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程懷默
- 大唐:父皇,你也不想遺臭萬年吧
- 磁不生電
- 2090字
- 2024-11-12 21:00:00
大唐貞觀七年九月初八。
齊國公長孫無忌受皇后召見,入麗正殿敘話,回府后就上了封奏折,聲稱長子沖德薄福淺,配不上長樂公主,請求皇上收回賜婚旨意。
帝允。
隨后一封圣旨下中書省,言齊國公長孫無忌恪盡職守、公忠體國,拜司空,改齊國公為趙國公,追封其父長孫晟為齊國公。
旨意下達,朝野震動。
司空乃三公之一,長孫無忌年僅中年,就被拜為司空,已令人震驚。
追封長孫晟為齊國公,改長孫無忌為趙國公,更讓朝臣嫉妒發狂。
“齊”是最尊貴的封號之一,“趙”雖略略不如,但秦趙同源,皇上正是從秦王位上登基的,此間用意不言而喻。
老狐貍們聯想到長孫無忌的奏折,很快就明白皇上這是有意補償長孫家。
但,這補償也太過了吧。
推辭個公主,能有這么大回報?
不少人心里活泛起來。
李承乾并不知道自己費盡心力說服母親,退掉大妹的婚事,會惹來多大的后果。
他吃過早飯后,就直奔百騎司衙門,找到李君羨,直接表明來意。
李君羨立刻命人取來孫思邈的情報,翻看后道:“殿下,最新的消息顯示,孫真人半月前在秦嶺出現過。”
“李將軍,孤這就進宮向父皇請旨,親自前往秦嶺。
等孤到秦嶺的時候,百騎必須確定孫真人的具體位置。
李將軍,能做到嗎?”
李承乾道,語氣很霸道,不容置疑。
李君羨心里一突,太子殿下這語氣神態,倒有幾分皇上一言九鼎的樣子,不由得認真回道:“能。”
甘露殿。
李承乾道明來意,他是太子,不能輕易離開皇宮,所以要去秦嶺,必須爭得皇上同意。
“你確定要親自去請?你打算用什么辦法說服孫真人來長安?”李世民的語氣里充滿不信任。
孫思邈是真正的醫家大德,在他眼中無有貴賤之分,而且意志堅定,輕易無法動搖。
李世民很擔心,李承乾養尊處優,萬一請人不來,受了挫折委屈,再爆發出來,恐會惹怒孫思邈。
雖然他之前是說過,必要時可用些手段,但能和睦相請自然最好,不到最后,還是不撕破臉皮為好。
李承乾捏了捏拳頭,父親真是一如既往的不信任他。
“兒臣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兒臣此行唯誠而已,就是跪在孫真人門外三天三夜,也會將他請回來的。”
李世民神色一滯,望著臺階下臉色倔強的長子,眼底劃過暖流。
起身走下臺階,他來到長子面前,“你是太子,是儲君,既為君,怎可向一介平民下跪?
你且去請人,如你所說以誠相請,若真請不來,也不必強求,且自回京,阿耶自有手段會讓他來長安的。
你此行不宜擺出太子儀隊,由盧國公長子程懷默率領一隊千牛衛保護你。”
程懷默,跟他阿耶程咬金簡直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不僅外表像,性格也像,外表看似粗獷魯莽,實則心有溝壑。
中途停下休息的時候,程懷默幾次偷瞄太子殿下。
李承乾將水囊還給千牛衛,直接扭頭看向程懷默道:“程校尉,有事嗎?”
“沒、沒事。”程懷默撓撓頭,滿臉憨實的搖頭。
“盧國公是陪著父皇打江山的老人,和父皇有過命交情,因此特別交代我,朝堂之上君臣有別,但私底下需得以叔父相稱。
你我作為小輩,又不在朝堂之上,也可以兄弟相稱,有什么話你可直說。”李承乾道。
程懷默詫異。
因父親有交代,對太子要敬而遠之。
是以他跟李承乾并不熟悉,以往到是聽到些風言風語,說太子性格偏激易怒,不好相與。
可從剛才的言行看,偏激沒看出來,倒是有幾分直爽。
程懷默湊近幾分,滿是好奇的小聲問道:“殿下,皇上真的不愿意嫁公主嗎?拒絕了尚公主,真能得到陛下補償?”
“當然不是。”李承乾啞然失笑,阿娘跟他說過,為各勛貴重臣家族子弟尚公主,乃是父親籠絡朝廷重臣的手段。
至于舅舅主動奏請退掉長樂和沖表哥的婚事,而得到父皇的補償,只是個特例,也會是個例。
突然,李承乾臉色一滯,如果他沒記錯,父皇早前已經下旨,要在年末之前,完成清河跟盧國公府二子程處亮的婚事。
程懷默這般問,難道是盧國公想要效仿舅舅,來個奏請退婚?
“嘿嘿,殿下想多了,我阿耶才沒那么蠢。”程懷默笑道。
今日程咬金得到消息后,的確對長孫無忌羨慕嫉妒,生出過效仿的心思,但很快就打消了,只是憤憤不平的咒罵了幾句長孫無忌,老狐貍。
兩天后,秦嶺腳下小鎮。
李承乾等人還未入鎮,就有喬裝的百騎迎上來。
“殿下,孫真人如今正在青松觀,給青松觀觀主棲云子治病。”
據百騎調查得知,孫真人和棲云子是故友,半月前孫真人帶著徒弟進秦嶺采藥,就是青松觀給置辦的干糧物資。
三天前棲云子突發中風,觀中弟子急忙入山找到孫真人,將他請回青松觀治病。
百騎探子帶路,眾人直奔青松觀。
觀中知客以“觀主生病,暫不迎客”為由,拒絕眾人入觀,李承乾直接亮出太子身份,知客大驚失色,急忙將眾人迎入觀中。
原本知客道人是要去請孫真人來拜見太子殿下的,李承乾為了體現禮賢下士的風度,阻止了他,命他直接帶路去找孫真人。
觀主臥房。
孫真人正在行針,旁觀眾人都屏住呼吸,不敢發出聲響。
待其收針,青陽道人就迫不及待問道:“真人,我師兄病情如何?”
“無性命之危,但因中風,吞咽苦難,藥石難進,康復的較為緩慢。”孫思邈道。
三天前棲云子發病,青陽道人反應已然很迅速,立刻派人去山中尋孫思邈。
但等孫思邈回到青松觀,已經過去半天時間,已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以孫思邈的經驗,早已判定棲云子就算保住性命,后遺癥也會很嚴重。
他現在考慮的就是盡量通過醫治,減小后遺癥,起碼得讓老友能行動,能自主進食。
“既然藥石難進,用熏蒸之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