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昏君佞臣
書名: 紅山素水一一耶律大石傳作者名: 蔣勝男本章字數: 3270字更新時間: 2025-03-21 19:00:00
而此時,大宋朝堂上也為此事而爭吵。此番完顏宗文化名為渤海人李善慶,來商議宋金之盟,而朝中對此亦是意見不一。一些人覺得能夠就此收回燕云十六州,圓列祖列宗之愿,當然是好事。而另一些人覺得,大宋乃天朝上國,生女真不過北漠一小部族,和他們聯盟豈非自貶身價貽笑大方,若是事有不遂,反而得罪遼國。現下和生女真交惡的是契丹,而并非大宋,他們蠻夷之間開戰大宋為何非要去摻和?再者,宋遼有澶淵之盟為約,互不侵犯。一旦參與到契丹和生女真的斗爭之中,損兵折將不說,豈不連這個盟邦也一并失去?若契丹靠不住,生女真又豈能靠得住?
朝堂上爭吵不休,皇帝趙佶也一時未能決擇,就暫時退朝了。
內閣中,宰相蔡京與樞密副使童貫卻在私下交流。
童貫問他:“蔡相,您給我句準話,這次與女真結盟,能不能成?”他雖然位高權重,無奈是個宦官,得寵時是勢高,但與蔡京這些讀書人相比,一旦失勢,卻是難以翻身。因此他對于這次聯盟是最心動的,若是他能夠抓住這次機遇,主導此事,在收復燕云十六州上立下絕世功勞,那可是留芳百世的好事。
蔡京知他心意,安撫道:“你放心好了,官家如今也在等這個機會呢。”
童貫道:“此話怎講?
蔡京道:“官家繼位之前,新舊兩黨黨爭地厲害,向太后一力維護舊黨,新黨難以出頭,可是新黨的力量也很強,沒有新黨這些力量推動,官家也難以得到士大夫的看重。可官家不表現的維護舊黨,也難以得到向太后的青睞。這些年來,官家左右平衡,終成一國之君,這就是官家的絕頂聰明之處。”
童貫搖頭:“這事我知道,何須您老來講。”
蔡京感慨道:“唉,老夫自許為聰明之人。這些年經歷多少官場浮沉,才知道官家才是真正的翻云覆雨手。你看這些年不論是新黨還是舊黨,太有自己主意的,誰能夠繼續站在中樞?最后留下來的都是你、我這等唯官家之命是從的人。本朝開國以來,除了太祖太宗以外,歷代帝王為博一個賢君之名,無不受士大夫挾制,還有哪位能像官家這般乾綱獨斷又無人敢說不是的。”
童貫看了看蔡京,也不由點頭:“我看近來幾年,老大人在官家跟前也頗有些艱難了。”
蔡京推心置腹的對童貫道:“所以老夫這次幫你也是幫自己,還望童相能夠在將來關照老夫一二。”
童貫哈哈一笑道:“說過了,若論揣摩官家的心思,誰能比得上老大人您,再說令郎如今也是深得官家的喜歡啊。”
蔡京呵呵一笑說:“話再說回來,官家這些年平衡朝堂也是辛苦了,所以咱們這些人也得為官家分憂多一點,事情多干一點,好讓官家可以安心的做一些出塵的雅事。”皇帝能有什么事,不過就是喜歡畫畫,喜歡享受,不過就是造個艮岳,要點花石綱而已。這些地方官自己處理不好,弄得宋江造反、方臘造反,處處鬧得紛紛揚揚,也是令官家頗為不悅。而他們這些宰相樞相,自然要為官家分憂,好讓官家靜心享受才是。
童貫亦是點頭:“正是呢,咱們這些人是做什么的,就是要在這些事上,為官家分憂,讓官家省心,使官家舒坦。”
蔡京道:“可不是,官家如今也沒有精力再去細細的整治吏治,去滿足那些太學生無窮無盡的鬧事。”他推心置復地道:“仁宗皇帝那樣的官家,名聲再好,可累了自己苦了自己,咱們官家是不可能做到的。”
童貫不由點頭:“說的也是。”
蔡京嘆息:“可官家是最要臉面的人,豈能聽得太學生那些對他的誹謗之言。官家要名聲,最好的辦法就是收復燕云十六州,可你們也知道咱們如今宋遼邊境武備松馳,百年太平,哪還能打仗。如今女真人愿意替咱們去做這一件事情,只要他們與大遼交戰,他們的力量越強,大遼越是無瑕南顧。到時候我們調動西軍,收復燕云十六州不費吹灰之力,則官家能建立不世功業,告慰太宗太祖在天之靈。如此一來,地方的民亂就是癬疥之疾,何足輕重,又有誰能夠壞了官家的萬世英名。”
童貫大喜,立刻站起來,向蔡京拱手:“如此就要蔡公助我,成為此番北征的主帥。”
蔡京呵呵一笑:“好說好說。我其實頗為敬重童公,您如今位高權重,沒有安于富貴,還寧愿親披戰甲沖鋒陷陣,為國盡忠。您有如此的耿耿忠心,老夫如何能不成全呢?
