莊。
嗯,現在的皇莊和以前的不同,主要是專供皇室食用的蔬菜瓜果、糧油肉食,以及絲織衣物等特供莊園。
而以前的皇莊的主力田地。
在嘉靖爺的時候都改成‘官田’,宮內不在出人,而是由戶部出人管轄,只需要每年繳納糧食折算的銀兩,每年根據收成有高有低,二三十萬兩左右。
這些肯定有貓膩,但是現在還無法解決。
第三位就是皇店,主要分布在京師周邊的繁華地帶,少一些在北方的重鎮要道,南方會更少一些,每年的收益也是二三十萬兩。
這個也一樣需要徐徐圖之。
第四位是,各個地方官員和邊境的土司頭人以及番邦小國等的上貢,這大多是當地土特產或者珍奇珠寶、人參貂皮玉石等實物。
而大明也賞賜絲綢瓷器等硬通貨,也算是一種變相的貿易了,畢竟絲綢茶葉好瓷器本來也是要出口外銷的。
這相當等于是客戶來貨源地進貨了,反正算起來也不虧。
剛開始。
完全稱得上是互惠互利,又可以擴大政治軟實力,算是‘朝貢貿易博覽會’了。
可架不住一些土司頭人和番邦小國完全不在意臉面,恨不得一年朝貢十幾二十次,而且東西還越來越爛,什么覺得稀奇古怪的破爛東西都當做貢品。
但東西再爛,也是上貢了。
為了顯示天朝上國,要最少三倍的賞賜回去,有不少番邦小國就靠此發財。
大明是富有四海的天朝上國,是不在乎這些,但也不能純當傻子,就給規定了時間和次數,這才算稍微止住了勢頭。
總的來說,對于大明是賺了,畢竟那些得了賞賜的番邦小國會在大明大肆購買一番,也算是促進了經濟發展拉動內需。
可內帑,是虧的。
第五位是海關市舶司的稅收,每年四萬多兩。
第六位是罰沒的犯官家產,以及犯罪之人要贖罪的贖罪銀,這個不定數,大約每年能有十萬兩左右。
這六種收入來源。
一年按照最少算是一百八十萬兩,最多也就是兩百萬兩。
如果不出現突發狀況,收入減去支出,每年可結余五十萬兩左右。
可大明如此遼闊,每年不管真假,必定會有官員上報有地方發生各種各樣的災禍。
要是平常的旱災和水災還算好,為了顯示君父對子民的仁慈,一年總共花費一二十萬兩左右就好。
可要是哪里發生叛亂,那最少三五萬兩起。
還必須的最快的速度給,畢竟軍情緊急,而且事關軍權的問題,走朝廷的流程把銀子發下去,造反的當地就立馬糜爛了,那更麻煩。
這要是邊境再發生點小摩擦,撫恤賞銀等等又是一筆開支。
這還沒算皇子皇女就要長大,皇室里歷代皇帝的妃子等一連串婚喪嫁娶等等都要給銀子。
這一連串費用算下來,朱常洛一陣頭大。
就這還是相對太平的時候,要是發動戰爭……
嘶!頭疼。
現在想想。
先皇萬歷的三大征那可是連續十幾年的大戰。
東北的朝鮮之戰,西北的寧夏之戰,西南的播州之戰,嘶!原來如此!東南方向的呂宋,發生了弗朗機人屠殺大明兩萬五千多人,上奏之后沒有大的反應,這是因為遠征海戰更費時間費錢打不起啊!
要不然,這東南又得打,那可當真就是連續二十年東南西北戰全方位大戰了。
就是在未來最強大的超級帝國,那連續的戰爭,也得債臺高筑疲態盡顯矛盾大爆發。
更何況,現在的大明沒有能力發債劵。
去年的遼東薩爾滸之戰,之所以會敗。
現在看來,制定的為了省錢糧省時間要‘畢功于一役的一次性決戰’,實在是太過操切和大意了。
再加上四路大軍按照制定的‘分進合擊’之策。
在這個通信落后的年代,各個大軍步調不一致的出現在,陌生地勢復雜的叢林環境里,又是在遼東那種小冰河期更加嚴峻的極寒天氣中,以及韃虜的情報收集精準和破釜沉舟,才最終慘敗。
這下好了,錢糧是省了一些,可是捅出了更大的窟窿,甚至是如果不認真對待,就是要命的窟窿。
難怪歷史上要征繳‘三餉’,這遼東一個弄不好,就是大明的‘帝國墳墓’。
兵者國之大事生死存亡之地不可不察也,自己也得小心應對。
戶部的夏秋兩稅自己是指望不上了,寅吃卯糧都入不敷出了,動不動就‘請陛下發內帑’!
自己得想辦法開源。
其中最賺錢的肯定是海上貿易。
那市舶司每年就四萬多兩的關稅,真他娘的太黑了,原身不知道這海洋貿易賺錢,自己還能不知道嗎?
自己可是記得。
明末的大英雄鄭成功他爹鄭芝龍,當上東亞最大的海盜首領之后,所有凡是經過的船只按照大小那認證小旗子交過路費,一年能有上千萬兩。
不過現在東南沿海各個海盜勢力,還是各自為戰的小打小鬧。
現在,那鄭芝龍應該才十六歲左右吧,自己如今可是大明皇帝,要是連他都比不上,那拿塊豆腐撞死得了。
可是,現在自己還夠不著。
畢竟那里的利益太大了,要不然東林黨為什么能夠成為最大的黨?
要不然為什么會拼了命的想要獲得權力?
有錢之后,可不就要追求權力來保證財富嘛!
一步步的來,等自己的軍隊打造完成,大不了重新構建一次大明。
先從身邊的做起。
玩金融現在條件和環境也不允許,反而極有可能激起更大的動蕩。
那就只有從最基本的做起。
衣食住行。
衣這方面自己雖然有很多想法,可自己剛剛才宣布要守孝三年禁華服,而且現在的大明也不能在引導奢靡之風。
不過,自己可以組織人改良一下織機,讓宮里的妃子們帶頭為前線的士卒做衣服,既可以承接一些訂單把錢自己賺,又可以收攏民心。
食物的話。
倒是可以盡快尋找多產的糧食,自己記得此時紅薯好像已經傳到大明了,這個得盡快來辦。
而且,這個時代的能源利用還是柴碳為主。
煤是有少量的應用,但是因為不了解一氧化碳中毒,除非窮苦人,其他人都是避如蛇蝎很少人敢用。
自己完全可以來普及,而且直接上蜂窩煤順便把爐子也給生產了,一條龍壟斷服務,這起碼能大賺一筆。
住房的話。
自己可以在京城試點翻修改造,既然煤可以大量使用,那紅磚就可以大量生產。
到時候新房換舊房來個地產開發,既能拉動不少行業進而又能推動就業,最主要的還能夠大賺一筆。
對了,順便還能改善一下京城的破舊隱患,畢竟自己記得,明末的時候京城發生過瘟疫。
行的話。
自己可以讓生產一些人力車,效率高又舒適,也能增加一些就業減少社會不穩定因素。
不過這都得有個前提,那就是自己能夠有執行自己想法的人。
現在的得力人手還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