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16:祖宗神

  • 劍出仙山
  • 南朝陳
  • 2088字
  • 2024-11-14 20:41:30

仙道與神道比較,自有諸多區別,一個自我超脫,一個眾生香火。

但在本質上,卻都是追求超凡的力量。

四大階段,十二境界,當站到巔峰之上,可長生久視,天地逍遙。

作為曾經接近于巔峰的人,陳晉感悟更深,深知那咫尺天涯的道理。

在這般時候,想得多了,很容易陷入妄想之中。

于是他返回屋子,繼續讀書: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時間過得很快,到了黃昏,差不多可以去吃席了。

陳晉略作收拾,鎖好門戶,朝著鄉上走去。

有了錢后,他讓伯父請人,對房子做了一番全面的修葺,又換了門鎖等。

都是瑣碎的事情,不必贅言。

還沒有進村,就聽得一片嘈雜聲響,但見里頭張燈結彩,十分熱鬧。

誠如陳阿布所說的,那場面。

支撐場面的,可都是錢。

在陳澤鄉,鄉長陳建德德高望重,家財頗豐,不折不扣的鄉紳地主。

其有兩兒一女,陳亮是最小的兒子,今年三十歲了。

如果說陳晉二十不到,考的童生,還算有潛力可挖;陳亮這個年紀才考了童生,即使不至于“老童生”,可也距離不遠矣。

歲月蹉跎,眨眼便過去了的。

也許正因為如此,陳亮考取功名的心思越發急切,這才請了家神鎮宅,以改善風水氣運,好下次去考,一考而中。

從村口處進去,沿途所見,燈火明亮。

今晚的酒席,全部擺在祠堂外的場子上,以表示稟告給祖宗神知曉的意思。

在開席之前,自有各種祭祀敬拜的儀式流程,那都是陳建德家里去進行的,與旁人無關。

祠堂外的場子不小,可同時擺開二十多桌。

陳澤鄉過千戶人家,人口數以千計,但在今晚的場合,有資格上桌吃席的并不多。

首先婦孺就被排除開了,他們可以端著飯碗來吃殺豬飯,但不能上桌;

還有不少底層的農夫村民,同樣上不了桌。

這在陳晉看來,不外乎鄉野陋習。

但規矩如此,他又不是主人家,難以去改變什么。

進村后,直往祠堂那邊走。

陳澤鄉,顧名思義,大部分都是陳姓人家,抱團聚居,往上追溯幾代,同出一脈,基本都是沾親帶故的人。

同宗同族,這才好建立祠堂。

未曾有聽說同一祠堂,供奉不同姓氏的。

那樣的話,祭祀的時候,都無法分辨得清楚了,香火亂竄,成何體統。

這一座祠堂占地面積倒不大,青磚黑瓦,門口左右,各種植一株槐樹,樹冠成蔭,枝丫茂盛。上面掛著許多的紅布寶牒之類,都是鄉民們來祭拜時,在樹下許愿,然后把紅巾寶牒拋上來,掛在樹枝上,隨風飄蕩。

酒席便在樹下一帶擺開,分成三排,椅桌排列整齊,做工的人來往忙碌,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這么大的場面,光靠陳建德家里的人,自然是忙不過來,故而會在鄉上找人手幫忙。

陳阿布便是其中之一,負責各種跑腿雜活,去請人赴宴等。

所以他上午到山坡來叫陳晉。

自家侄子在受邀名單之上,陳阿布與有榮焉。

要知道在這般場合,有資格上桌的,在鄉上,都算是有些臉面的了。

他還擔心陳晉不會來呢,畢竟侄子以前的性子,向來不喜歡交際應酬的。

而今見到了人,放下心來,打量一眼,不禁低聲說道:“阿晉,你來吃席,也不換套新衣服。”

陳晉笑道:“滿座油水,還是舊衣服耐臟。”

陳阿布:“……”

也不好多說什么:“你先在邊上等一等,很快開席,我去忙了。”

還沒有開席,自然不好入席,眾人都是在邊上等著,交頭接耳地聊天。

陳晉在鄉上著實沒什么人情交際,孤零零地站在那兒,猶如嘍啰。

一清癯老者經過,對著他叫了聲:“阿晉,你來了。”

這位正是族學的老師陳明成,年過花甲的老秀才,曾多次參加鄉試,無奈時運不濟,屢考不中。當到了年紀,終于心灰意冷,不再去考了,老老實實在鄉上當個塾師。

陳晉尚未及冠,又無功名在身,故而只有名,還沒有表字,認識的人,都是喚他“阿晉”。

他回個禮:“老師好。”

陳明成微微頷首:“你今年可惜了,最后院試沒有考過,我看過你的文章,寫得可以的,只稍稍欠缺一分火候,多寫寫,明年卷土重來,機會很大。”

又勉勵了幾句,這才離開。

陳晉目光一轉,望向祠堂那邊,只感受到一點稀薄的神性靈光籠罩在那兒。

這個情況,符合這座祠堂的精神面貌。

祖宗神,祖宗神,后面綴個“神”字,往往只是敬稱而已,距離真正的神靈,差得遠了。

普通的宗族旁支,缺乏底蘊,又無厲害的后起之秀崛起,所供奉的列祖列宗,就難以凝聚起足夠的神性靈光。

日常時候,靠初一十五,而或過年過節的那點香火愿力,遠遠不夠。

單憑這點香火積累,往往要百年光陰,才能形成那么一些神性靈光。

換句話說,陳澤鄉的人們來祠堂這里祈福求愿,希望得到祖宗保佑,不過是求個心安罷了。

幾乎不會得到回應的。

象征意義遠遠大于實際意義。

即使如此,人們還是得持續地來進行拜祭,獻上香火。

正是因為有一代接一代人的不斷祭祀,日積月累,滴水成流,才能不忘了祖宗。

而祖宗們得到愿力加持后,才有機會成為真正的“神”,從而把祖蔭賜予給子孫后輩。

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系。

而若是遭遇戰亂,而或宗族分裂,鬧得分崩離析,那祠堂便會破敗下來,列祖列宗皆煙消云散,甚至連姓名都會湮滅在歷史的長河里頭。

當先人祖宗們未成神,難以顯靈庇護,有家財的門戶,便請家神鎮宅。

好比現在的鄉長陳建德。

不過請家神的事,有著諸多規矩,有利有弊,一個弄不好,就會落得一個“請神容易送神難”的下場。

陳晉是修仙道的,一向主張“靠人不如靠己”,故而對于這種行為,并不感冒。

此來,只為吃席。

忽然間,一點惡意產生,猶如一滴漆黑的墨水落入清泉,沖著他彌漫而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昌县| 卓资县| 青河县| 壤塘县| 汝南县| 印江| 安化县| 阿拉善右旗| 本溪市| 南阳市| 江达县| 乌什县| 吉水县| 丹棱县| 嵊州市| 若尔盖县| 鲜城| 德安县| 隆子县| 辛集市| 永嘉县| 福贡县| 页游| 阜城县| 开封市| 河西区| 利津县| 原阳县| 湖口县| 莲花县| 久治县| 禹城市| 深水埗区| 南丹县| 额济纳旗| 隆德县| 柯坪县| 灵丘县| 砀山县| 札达县| 阳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