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直切要害
- 大唐:我曹阿瞞從不帶綠帽
- 山中流泉
- 2024字
- 2024-11-07 19:16:17
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李嗣業和這面前的年輕人都是行家里手,言語說完之后,雙方拉開架勢。
年輕人一抱拳。
“請了!”
李嗣業呵呵一笑:“出招吧。”
見他主動讓著年輕人也不多言,當胸就是一拳。
李嗣業伸手向外一檔。
把那年輕人拳頭撤回,弓步前沖,貼身就是一個鐵山靠。
明顯之前那一拳就是個虛招。
不過李嗣業顯然早就有了應對,身體微微下蹲,身子一側,也是一個鐵山靠。
雙方撞在一起,發出一聲悶響,李嗣業略退半步。
而那年輕人則是朝后連退三步。
雙方眼中都有著一亮,顯然這一下就已經試探出對方的深淺。
接下來便是你來我往。
李瑁在一旁看著,不由得頻頻點頭。
要知道前世的曹操,那也是武功在身的。
看他兩人打斗便知道,李嗣業最終會獲勝。
那年輕人雖然說實力不錯,但是終歸差了一籌。
果然如他料想一般。
雙方打了七十多個回合,李嗣業一拳停在年輕人的胸口,嘴角勾出一抹微笑。
“承讓了。”
那年輕人也沒有再度進攻,退后一步抱拳說道:“閣下武功高強在下技不如人,甘拜下風。”
李嗣業呵呵一笑。
“咱們之前見過面有沒有印象?”
年輕人略微回想,隨后眼前一亮。
“是不是在兵部?你是當日那位將軍。”
李嗣業點了點頭,自我介紹道:“在下李嗣業,現在是壽王府的典軍,之前是在安西軍中任職。”
年輕人馬上也說道:“在下郭子儀剛剛參加過武舉,一直在等著兵部的消息。”
這時候李嗣業轉過身來,沖著李瑁拱了拱手。
“這位是壽王殿下,想要找些人入壽王府擔任陪練。”
“我看你武功不錯,不知可否有意?”
這話聽的郭子儀微微皺眉。
他參加武舉,那是想要前往安西建功立業。
畢竟現在在朝廷之中,普通人想要出頭太難了。
除了參軍之外基本上沒有別的出路。
世家大族把持朝政,你方唱罷我登場。
寒門子弟除非投靠他們,否則想要有所作為,幾乎無可能。
如果要是入了壽王府。
那么今后就只能待在京城之中,跟這位王爺作伴,不能征戰沙場。
心里面想著一時之間郭子儀并沒有開口回答。
李瑁這時候笑著走上前來。
“郭子儀你也不用想這么多,先進我壽王府待上一段時間。”
“將來有機會我自然會舉薦你出外任職,畢竟像你和李將軍這等壯士如果不能征戰沙場,那是國之損失。”
郭子儀一聽就明白過來這位王爺已經猜到了他心中所想。
而且如今自己的盤纏已經花的差不多了。
繼續等下去恐怕也沒有一個眉目。
武惠妃如今正得寵,如果這位王爺愿意幫忙,自己也能少走很多彎路。
念及至此,郭子儀當即躬身答道。
“幸得王爺看重,在下愿意入壽王府任職。”
見他答應下來,李瑁想了一下便說道。
“你剛剛參加過武舉,雖然我有心提拔,卻也擔心其他人心中不滿。”
“暫時只能安排你隊正之職,若是做得好,將來再把你的官身提起來。”
“若是有機會外放,你也會高人一等。”
這話說的實在,郭子儀臉上露出感激的神色。
“多謝王爺賞識。”
李嗣業這時候哈哈大笑。
“王爺這郭子儀本領了得,將來必然能夠在沙場之上大放異彩。”
“王爺又得一良才,這種喜事,當浮一大白,以當慶賀。”
李瑁笑著點了點頭:“這事好說,咱們出去便找個好去處,樂呵一番。”
不過這時候李嗣業忽然反應過來。
“王爺此時不宜飲酒,我這建議有欠考慮。”
李瑁笑著搖了搖頭,“喝上一杯倒也無妨,若是多喝你便阻止就是。”
見他這么說,李嗣業這才點了點頭。
三人出了山神廟便直接回城,入城之后挑了一家酒樓,入內而坐。
這還是李瑁第一次離開府中。
樓上雅間,他站在窗口朝外眺望。
看著下面人來人往,他不由得有些感慨。
“這京城之中果然繁華異常,只是不知道這繁華又能有多久呢?”
旁邊的李嗣業聽到此言微微動容。
“如今盛世在朝,王爺怎么說出這樣的話來?”
李瑁回過頭來指了指郭子儀:“你看你郭兄弟好大的本事,結果到了現在補個缺都要等候許多時日。”
“英雄不得見用,真是讓人感覺有些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這時候李嗣業便說道:“王爺時常都能夠見到陛下,可以就此提上一些建議,說不定會有所改觀。”
郭子儀聞聽此言,抬起頭來似乎有些欲言又止。
李瑁看到他的舉動之后,呵呵一笑。
“今日沒有什么外人想說什么直接說便是,出得你口,入得我耳,必然不會外傳。”
郭子儀這才開口說道:“王爺感慨的極有道理,如今朝堂之上,公薦形同虛設,請托成風。”
“寒門子弟哪有出頭之日,長此以往必有隱憂。”
這話聽得李瑁心中就是一動。
他原本以為這郭子儀只是一個武將的材料。
但是能夠說出這樣一番話,那就說明郭子儀政治嗅覺也極其敏銳。
所謂的公薦便是由東漢的察舉制轉化而來。
簡而言之就是推舉人才的一種手段。
畢竟每年那么多學子出來,誰有沒有什么才華,那是需要時間來證明的。
只不過察舉制的舉薦權是握在世家大族的手中。
而公薦制度的決定權則是在朝廷大員手中。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舉薦人才的權力收歸中央。
本意是好的,結果到了如今,這也成了結黨營私的工具。
郭子儀此話正是直切要害。
李嗣業此時則是插言說道:“王爺,咱們聚在一起還是不要議論這些事情為好,免得被別人聽去,平生波折。”
這讓李瑁對李嗣業也有改觀,瞧他表面粗獷,卻也有心思細膩之處。
當即點頭。
“說的不錯,這事我們暫時還不能查收。總歸是有辦法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