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國事奏對(七)
- 大明:天啟崇禎是我崽
- 蒙雨山
- 2147字
- 2024-11-22 11:30:13
心情不錯。
朱常洛看向六部中,最年輕的五十歲工部尚書劉榮嗣。
“劉愛卿,你上奏何事?”
“啟奏陛下,先帝二十五年(1597年),三大殿和乾清宮以及坤寧宮接連發生火災;其中乾清宮和坤寧宮在火災三年之內就修復完畢,但三大殿經歷二十多年才修復了近六成;之前遼東戰事之時已全部停止,現在陛下登基,不知何時重啟修復?”劉榮嗣說道。
聽著劉榮嗣的話語,朱常洛的心思卻是有些飄忽。
莫名想到了自己的青蔥少年。
那時候。
在書店偷偷看損友‘極力推薦’的小皇叔‘白鹿原’,對里面的‘借-種’很是批判。
夫妻之間沒孩子,怎么就一定是婦女同志的問題?
還必須讓婆婆,親自帶著兒媳婦去參加什么‘棒-槌會’,讓兒媳婦用布蓋著頭,然后就會被陌生的健壯男子拉倒偏僻處。
這種‘借-種’之法當真是愚昧不堪!
自己就立馬又在網上尋找了一番,竟然看到了個類似套路的,只不過是‘寺廟-求子’。
義憤填膺的詳細批判了一番。
很清楚的記住了,打擊這種‘邪惡做法’的正義人士,其就叫做劉榮嗣。
之所以記得這么清楚。
是其對于邪惡的處置方式極為經典,那就是‘炮打紅門寺,犁耙和尚頭。’
用大炮把寺廟轟平,在把和尚們埋在地里用犁耙來回‘耕種’。
你花和尚不是喜歡‘開炮’,喜歡‘耕田’嗎?
就讓你死在此法之下!
而自己當時。
就把能想出如此創造力、如此經典打擊手法的主角,把其名字‘劉榮嗣’的諧音與‘邪惡窩點的罪孽方式’記成了‘留下容易得子嗣’。
大概記得其是明末清初的人。
也不知道,和眼前這位,到底是不是同一個。
當然。
自己作為皇帝,又是在如此鄭重的國事奏對之上,是絕不能詢問這種涉-黃問題的。
“陛下?”
“嗯?”
看著工部尚書劉榮嗣疑惑的眼神,回過神的朱常洛故作感慨。
說道:“哎!朕也在回憶此事,記得當時朕才剛剛十五歲,夜間突然聽到這紫禁城里有許多人大聲呼喊,得知皇考和嫡母孝端皇后的寢宮也失了火,第一時間就想要去幫忙施救,可最終,在大伴的提醒下才知道不能再去添亂。”
“大伴,這件事你應該也記得吧。”
“老奴記得,當時真是覺得整個夜空都好像著了一樣,現今想來還是一陣心悸。”王安一副后怕的說道。
捧哏配合完畢。
朱常洛說道:“劉愛卿,三大殿剩下的四成多,如果修繕完畢,不知還需要花費多少?”
“一千萬兩。”
“多少?”
“一千萬兩是預估的比較富余的數目,具體完成的話,會有一定的減少。”也許是怕嚇到朱常洛,工部尚書劉榮嗣解釋道。
“一千萬兩……”
朱常洛心中暗道:朕也是當過老板的,會不知道這里面的貓膩?還富余,不再超支一半都是良心了!
記得自己旅游最后一站故宮之時。
導游講到。
萬歷不上朝除了足疾之外,三大殿毀于火災,因為需要銀兩太多,直到其駕崩都沒有完成,所以也就沒地方去開大朝會和日常朝會。
而被落水而亡,廟號被定為‘熹宗’的‘木匠皇帝’天啟朱由校。
也是因為想要修復,這代表大明朝廷的‘門面’。
畢竟。
召見各國番邦使節,以及舉辦各種大型活動會需要;更因為,總是被大臣和民間詬病‘不上朝’‘怠政’。
因此。
為了既能有‘面子’,又不被詬病‘不上朝怠政’。
在忙碌國事之余,就親自操持。
緊盯防止貪腐的同時,盡可能的使用改良工程方法,效率大增之下,不到兩年總共花費不到六百萬兩就把三大殿修建完成。
其中天啟所用的法子,不少還是被稱為明朝‘建筑大家’的‘省錢小能手’,出身‘建筑之鄉獲嘉縣’的工部營繕司郎中賀盛瑞。
導游講到這還說,其最經典的就是,乾清宮和坤寧宮兩處皇帝和皇后寢宮的修建。
朝廷內廷和外廷各個部門的勢力大佬,給出的預算是一百六十萬兩,時間是三年。
可這位‘省錢小能手’,不但出色快速的完成修建,竟然還剩余九十多萬兩,也就是說,實際花銷只有預算的四成,一下子節省了六成。
而時間,也只是花費了兩年,提前一年完成。
萬歷皇帝很高興,很是夸獎了一番,職位小小的晉升了一下。
可屁股還沒坐熱。
就被多人彈劾‘冒銷供料’,并且還有‘實錘’。
其確實為了省錢省工期,把一些材料沒有按照‘規定’處理,被人拿住了把柄,從而被貶,之后就再無出頭之日。
哎!用心做事的人結局這么悲催。
等國事奏對完成之后,讓大伴派人去查一下,看此人現在情況如何,畢竟這樣忠心又有能力的工程人才,對自己以后有大用。
下意識的看了下戶部尚書李汝華。
只見其仿佛有感應一般,立馬叉手就要開口。
朱常洛趕忙搶先開口說道:“剛剛李愛卿說現在戶部沒錢,朕的內帑也不寬裕了,再加上遼東之事,這重啟三大殿的修繕還是再過些時日吧。”
這要是讓戶部尚書李汝華開口,必定又是:戶部沒錢,請陛下開內帑!
現在朕自己先把這個口子給堵了!
雖然自己也很想修繕,省的被造謠說怠政不上朝,可實在是現實不允許啊!
除非自己立馬就征繳遼餉、練餉、剿餉這‘三餉’,可其造成后果的農民起義烽煙遍地,自己也就麻爪了。
朱常洛喝了口茶,無視了戶部尚書李汝華那意味深長的眼神。
“微臣遵旨。”工部尚書劉榮嗣說道。
“愛卿可還有奏本?”
“啟奏陛下,因為工部還有其他的一些工程,如今銅料嚴重不足,支付工錢的寶源局已經無法鑄造銅錢了。”工部尚書劉榮嗣說道。
“寶源局制造銅錢?”朱常洛疑惑的說道:“據朕所知,我大明鑄造錢幣,不是一直是戶部的寶泉局來負責嗎?”
工部尚書劉榮嗣說道:“回稟陛下,最早我大明的所有錢幣鑄造都是由工部的寶源局負責,后來才歸屬的戶部寶泉局,只因為是祖制同時又可以節省一些損耗,工部才保留了一部分權力,用以支付工程的工錢等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