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偶遇同族
- 穿越三國,開局抓到劉備夫人
- 等風7
- 2054字
- 2024-12-21 22:23:51
正式被任命為河內郡都尉,在城里也多了許多特權。
走到哪里只需亮出身份便可暢行無阻。
就連薛洪見了他,都得恭敬的見禮口稱裴都尉。
“太守有令,讓在下陪同裴都尉熟悉一下城里的環境。”
“有勞薛長史了。”
在薛洪的陪同下跟太守府里的官吏打了個照面,之后便一起來到了武器庫和糧倉。
張揚有言在先,裴元紹的兵馬如果缺少糧草物資可以在城內隨意補充。
除了養馬場里的戰馬。
轉了一大圈裴元紹發現這里的守兵比之前楊丑、繆尚所帶之兵強悍的多。
原來自己一直對上的是河內郡的二流官兵。
真正的精銳部隊都在張揚自己手中掌控著。
而且張揚還有五百并州騎兵,這才是他的最強武器。
平地作戰騎兵為王,沖鋒起來十個步卒都難擋一名騎兵。
而騎兵最強的還是機動性和速度。
裴元紹也曾想過弄個騎兵營,后來發現戰馬價值不菲,養一匹戰馬的費用更是相當于養七八個兵。
關鍵好的戰馬很難搞到,而普通騾馬上了戰場太容易受驚反而影響戰力。
所以沒有實力別玩馬。
還有騎兵三件套,馬蹄鐵、馬鞍、馬鐙。
裴元紹仔細研究過,這個時期只有單邊馬鐙,簡易馬鞍,沒有馬蹄鐵。
他對這三樣東西的改良和制造早有腹議,將來真有了騎兵營他會第一時間裝備上,戰力絕對遠超普通騎兵。
等耗走了西涼軍,或許可以憑戰功向張揚要上一些騎兵。
在此之前騎兵三件套不宜過早時顯露,以免被人學去就會失去了出奇制勝的效果。
冷兵器戰爭,任何新式武器的出現都是具有改變戰斗結果的存在。
在糧倉和武器庫轉了一圈和兩庫的官員混了個臉熟,下次來調糧領裝備也省的麻煩。
之后準備出城安排人馬到合適的地方安營。
“薛某還有任務在身,就不送裴都尉出城了。”
“薛長史先忙,告辭。”
走出武庫大門,看到對面糧倉那邊有人正拿著一個包裹往一名校官手里硬塞。
公然賄賂,這是想托關系還是走后門啊。
裴元紹不打算管閑事,卻見小校一把將東西扔還回去,還大聲呵斥來人快些離開。
呵呵,這年輕人倒是正直。
忽然又聽來人自報姓名,裴元紹一聽竟是個熟人。
“我乃徐州莒縣縣令常禮,原本也住在這懷縣城內,聽聞薛長史在里面特來求見,還望通融。”
這是賄賂不成,想用身份壓人。
而常禮求見薛洪,自然是想請他對付裴元紹。
其實就是徐州糜家想要借刀殺人。
還真是陰魂不散啊!
裴元紹冷笑了一聲,早從董昭那里他就已知道了常禮和糜平此行目的。
當時奪了武德城后全城搜捕沒見二人影子,原來是跑到懷縣來了。
而薛洪之前一直跟著張揚在前線大營,這兩日才回懷縣城內,常禮知道后趕緊帶著珠寶想要求見。
可去了幾趟府里都沒人,最后聽府里的侍衛說來了糧倉這里,便拉著糜平跑到這里碰碰運氣。
小校得知常禮竟然是徐州那邊的縣令,有些不敢得罪,可他職責所在卻又能隨便放人進去。
正當猶豫不決裴元紹從對面走了過來。
“這不是常掌柜嗎,不對應該改口稱呼常縣令了吧。”
常禮聞言巨驚,轉頭一看竟然真是裴元紹。
上次在城外被他劫持,今日他怎敢于城里露面。
“他是裴元紹!就是他殺了楊丑將軍,還請校尉快些拿人,徐州糜家必有重謝!”
常禮以為裴元紹孤身一人而這里又是懷縣城內肯定插翅難逃。
心說暗自高興今日還真是好運氣,原本打算求見薛洪請他幫忙對付裴元紹。
沒想到裴元紹自己跳了出來。
這下只要多使些銀錢請小校幫忙拿人,一切就都解決了。
想到這里常禮趕緊暗示糜平多拿出一些珠寶來以此激勵小校快些動手。
哪知那名小校官突然朝著裴元紹行起了軍禮。
“拜見裴都尉。”
常禮和糜平當場大驚。
“怎么可能!”
“他成了河內郡都尉!”
二人正打算賄賂河內郡里的將校幫忙對付裴元紹,做夢也沒想到裴元紹竟成了河內郡將校的上司。
“你剛才說要拿人,難道是指我嗎?”
裴元紹怒視二人,“敢對我不敬,不怕死嗎?”
旁邊的小校官相當有眼力勁,當即就帶著小兵要把常禮和糜平給綁了。
二人見狀趕緊求饒樣子狼狽不已。
可他們求錯了人,裴元紹沒說話小校官可不會停手。
“行了,不用綁了。”
這時常禮才反應過來,該求的是裴元紹。
“裴都尉饒命,放過我們吧……啊……”
裴元紹一刀割掉了常禮的耳朵,又一刀削去了糜平半個鼻子,之后隨手把兵刃扔還給了小校。
“今日就饒你們不死,回去后轉告糜家家主,糜貞是我的女人,若是還念著兄妹之情便不要再來騷擾與我,如若不然我裴澤早晚會去徐州找糜家的麻煩!”
“是,是,是,我等一定一字不差的帶到!”
見二人早已嚇破膽裴元紹懶得再理,只一揮手便讓小兵放他們離開。
他已是河內郡都尉,手里兵馬早就遠勝當年臥牛山時的三百嘍啰兵,何需再懼千里之外的糜家。
懲戒二人亮出實力,讓糜家知難而退,省的以后麻煩。
“都尉大人還請留步。”
“你有何事。”
小校上前恭敬的作揖行禮。
裴元紹好奇的打量著他,舉止斯文頗有教養,身上的氣質倒是跟朝歌守將高柔有些相似。
想來出身應該不是普通百姓人家。
“小人斗膽,敢問都尉大人祖籍何地?”
“你為何有此一問?”
“回稟都尉大人,小人也姓裴,名叫裴野。”
“你是河東裴氏子弟?”
“只是東桓縣旁支,并未入族譜。”
“哦……我和你一樣。”
“大人也是東桓縣人?”
“年少時就跟著背井離鄉沒啥印象了,不過先父經常提到東桓縣,想來也是那里的裴氏旁支吧。”
“這么說小人跟都尉大人很可能是同姓近族。”
“天下無二裴,本就是一家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