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世界第一的機會
- 民國影綜:穿越段小樓,重唱霸王
- 詩酒隨風
- 2235字
- 2024-12-09 12:01:00
魯迅對于段小樓的請求,倒是饒有興致,他本人,光是筆名就接近兩百個,名字改過,表字也改過。
他道:“給你取字,沒有問題,不過,我也有個要求。”
段小樓奇道:“堂堂大文豪,還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魯迅道:“我想你編一部新的京劇劇目!這部劇目要反映社會現實?!?
段小樓苦笑道:“這是不是太瞧得起我了?!?
魯迅嚴肅道:“現在不能,不代表以后不能,我不限定你的時間,你先學著去做?!?
京劇自形成而至雄踞劇壇,與劇目的日新月異不無關系。從四大徽班起,幾經起落,每次的繁榮階段,都有新劇的因素。
有些編劇是名角兒本身,有些則是文人作者編寫,康有為的弟子羅癭公,就是著名京劇劇作家。
更有甚者,編劇能幫助名角兒繼續成長,比如梅蘭芳的御用編劇齊如山,如果沒有他的幫助,梅蘭芳的成就絕不會如此之高。
段小樓摸摸下巴,只好應了下來:
“我會去學習,等寫好先給先生斧正!”
魯迅滿意的點點頭:“到時候,我一定會看!”
段小樓滿嘴苦澀,想起他對徐志摩的態度,這京劇劇目要是小情小愛肯定會被他罵,藝術性太低估計也不成。
魯迅雖然不喜歡京劇,可不代表他對于戲劇的鑒賞力低?!栋正傳》里的“手執鋼鞭將你打”就來自紹劇《龍虎斗》。
隨后魯迅就開始了思考,喃喃道:
“你的名是段小樓。樓,《爾雅》有言‘四方而高曰臺,狹而修曲曰樓’。狹而修曲,狹修?”
他馬上又搖了搖頭:“不妥,狹有些窄了,不合適。你這人還有些古時的任俠之氣,我看不如就叫“修俠”好了,修煉的修,俠客的俠!”
段小樓品味道:“修俠、修俠。段小樓,字修俠!”
他的嘴角已經壓制不住,驚喜道:“好!這個表字真是太好了!”
為了感謝魯迅,他后來又上街買了不少糕點甜食還有冰糖葫蘆。
魯迅有三大愛好:抽煙、喝酒和......吃糖,他就連牙疼都要買糖來吃,還喜歡吃油炸食品。
其實和現代的段小樓差不多,他也是常吃高鹽高油的外賣,搭配肥宅快樂水。
等到了四月份,龍鳳樓終于又重新開張,不過這次,重新掛牌了“蟾桂茶園”。一切裝修如同上海復刻,可以算是北京最現代化的新型戲樓。
段小樓和程蝶衣終于能繼續上臺表演,這次一連演了半個月,靠“連鎖店”這個噱頭,也拉來了不少觀眾,戲樓座位倒是都坐滿了,只是打賞比起上海沒那么多。
半個月后,段小樓終于湊齊了兩萬的喝彩值,趁著戲班休息一天的時間,準備試試傳送功能。
他站在“出將”場門前,【人生如戲】系統中,場門這個設施亮了起來:
【請選擇傳送地點】
目前上面只有兩家戲樓。
【北京,蟾桂茶園】
【上海,蟾桂茶園】
其中北京是灰色的,因為他本身就在這間茶園中。
段小樓心中一陣激動,看來系統判定比較寬松,只要名義上是他的戲樓,就可以傳送。
他選擇了【上海,蟾桂茶園】
【已定位傳送地點,上海,蟾桂茶園】
【正在尋找盲點時刻,請宿主耐心等待】
段小樓一愣,隨后反應過來,這系統還挺嚴謹,應該是為了自己傳送不被人看到。
【您已消費一萬喝彩值,祝您旅途愉快。】
系統的提示剛結束,段小樓只感到一陣扭曲,眨眼間,好像什么都沒發生,又好像已經滄海桑田。
他把門簾掀開,走出場門向后一看,這上面已經從“出將”變為了“入相”,而這個戲園,也成了上海雷米路41號的蟾桂茶園。
“這么快、這么平穩?五星好評??!”
此時是下午,戲園還沒開始唱戲,沒有人在,看起來空蕩蕩的。
“我是不是應該把這個空余時間利用起來?”段小樓暗暗尋思著。
既然到了上海,他也不急著馬上回去,他走去了明星影戲學校。
明星影戲學校位于公共租界,貴州路2號,他曾經來過這條路,因為老閘捕房就在貴州路101號。
此時鄭正秋在辦公室中奮筆疾書,聽說段小樓拜訪,便親自來迎接。
段小樓忙道:“鄭大導演,您這身子骨,就不用下樓來接我了吧?”
鄭正秋笑道:“我的男主角到了,還不得禮儀做足,要是跑了,松坡將軍的戲我就拍不出了?!?
隨后鄭正秋又叫來正在上課的阮玲玉,拿出寫好的劇本,讓兩人傳看。
“這是第一版劇本,你們也看看,有沒有什么感覺需要改動的?”
此時的電影業剛剛發展,導演和演員地位還算平等,也不像后世分工很細。
阮玲玉入學不久,沒有什么意見,只覺得能演戲就已經很好了。
可段小樓卻皺起了眉。
鄭正秋疑惑道:“小樓,劇本有哪里感覺不對的嗎?”
段小樓算得上“名角兒”,也改編過京劇的片段,所以鄭正秋對他的意見還是很在乎的。
段小樓先咳嗽了一聲:
“鄭大導演,玲玉,我先宣布個事,我現在有字了,修俠。這個字還是魯迅先生給我起的?!?
雖然段小樓說的很平靜,但臉上明顯有一絲得色。
鄭正秋聞言笑道:“好好好,算你厲害,你了不起,行了吧?”
阮玲玉笑了起來。
段小樓頓時覺得十分無趣,只好進入正題:
“鄭導演,我看你這劇本,是從蔡鍔將軍的少年開始寫起的?”
鄭正秋道:“是的,蔡鍔是窮苦人家出身,但十歲就讀完了四書五經,十八歲便歲試一等,我想表達寒門也可出貴子。”
段小樓搖頭道:“可這種天才普通人可望不可及,只會拉遠大眾與他的距離感?!?
鄭正秋道:“你是說,從日本留學時的‘中國士官三杰’開始?”
段小樓繼續搖頭:“我建議電影就從他自污開始!觀眾本以為電影在講述蔡鍔將軍的光輝形象,可一開始卻是他寄情聲色,這樣便產生了反差感?!?
鄭正秋遲疑道:“從戲劇、故事的角度來說,是不錯??蛇@樣是不是風險太大了?”
段小樓解釋道:“導演你想一想,熟悉他的人,肯定知道這段劇情,是他麻痹袁世凱,伺機逃出監視的計謀。不熟悉他的人,看到后面,只會佩服他的機敏,這樣人物不就立住了?
而且電影一上來,蔡鍔將軍就有生死危機,肯定更能調動觀眾情緒。”
鄭正秋想了想,似乎是這個道理。
段小樓又道:“鄭導演,還有個世界第一的機會,您要不要把握?。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