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明朝的經濟學啟蒙
- 黃袍加身:收貨人怎么有點不正常
- 知了明
- 1897字
- 2024-11-21 20:59:32
“至于海禁,我就告訴你一個數據,元朝的海關在鼎盛時期一年的稅收就有接近五千萬兩白銀,到了你這里只有不到百萬兩,而江浙和福建沿海的豪商動不動家中就有千百兩白銀的儲備,種田可種不出來那么多銀子,你的江陰侯、靖海侯可是家財萬貫啊。”
“啪。”聽到這里,朱元璋忍不住又拍案而起,“朕給他們的榮耀和俸祿還不夠嗎?”
“呵呵,不要低估人性的貪婪。你的錦衣衛還是需要盡快建立起來的,不過需要嚴格約束他們的權利范圍,只針對官員、勛貴和皇親,不能針對普通人,只有調查權,就算是辦案過程中受到阻撓他們也只能有抓捕的權力,不能有執法權,也不能干涉地方行政權。怎么樣保證一個部門不能權力過大,平衡部門間的關系,我相信洪武帝你自有分寸。后世原則其實只有一個:三權分立。立法、司法、行政這三者的權力要分開,不能讓立法者參與執法,不能讓行政干預司法。司法是否能夠獨立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國家治理能力的下限。司法內部也要分開,調查和審判權也要分開,否則就會容易產生很多故意人為的冤假錯案。”
朱標聽到這些理論十分興奮,馬上一字一句的仔細寫到記錄本上,甚至中途還請求黃健放慢或者重復某些句子,好方便他記錄。
“至于明朝的寶鈔,在初期貨幣缺乏的時候確實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只是后來你們這些皇帝忍不住濫發,通過這樣掠奪了民眾的財富,導致了寶鈔的飛速貶值,也為社會的動亂埋下了禍根。”
“那依先生所見,這寶鈔朕還是需要的?但是該如何確定發行規模,而不會導致貶值?”
“我們那個時代政府發行的貨幣也是紙幣,在我們的時代,通過學者的研究和實踐證明,貨幣代表的是國家信用,隨意濫發貨幣代表的是國家信用在坍塌。結果就是本國民眾不再愿意使用本國貨幣,要不改用外國的貨幣,要不就是用金銀這種本身就代表價值的實物貨幣,要不直接就是以物易物。”
“貨幣、國家信用、坍塌……”朱標一邊嘀咕一邊做記錄。
“貨幣要流通才有價值。所以,政府自己發行的貨幣必須要自己認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過賦稅,就是政府愿意用自己的發行的貨幣代替金銀形式的賦稅,如果只發行,卻不允許民眾的用寶鈔代替金銀來繳稅,那么貨幣代表的國家信用就會直接坍塌,因為政府自己都不認可發行貨幣的價值。”
“這個自然是必須的……”朱元璋沉吟道。
“貨幣是經濟的一部分,而經濟學是一門很復雜龐大的學科,我也不是全知全能的神仙,這里有一本書,是我們那個時代公認的現代經濟學基礎,是一個叫亞當斯密的外國人寫的,但是很有參考價值。”說完,黃健從箱子里掏出那本《國富論》,“雖然它里面的觀點不一定全對,但是對于經濟活動的本質和分析還是很有道理的,洪武帝你有興趣可以先拿去看看。”
朱元璋從朱標手里接過書,迫不及待的打開目錄和朱標一起看看里面的內容。
“這本書也可以先讓洪武帝你看兩天,然后你再決定是不是要購買。”黃健不急著一兩天,“洪武帝,相信你看了史書,應該知道馬皇后只活了五十一歲,朱標甚至英年早逝,大孫朱雄英也夭折了。”
聽到這個,朱元璋馬上愁云滿布:“先生可有辦法解決?”
“我不是神仙,做不到逆天改命,但是卻略懂點醫術。”黃健微笑著回答。
“請先生救命!朕必有重謝。”朱元璋聽到這里,哪里還不知道黃健的想法。
黃健就讓馬皇后和朱標一個個過來讓他把脈,馬皇后其實算不上夭折,在古代五十一歲已經遠遠高于當時的平均壽命了。朱標估計純粹是累壞的。
“嫂子就按照我給的第一個方子,每天一副,持續七天,然后改為兩天一副,再持續一旬就可以了,然后就按照我給的第二食補的方子,春夏秋冬按時進補,應該可以補足元氣,延年益壽。至于朱標,按照我給的藥方先補上身體的虧空,然后不要讓他這么操勞,每天亥時前必須睡覺,保證四個時辰以上的睡眠。還有,朱標還沒有成婚吧?最好等年滿十八以后再結婚原房,早于這個年齡也會傷身傷元氣,新娘也最好年滿十八,太早完婚生子不僅傷身,而且容易造成孩子早產和早夭。你們的早朝就好改為辰時一刻以后,現在的早朝時間其實是違反人類的身體規律的,時間長了是會傷元氣的。”
“吾等必定謹遵先生所言。”朱元璋不是一個不懂變通死守禮法的人。
“至于你大孫子朱雄英的早夭,民間野史傳言是呂氏下的毒手,先后毒害了正室常氏和朱標嫡子,就是為了讓自己和自己的兒子上位。至于有多少可信度,洪武帝你自己把握吧。”聽到黃健這么說,朱元璋怎么都不會再讓自己兒子娶這個呂氏了,直接從源頭上杜絕可能,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這本《國富論》這兩天你們拿去看,兩天后你們再決定是否要買。雖然讀起來有點拗口,但是基本都是白話文的翻譯,相信洪武帝你閱讀起來應該也很容易。”
“好,朕就先好好拜讀這本《國富論》。”
“還有兩件事情可能要拜托洪武帝。”
“先生請講!朕必定不負先生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