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縣令頓了頓,眼中精光一閃而逝,撫著胡須笑道:“明日升堂,本官要親自為你請功!這樁案子若非你心思縝密,抽絲剝繭,恐怕到現在還難以水落石出。你真是我縣衙的得力助手啊!”
蕭瑾拱手道:“大人謬贊,卑職不過是盡本分罷了。”
陳縣令哈哈一笑,顯得十分高興。這件案子牽扯到鄰縣富商,處理不好便會引起兩縣紛爭,如今案情大白,不僅能震懾宵小,還能向鄰縣有個交代,他這個縣令臉上也有光。
散堂之后,圍觀的百姓議論紛紛,對蕭瑾的智慧和勇氣贊嘆不已。之前那些對蕭瑾抱有懷疑態度的衙役們,此刻也紛紛圍上來,滿臉堆笑地向他道賀。
李達更是擠到蕭瑾面前,一臉諂媚地說道:“蕭老弟,你可真是深藏不露啊!之前是老哥我有眼不識泰山,還望老弟不要見怪啊!”他說著,還偷偷地塞給蕭瑾一個小小的錢袋。
蕭瑾不動聲色地將錢袋推了回去,淡淡一笑:“李師爺客氣了,過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他對李達這種見風使舵的行為并不在意,只是淡淡一笑,便轉身離去。
回到自己的小屋,蕭瑾長舒了一口氣。來到這個時代已經一段時間了,他終于憑借自己的能力站穩了腳跟。他知道,在這個陌生的世界,只有擁有足夠的實力,才能保護自己,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他從懷中取出那塊從現代帶來的懷表,輕輕摩挲著光滑的表面。表盤上的指針依然在不停地走動,仿佛在提醒他,時間不會停止,他必須不斷努力,才能在這個時代活下去,活得更好。
第二天,縣衙大堂。
陳縣令當堂宣讀了案情始末,并對蕭瑾的功績大加贊賞,稱他是“斷案如神,明察秋毫”,并當場宣布提升蕭瑾為縣衙主簿,負責處理一些重要的案件。
消息一出,縣衙上下再次嘩然。主簿雖然官職不高,但卻是縣令的親信,負責處理機要事務,權力不容小覷。蕭瑾一個初來乍到的外鄉人,竟然能在短短時間內獲得如此重用,著實令人羨慕嫉妒恨。
蕭瑾站在堂下,神色平靜,心中卻波瀾起伏。他知道,這只是他邁出的第一步,未來的路還很長,他要做的還有很多。
就在這時,一個洪亮的聲音從門外傳來,“蕭老弟,恭喜高升啊!”
蕭瑾抬頭一看,只見王強一身捕快裝扮,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今晚我做東,咱們兄弟好好喝一杯!”他說著,一把摟住蕭瑾的肩膀,“從今天起,你就是我王強的好兄弟!”
蕭瑾感受到王強手臂上傳來的力量,嘴角微微上揚,“王大哥……”
王強用力地摟著蕭瑾的肩膀,爽朗的笑聲在大堂回蕩。“今晚醉仙樓,我請客!誰不去誰就是不給我王強面子!”
蕭瑾感受到王強真誠的熱情,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王大哥盛情,小弟卻之不恭。”
王強的邀請正合蕭瑾的心意。他初來乍到,正需要結交一些朋友,而王強為人豪爽,是個值得結交的朋友。
消息傳開,縣衙里其他小吏也紛紛前來巴結蕭瑾。有的送上賀禮,有的說著阿諛奉承的話,有的則拐彎抹角地打探蕭瑾的背景和喜好。
“蕭主簿真是年輕有為啊!以后還請多多提攜小弟。”一個瘦小的吏員滿臉堆笑地湊到蕭瑾面前,遞上一包精致的茶葉。
“蕭主簿,之前多有得罪,還望您大人不記小人過。”另一個身材魁梧的吏員也擠了過來,語氣中帶著幾分討好。
蕭瑾將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明白他們的心思。這些人之前對他愛答不理,如今見他升官,便立刻換了一副嘴臉。他雖然對這種趨炎附勢的行為有些不屑,但也沒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畢竟,在這個陌生的時代,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好。他一一回應著眾人的恭維,臉上始終保持著淡淡的微笑。
傍晚時分,醉仙樓內熱鬧非凡。王強早已訂好了雅間,擺滿了豐盛的酒菜。蕭瑾、王強和幾個捕快圍坐在一起,推杯換盞,氣氛熱烈。
“蕭老弟,你真是深藏不露啊!之前我還以為你只是個普通的書生,沒想到竟然有如此本事!”王強舉起酒杯,對著蕭瑾說道,“我敬你一杯!”
蕭瑾也舉起酒杯,與王強碰杯,“王大哥過獎了,小弟只是略盡綿薄之力罷了。”
酒過三巡,王強有些醉意,他拉著蕭瑾的手,含糊不清地說道:“蕭老弟,以后你就是我王強的好兄弟!誰要是敢欺負你,就是跟我王強過不去!”
