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弛感養育
- (西)阿瑪雅·德·米格爾
- 709字
- 2024-11-13 16:58:03
讓孩子們跟隨松弛的旋律
我的孩子們是在美國上的第一所學校。在這所學校里,老師會用歌曲發出指令。當老師開始唱某一首固定的歌曲的時候,孩子們會在沒有聽到任何語言指令的情況下,停下他們正在做的事情,開始整理教室。還有一首集合時唱的歌,一首洗手時唱的歌,一首排隊時唱的歌……在這所學校里,孩子們幾乎不會接收到語言指令。但是,他們非常清楚在什么時間應該做什么,而且他們做起來相當容易。
很快,我開始在家里應用學校的這套方法并發現它是有效的。我在家里不再使用命令式語氣,取而代之的是借助歌曲。孩子們理解了這些歌所代表的含義,很快就開始做應該做的事情。
我告訴我的學生,你們必須成為“哈默林的吹笛人”1。我知道這是冒險的,因為吹笛人是違背父母們的意愿,把孩子們從家中帶走。其實,我只是借用吹笛人的形象:一個吹笛子的成年人,一段讓孩子們跟著走的松弛的旋律。
如果吹笛人是一個寬容的成年人,他會問孩子們很多問題,比如:“你們想讓我吹什么曲子,這支還是那支?”“你們想讓我吹笛子,還是吹薩克斯管?”“你們準備好了嗎?你們想我們現在就走,還是過一會兒再走?”
如果吹笛人是一個霸道的成年人,他會對孩子們喊道:“現在,所有人都要和我在一起!只要我開始吹笛子,你們就得跟著我,明白了嗎?誰不跟著,誰就得承擔后果。”
而故事里,哈默林的吹笛人只是吹響松弛的旋律,引起孩子們的共鳴,孩子們便毫不猶豫地跟著他走了。
作為有孩子的成年人,我們可以找到最適合的旋律讓孩子們跟隨。歌曲、游戲和故事都是非常有效的旋律,也能在成年人和孩子之間建立牢固的聯系。這種聯系將在你們心中建立一種強大的家庭感、團隊感和群體歸屬感,進而家庭就會運轉得更好,對每個家庭成員來說也會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