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你這次是自尋死路
- 大唐:我曹阿瞞從不帶綠帽
- 山中流泉
- 2009字
- 2024-11-07 19:16:17
李林甫聽完之后,臉上露出一抹激動之色。
不過下人還在,他按捺住心情,只是臉上急切之情掩蓋不住。
武氏揮了揮手,讓下人退下,這才開口道。
“若是以后你大權在握,可莫要忘了你我之間的情誼,也不枉我為你奔走一場。”
李林甫當即大喜,一躬到底。
“夫人之恩,我必當銘記于心,結草銜環以報。”
而武氏淡然一笑。
“郎君要說到做到才成,阿翁那邊已經派人送過來消息,陛下準備重用你。”
“至于是什么事兒,我就不知道了,你回去等消息便是。”
于是李林甫千恩萬謝的告辭離開。
剛回到府中沒多久圣旨就到了。
說是壽王身體違和,疑似有人下毒謀害,要他帶人過去清查此事,
這聽起來不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李林甫眉頭微微一皺,不過他也不敢怠慢,趕緊領旨。
琢磨一陣之后,他自忖道。
“敢對壽王下手,難道是太子暗中指使?如果真是這樣我會不會是下一個江充?”
不怪他這么想。
現在他人微言輕,偶爾才能夠得見一次李隆基,可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根本就猜不出來這位皇帝平時心里面想什么。
這到時候自己出面,調查出來什么事兒直指太子。
那自己做還是不做?
如果做了將來皇帝后悔,轉過頭來對自己下手。
那么他李林甫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可要是不做,現在圣旨已經到無法推辭。
再聯想到今天武氏所說的話,李林甫陷入沉思之中。
不管想通想不通,事情還是要做的。
次日一早,李林甫直接前去領命帶兵前往壽王府調查此事。
登門之后,他先去拜訪李瑁。
小院子之中,李瑁正跟隨李嗣業練功。
他雖然身體正弱。
不過李嗣業傳他的呼吸之法,也讓他活動的時間能夠略長一些。
過了這么兩天就已經有些效果,至少精神頭不錯。
眼角余光看到李林甫前來。
李瑁心中便猜到了幾分。
練習完畢之后,李嗣業遞過毛巾。
擦完汗,李瑁便對李嗣業拱了拱手。
“今日便到這里吧。”
隨后他轉身來到李林甫的面前。
“哥奴怎么來了?”
哥奴是李林甫的字,李瑁這樣一叫顯得頗為親切。
李林甫也是有些意外,連忙拱手說道。
“近日,本官得了陛下的旨意,帶人前來調查王爺中毒一事。”
聽到這話李瑁臉上露出一抹詫異之色,不過隨后回過神來。
“原來是這樣,你切等我換身衣服,咱們廳堂敘話。”
趁著沐浴的時候,李瑁將此事捋了一遍。
跟自己猜的不錯。
現在李隆基果然是想要拿此事針對太子。
要知道這件事情,他可沒有泄露什么風聲。
而現在李隆基主動把這件事情拋出來,而且還是通過下旨的方式。
這會讓別人以為,是武惠妃愛子心切,因此在李隆基耳邊吹枕頭風。
這一手玩的漂亮。
皇帝把自己摘得干干凈凈,而且也不明說。
同時還讓李林甫納投名狀。
想到這里,李瑁心里面就有了主意。
更衣之后前去見李林甫。
客氣一番李林甫,便道明來意。
“今日本官登門是想要詢問一下,王爺對于中毒一事可有懷疑之人?”
李瑁想了一陣緩緩搖了搖頭。
“我平時并沒有注意過,你要是不說,我都不知道自己中毒了。”
他這話說的平常,但是信息量巨大。
李林甫是個聰明人。
聽完之后臉色就是微微一變。
李瑁察他神色知道他已經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于是大有深意的說道。
“阿耶應該是想著把這個事情查個水落石出,因為阿耶最討厭兩件事。”
“首要便是禍起蕭墻,其次便是心無忠義只有私心。”
這話說的只是平常話。
但也要看什么時候說。
在這個檔口說出來里面蘊含的意義就再明顯不過了。
分明就是在提提醒他李林甫。
太子在這兩件最犯忌諱的事上都觸了霉頭。
這時候他做事應該秉承上意,不應該考慮太多。
李林甫連忙起身,躬身行禮。
“壽王殿下的意思本官明白了,多謝殿下指點。”
他說這話可是真心實意。
京城之中有盛傳,這位壽王有如此的地位,全靠武惠妃。
現在看起來恐怕并非如此。
簡簡單單幾句話就表現出來,這位壽王也是心懷錦繡之人。
更難的就是小小年紀,眼光就如此精準。
若是假以時日,那還得了?
想到這里,李林甫的眼中不由得閃出一抹精光,抬頭看向了李瑁。
四目相對,李瑁淡然一笑。
“哥奴你明白就好了,這段時間我要修養身體,你若進宮,代我向母親問好。”
李林甫心里明白。
李瑁就是給他一個由頭去見武惠妃。
要知道現在武惠妃正受寵,如果能夠得到這位的支持。
那他也算是有靠山的人了。
就算將來出了什么亂子,也有人為他遮風擋雨。
念及至此,李林甫大禮參拜。
“多謝殿下提攜之恩!若將來有用到李某的地方,請殿下盡管開口。”
李瑁不由得頻頻點頭。
這李林甫果然是聰明人,顯然已經是若有所覺。
他呵呵一笑。
“若真有那么一天,李大人可莫要將本王拒之于門外。”
李林甫抬頭笑道。
“殿下嚴重了,李某可不是那種知恩不報之人。”
這話聽聽也就罷了。
李瑁心里面很清楚自己有實力,這李林甫主動就會靠上來。
要是他沒本事。
哪怕是求上門來,李林甫照樣能夠讓他登門無路。
因此他端起茶碗。
“時候不早了,李大人盡快查明此事也好,讓阿耶放心。”
李林甫再次躬身行禮告退而去。
看著他離開的背影,李瑁自語道。
“這人倒是一個識時務的,就是功名利祿之心有些太重。”
“一聽說有上進之機頓時便喜上眉梢,恐怕將來難免貪心過重。”
話說到這里,他的目光投向了門外,看著外面朗朗晴空。
“太子啊太子,你這次是自尋死路,可怪不得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