蕭瑾看著王強真誠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這個陌生的時代,能有這樣一個真心待他的朋友,讓他感到無比的欣慰。
酒宴結束后,蕭瑾獨自一人走在回縣衙的路上。夜色深沉,街道上空無一人,只有昏黃的燈籠在風中搖曳。他抬頭望向天空,繁星點點,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回到自己的小屋,蕭瑾點燃油燈,坐在桌前,思緒萬千。他想起在現代的生活,想起家人和朋友,心中不禁有些傷感。但他知道,他已經回不去了,他必須在這個時代好好活下去,活出自己的精彩。
他從懷中取出那塊懷表,輕輕摩挲著光滑的表面。表盤上的指針依然在不停地走動,仿佛在提醒他,時間不會停止,他必須不斷努力,才能在這個時代活下去,活得更好。
第二天清晨,蕭瑾早早地來到了縣衙。他整理好衣冠,準備迎接新的挑戰。
就在這時,陳縣令派人將他叫了過去。“蕭主簿,”陳縣令看著蕭瑾,眼神中帶著幾分深意,“最近城西發生了一起離奇的命案,本官想讓你負責調查此案……”
陳縣令緩緩說道:“城西綢緞莊老板被人發現死于密室之中,現場毫無線索,案情撲朔迷離,本官思來想去,覺得此案非你不可。”
蕭瑾心中一凜,他知道,這是陳縣令對他的考驗,也是他展現真正實力的機會。“大人放心,卑職定當竭盡全力,偵破此案。”
接下案子后,蕭瑾立刻前往城西綢緞莊。他仔細勘察現場,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密室的窗戶緊閉,門從內部反鎖,現場沒有打斗痕跡,死者表情安詳,仿佛睡著了一般。種種跡象表明,這是一起精心策劃的謀殺案。
蕭瑾運用現代的刑偵知識,結合現場情況,逐步推理出兇手的作案手法和動機。他發現死者并非死于窒息或中毒,而是死于一種罕見的毒藥,這種毒藥無色無味,服用后會讓人在睡夢中死去。他還在死者書房的暗格里發現了一封密信,信中提到了死者與一個神秘人物的交易。
憑借著敏銳的觀察力和縝密的推理能力,蕭瑾最終鎖定了兇手,并成功將其緝拿歸案。這起密室殺人案的告破,讓蕭瑾在縣衙徹底站穩了腳跟,陳縣令也開始對他委以重任,一些重要的案件都交由他來處理。
蕭瑾并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他深知,在這個時代,要實現他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開始著手改革縣衙的一些工作流程,例如,他建議將案件的卷宗進行分類整理,方便查閱;他還提議建立一個專門的證物庫,用于存放重要的證物,避免丟失或損壞。
這些改革措施雖然提高了縣衙的辦案效率,但也觸動了一些守舊勢力的利益。李達,這個圓滑世故的師爺,便是其中之一。他表面上對蕭瑾的改革表示支持,背地里卻暗中阻撓。
“蕭主簿,你的這些改革措施固然好,但也要考慮實際情況啊。咱們縣衙人手不足,經費有限,要實施這些改革,談何容易?”李達陰陽怪氣地說道。
“李師爺,改革并非一蹴而就,我們可以逐步推進。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蕭瑾不卑不亢地回應道。
陳縣令雖然昏庸貪婪,但在關鍵時刻還是支持蕭瑾的改革。他深知,蕭瑾的能力可以幫助他鞏固自己的地位,于是他力排眾議,批準了蕭瑾的改革方案。
有了縣令的支持,蕭瑾的改革得以順利推行。縣衙的辦案效率得到了顯著提高,百姓的冤屈也得到了及時伸張。蕭瑾的名字逐漸在百姓中傳開,人們都稱他為“明察秋毫的蕭神探”。
一天傍晚,蕭瑾將王強叫到自己的書房。“王大哥,我最近整理了一些關于刑偵的資料,想和你一起探討一下。”他說著,從抽屜里拿出一疊厚厚的紙張。
王強接過紙張,粗略地翻看了一下,臉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蕭老弟,這些都是些什么東西?我怎么看不懂?”
蕭瑾笑了笑,指著其中一張圖紙說道:“這是現場勘查圖,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了解案發現場的情況……”他頓了頓,目光落在王強手中的紙張上,“這些,只是開始……”
蕭瑾耐心地向王強解釋著現場勘查圖的繪制方法,指紋采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據蛛絲馬跡推斷兇手的作案手法。王強聽得津津有味,雖然有些概念對他來說還很陌生,但他能感受到這些新奇的知識蘊含著巨大的力量。“原來如此!蕭老弟,你這腦子是怎么長的,竟然能想出這么多稀奇古怪的法子!”王強不禁感嘆道。
蕭瑾笑著拍了拍王強的肩膀,“王大哥,這些知識并非我獨創,而是前人總結的經驗。只要你用心學習,也能掌握這些技巧。”接下來的日子里,蕭瑾將現代的刑偵知識整理成冊,并定期給王強和其他捕快進行培訓。他結合實際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各種斷案技巧,并鼓勵他們積極實踐。捕快們一開始還有些抵觸,覺得這些新方法太麻煩,不如以前的經驗好用。但隨著蕭瑾一次又一次地成功破案,他們逐漸意識到這些新方法的有效性,也開始認真學習起來。
在蕭瑾的指導下,縣衙的辦案效率得到了顯著提高,許多懸而未決的案件都被一一偵破。百姓們對蕭瑾贊譽有加,稱他為“神探”。陳縣令對蕭瑾也更加器重,經常在公開場合夸贊他的才能。
李達雖然表面上對蕭瑾恭維,但內心卻越來越不安。蕭瑾的崛起讓他感受到了威脅,他擔心自己的地位會被取代。他開始暗中觀察蕭瑾,尋找他的弱點,伺機報復。
蕭瑾并非沒有察覺到李達的敵意,但他并沒有放在心上。他現在的目標是實現自己的抱負,為百姓謀福祉,而不是與李達勾心斗角。他將更多精力放在了研究律法、完善縣衙制度上。他相信,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才能真正保障百姓的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一天深夜,蕭瑾正在書房里翻閱卷宗,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夜晚的寧靜。王強神色慌張地走了進來,“蕭老弟,出事了!城外李家村發生了一起命案,死者死狀蹊蹺……”王強頓了頓,聲音有些顫抖,“七竅流血…仵作驗尸后,說…說從未見過如此詭異的死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