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賜婚楊玉環
- 大唐:我曹阿瞞從不帶綠帽
- 山中流泉
- 2790字
- 2024-11-07 19:16:17
“動了!壽王殿下動了!”
李隆基身后的高力士激動的喊道。
高力士作為李隆基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協助李隆基平定韋后之亂后,授官銀青光祿大夫。
后來又協助李隆基粉碎了太平公主為首的陰謀。
開元初年,加封右監門衛將軍,執掌內侍省事務。
他是參與兩次玄武門繼承制,以功臣之身登上臺前,而不是靠阿諛奉承。
甚至太子、諸王公主、駙馬都會尊稱高力士為“二兄”“阿翁”
李瑁雖厭惡宦官,但卻并不討厭高力士。
這是個侍君不驕,順而不諛的人。
只是他此刻卻無暇顧及這些。
心里重復都是他剛才所見的那些文字。
【死了四千二百萬人,大多都是曹操統一北方時候死的】
如此一來,他跟李隆基又有什么區別?
他又有什么資格指責李隆基是昏君,是畜生?
李瑁睜開眼,眼中滿是紅血絲。
他用力拍了拍臉頰,讓自己清醒了幾分,手指卻在不自覺的顫抖。
身旁頓時傳來焦急的呼喊:“瑁兒,你怎么了?別嚇為娘啊!”
“傳御醫!”威嚴的聲音也參雜了些許焦急,緊接著一雙大手便扶在了李瑁的肩膀上:“十八郎,你告訴朕你哪里不舒服。”
李瑁轉過頭,迎面的便是一個神情焦急的美婦。
因為過于緊張,指間都已經攥的發白。
在美婦身旁站著一個胡須微卷的中年男人,他長相英俊但又不失英武,尤其是那雙眼睛,亮的似乎能看透人心。
這正是大唐的玄宗皇帝李隆基。
同樣也是李瑁的父親。
李瑁回過神用充滿血絲的眼睛看向男人,聲音沙啞的回道。
“阿耶,兒臣無礙,只是疏于鍛煉又受了點風寒才倒下的,休息幾日便可痊愈。”
“讓阿耶掛念了。”
“胡說。”武惠妃帶著哭腔嗔道:“御醫都鑒定說你是精神上收到了刺激。”
“你跟娘說,是不是太子府的侍衛練兵驚擾到你了。”
“還是為娘不在的時候,有人跟你說什么了?”
十王府位于長樂坊正東的位置,規模宏大。
太子李瑛作為儲君本應坐鎮東宮,協助皇帝處理天下大事,其東宮的屬官為其出言納諫也被稱為小朝廷。
但在一年前,李隆基便勒令李瑛離開東宮,搬到十王宅中居住。
其居住的太子府也因是后搬來的所以居于天恩巷末尾,與李瑁這個十八子住了個對門。
一個是當今太子,一個是被譽為最有可能取代太子的壽王。
兩人若是沒有摩擦就怪了。
李瑁低著頭目光閃爍,燭光映在他臉上,光影交錯讓人看不清表情。
他瞬間便曉得這是她娘覬覦太子之位,開始往李瑛頭上扣帽子了。
不管是否是李瑛所為,這帽子一扣上,坑害皇弟的罪名就跑不了了。
而李隆基最不喜的就是兄弟相殘,甚至說怕李家的傳統延續到他身上。
所以才嚴防太子跟防賊一樣,同樣不許其他皇子與大臣來往。
手中沒有左右局勢的力量,便沒有造反的可能。
李隆基虛瞇著眼,本就英武的臉更顯威嚴。
哪怕是李瑁也無法從李隆基的臉上看透他的想法。
不過結合李隆基的生平經歷,還有對武惠妃的喜愛程度,不難猜到他在想什么。
這個眼藥,肯定是上定了!
“娘,你多心了。”
“這周圍住的都是我的手足兄弟,誰會對我不利?”
“至于侍衛的操練聲驚擾到我更是無稽之談,若要如此我府中侍衛不成了蠟頭銀槍,作為阿耶的兒子我豈是這種無能之輩。”
李瑁的聲音雖然虛弱但臉上卻帶上了自嘲的笑容,目光顯得十分真摯。
武惠妃聽到李瑁不僅沒有順水推舟反而將毛病攬到自己頭上,心里都急壞了。
只是話再說多便顯得有些功利了,她也只能閉上嘴不再言語。
李隆基微皺的眉頭卻逐漸舒展,他嘆了口氣在李瑁肩膀上拍了拍:“朕的十八郎長大了。”
“你們先出去,朕想單獨和瑁兒說說話。”
武惠妃知道李隆基這是聽進去了,心頭一喜躬身應下便帶著高力士等人離開并關上了房門。
碩大的房間內只剩下李隆基和李瑁兩人。
雖然人少了,但李瑁的心卻更加警惕。
人在剛醒,受傷,虛弱這種脆弱的情況下往往缺少防備,也就更容易吐露心聲。
如果想要了解一個人,在這種時候最為合適。
若是換做是他想要了解下屬的想法,肯定會先嘮些家常,然后在旁敲側擊。
通過對方的回答分析其內心的想法。
“瑁兒,這件事到底如何朕就不過問了。”
“朕就想問你是否想當太子!”