童貫嘆了一口氣:“蔡公您有所不知,童某雖然如今身居高位,但總是難入士大夫們的法眼。本朝重文臣,所謂‘東華門外唱名方為好男兒’,連狄武襄公這樣的英雄,也要被人看輕,更何況童某刑余之人。只有建立一個前所未有的功勛,童某的名聲才能洗刷,才能夠堂堂正正立于朝堂,能夠得到士人尊敬。童某若能遂愿,必當保太師一世尊榮,絕不讓任何人對太師不利。”
蔡京笑著擺手:“過了過了,你我交好,只在心里,不在這些言語上。”
兩人相視一笑,達成合作。
于是蔡京伺機,趁皇帝趙佶畫畫之時,前來請見。
趙佶正畫成了一副花鳥圖,放下筆來。
蔡京上前捧場道:“官家這畫,精工細膩,格物窮理。這鳥從頭到胸,從三綠到石綠,再到腹黃,翅膀的紅褐色、褐色、深褐色之間雜以白色,實是前人書畫中從未有過的妙筆,臣觀摩了半天,都感覺增進不少呢。”
趙佶卻搖頭道:“你啊,這些年流連俗務多了,對書畫的眼光就差了。來來去去就是這么一套詞,朕豈是少了人吹捧的。當日朕還許你是個知已,如今看來,你、俗了!”當年的蔡京,滿腹文才,與他堪為知已,而今看來,蔡京位高權重,俗務過多,連欣賞起書畫來,也只剩套詞了,可見,人老了,也油俗了。
蔡京臉皮抖動,有些失落又有些不甘心地自嘲:“是啊,臣只想著,能夠為官家多分擔些俗務,好讓官家有更多時間對性靈的追求,不由地竟俗了。臣也當自省,以后要多多向官家學習,提升自己的境界。”
趙佶笑道:“朕看你就是把權力把著不放,太沉迷了。”說到這里,不由勸他將事務交與長子蔡攸,又道:“朕之前賜你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叫你揣摩其中韻味,你可有進益?”
蔡京哪里甘心,長子蔡攸本是他一手推上去的,可是權力之下哪有父子,如今蔡攸仗著皇帝寵幸,已經公然要與他爭權了,只是這話卻不好說,只能陪笑道:“老臣慚愧,王希孟得官家指點半年,才十八歲就能夠畫出如此絕品,老臣在官家身邊這么多年,竟是讓一個年輕人比下去了。”
趙佶指指他:“你還是雜念太多啊。”
蔡京陪笑:“天底下誰又能如官家這般,理政治事,窮究天人之學,無一不是絕頂呢。”
趙佶指指他:“你看,你說這話,又是俗了。”想了想道:“嗯,朕聽說那李善慶是高麗人,倒也是極聰明的孩子,你讓他進來,朕要親自問問他女真的事情。”
蔡京忙道:“是是是,他就在外面候著,老臣這就叫他。”
完顏宗文也是初入禁中,如今所處的,就是趙佶新造的“艮岳”,為了造這地方,征了不知道多少“花石綱”,弄得多少家破人亡,造反處處。如今走進來,但見怪石峻峰,幽蘿奇樹,雖處宮苑,宛若山野。
皇帝趙佶一身道袍,飄然若出塵之態,也不問他軍事,也不問他攻略,見他有書生之態,只問他看過何書,又拉他欣賞字畫,最后居然就說定,可以讓雙方使節通過乘船自渤海往來。因宋遼還有盟約在,在聯盟合約沒簽訂之前,應以秘密進行為好。到時候,皇帝就以命人以賣馬的名義跟李善慶乘船渡海前往女真。
完顏宗文去后,蔡京便問皇帝:“官家何以問他幾句,就能夠答允此事?”
趙佶道:“能夠有收復燕云十六州的機會,自然是好事。所慮者,無非是女真部的勢力強弱。如今這一介使臣,能夠腹有詩書,胸藏兵甲,見微知著,女真部絕非一小部落,必是勢力強大,早有雄心。”若論帝王心術,他從一藩王而繼大統,在潛邸時就結交內宮,深得向太后之心意,投其所好,偽裝舊黨,等繼位之后,又以新黨打壓舊黨,以舊黨節制新黨,最終大權獨攬,無人置啄,終日享樂,權柄不失。自以為是除卻太祖太宗之外,其余皇帝皆不在他的眼中。若能夠奪回燕云十六州,那更是強爺勝祖之事。至于問使者兵力謀略,那是謀臣的事,又何必帝王親自過問。身為帝王,只要察人識人,便是足矣。
享受著蔡京的奉承,趙佶微捋長須,飄然欲仙。
公元1120年,即宋徽宗宣和二年,宋廷派使節自山東登(今山東蓬萊)、萊(今山東掖縣)泛海赴金,簽訂了共同滅遼復燕(今北京)的軍事合作盟約。”由于雙方地理上受遼阻隔無法在陸上接觸,而需要海上經渤海往來,此盟約也因此稱為宋金海上盟約。其中內容為:“金取遼中京大定府,宋攻取遼的南京析津府,滅遼以后,燕云十六州歸宋,燕山以北的領土歸金,宋把過去每年給遼的歲幣轉給金。雙方均不能與遼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