李隆基的問話宛若銅鐘在他心中敲響。
震得他腦袋都嗡嗡的。
不過轉瞬他便明白,開創了如此盛世的李隆基又豈會跟自己的兒子玩弄手段。
不屑,又或是沒必要。
面對這種情況,虛情假意的推辭和欲拒還迎都只會讓其不喜。
擺正心態后,李瑁插手施禮道:“兒子不想。”
“兒子從來不曾有這種想法,兒子只想常伴阿耶左右,等阿耶準備頤養天年二哥登基后,兒子就跟著阿耶去看看阿耶創造的盛世,領略我李家的壯麗山河。”
李瑁說這話的時候,臉上的惶恐樣子都消散了許多,反而滿眼都是憧憬的亮光。
李隆基看著李瑁出乎意料的失神了片刻。
他仿佛從李瑁的身上看到了一絲自己的影子。
那個年幼時說江山是李家江山的張狂身影。
只不過當時是自己的奶奶武則天當政,這一句話便害死了自己的母親。
如今李瑁能如此有底氣的說這句話,全因他是大唐的天子,手握皇權,一言獨斷,在他的治理下大唐肉眼可見的變得繁華。
雖李瑁并未刻意吹捧他,但確實令他聽得順心許多。
他并未表露出來,而是皺眉問道:“這些話是你母妃教給你聽的?”
“剛才所言皆是兒子所想。”
李瑁撓了撓頭,臉上露出幾分窘色:“不瞞阿耶,兒子我對朝政實在沒有興趣,比起這些我更想當一個閑散王爺,每天飲酒作樂才導致身體變得虛弱病隨。”
“我怕父親母妃責怪我胸無大志,從來不敢說出口。”
“但阿耶此刻詢問,兒子不敢隱瞞。”
李瑁面對李隆基審視的目光并沒有半分躲避。
兩人視線相交,李隆基只在李瑁眼中只看到了真誠。
作為帝王他若是看不透一個剛成年的幼子言語是否有欺騙,那他就白當這個皇帝了。
在感受到李瑁的真心實意后,李隆基嘴角也微微勾起露出了笑容。
“瑁兒,你像我,但又不像我,這是個好事。”
“比起我你更像你爺爺,這也是一件好事。”
“只要你保持初心,朕不僅不會怪你,而且朕向你許諾,你所想的愿望都會實現的。”
李隆基長吁一聲,不知是否心有感慨,多說了不少話。
他站起身威武的身軀遮住了李瑁的整個視線,只見他慈祥的摸了摸李瑁的頭笑著說道:“我聽你母妃說,前段時間你妹妹大婚那天,你看中了一個姑娘叫做楊玉環。”
“我若沒記錯應是弘農楊氏的,其父官職也不高,雖配不上你,但若你喜歡朕便應允給你賜婚。”
李瑁本就有些混亂的思緒一下就擠進來一個身影。
那是他在妹妹咸宜公主大婚時遇到的姑娘。
兩人年紀相仿,一個英俊氣質不凡,一個貌美蓋壓群芳,兩人當時就對上了眼。
母親和妹妹也都十分喜愛楊玉環,才有了李瑁向武惠妃請求賜婚,武惠妃去吹李隆基耳邊風之事。
一想到那個身材豐腴、樣貌艷麗的身影,李曹阿瞞瑁心頭也有些火熱。
那等仙子即將成為自己的王妃,這可真是人間幸事。
然而他眼前突然出現的文字又開始迅速跳動起來、
【這手有伏筆!摸摸李瑁的頭讓他日后好帶綠帽】
【誰能想到這老東西連自己的兒媳婦都不放過】
【李瑁也是窩囊,媳婦被他爹強搶了連屁都不敢放一聲】
【咋放?放完直接跟太子團聚了】
【要不是高力士從中牽線出主意,李隆基考慮名聲也未必會做出如此昏庸的事,一本《孝經》逼迫李瑁放手可太諷刺了】
李瑁看著所說的內容,臉色也變得越來越蒼白起來。
這老畜生他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