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任職縣尉(求追讀)
- 穿越三國,開局抓到劉備夫人
- 等風7
- 2202字
- 2024-12-06 19:41:10
清晨裴元紹來到大帥府前。
三天前這里還是血流成河,此刻已然是煥然一新了。
大帥府也重新更名為蕩陰縣府。
“裴縣尉早啊。”
“見過鄭縣令。”
見裴元紹朝他行禮,鄭治慌忙回禮,口中連說不敢當。
鄭治字國祝,老家在冀州河間,他原本是貨真價實的縣令,后來山城被黑山賊占領他就成了屯子里的三老。
重奪山城后裴元紹推他出來繼續當山城縣令。
其實一開始百姓們是希望裴元紹當縣令的。
計殺白繞,拿下山城,斬首張雷公,開倉放糧,推倒屯子柵欄,給所有人安排新家園……
裴元紹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深深印在了百姓的心坎里。
百姓們感激他,信任他,希望他能成為山城的管理者。
但是裴元紹拒絕了,因為他有言在先,百姓們幫他趕走黑山賊,他把山城還給百姓。
為了這份信任也為將來獲得百姓更多支持,他必須兌現諾言,推鄭治為縣令。
鄭治知道靠他根本無法管理好現在的山城,于是呼吁百姓一起請愿求裴元紹當山城的縣尉。
還說裴元紹是山城的守護者,而縣尉之責任正是掌縣內兵事和安全。
這一次裴元紹不在推遲。
“人到齊了嗎?”
“都來了,正在府里等著裴縣尉。”
“那就進去吧。”
今天是蕩陰縣府正式重立的第一天,也是戰后封賞和分配的日子。
進了府內鄭治一番推讓最終還是被裴元紹按在了主位。
“你就放心當你的縣令,有我在沒人敢質疑你。”
在裴元紹的支持下鄭治宣布縣府正式重立,原先的縣丞和縣尉繼續就任。
新任命羅市為山城主簿,卞良為從事。
大戰結束之后羅市就見到了眭固,不過后者是被五花大綁押來的。
白繞已死,羅市問他答應的事情可還算數。
眭固要求釋放他,才能幫羅市把兒子送到高干那里。
羅市哪敢做主放他。
這時裴元紹過來問羅市有幾個兒子。
羅市說只有羅成一子。
裴元紹不解的問既然只有一子,為何送給他人當義子,送過去真的可以改變后代命運嗎?
只怕到時候連姓名都得改了,還談什么后代。
接著裴元紹指著山城說,“兩個月前你可想到我能占領此地?”
羅市佩服的回道:“寨主之能,非常人可比!”
“那我若說跟著我混,將來你和你的兒子都可以飛黃騰達,你可信?”
羅市完成刺殺任務當賞。
一個能為子孫后代甘愿放棄性命的人值得肯定。
山城也正是用人之際所以裴元紹向他拋出了橄欖枝。
羅市陷入了沉思,他反復想著裴元紹的話把兒子送入富貴人家中,就一定可以富貴一生嗎?
好多庶子不如狗,義子又算個屁。
而裴元紹僅用兩個月就占領蕩陰,能力遠超一般人,他的話值得信賴。
“能得寨主不對……應該稱呼裴縣尉,能得縣尉器重,羅某愿意舉家來投,還望縣尉收留!”
其實真正讓羅市改變主意的是裴元紹對待百姓的態度。
明明他已是山寨的新主人,卻還要兌現在百姓面前說過的承諾。
所以不管裴元紹是縣令還是縣尉,又或者什么頭銜都沒有,但是只要他振臂一呼,山城百姓無不擁護。
從那一刻起羅市隱隱感覺裴元紹的成就絕不止如此。
能在此時得他器重,或許是羅家最大的機遇。
卞良也是功臣。
不過他不想當云頂山的分寨主也不愿掌管和販賣私鹽了。
經過山城一戰卞良改變很多,更是對裴元紹佩服至極,這一次他想真正的融入山寨圈子。
所以他一開始回絕了所有賞賜。
還說以后會全心全意的效忠。
這樣的表現裴元紹很是滿意,而他對功臣是從不吝嗇的。
于是找到鄭治,提議讓卞良和羅市一起到縣府里任職。
一個主簿,一個從事。
雖然都是小吏,但身為正牌縣令的鄭治卻不敢小瞧他們。
因為這二人都是裴元紹推薦的。
戰后百廢待興,但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安置百姓,有鄭治三人牽頭,羅市和卞良輔助應該足以辦好。
等到臥龍谷的鹽礦走上正軌,良田播種完畢,到那時裴元紹會把糜倫和張布也調來山城,分管商農。
內政事宜安排完畢,接下來是軍事上的封賞和部署。
從今日起不管是山寨人馬,還是歸降的賊兵,以后統稱山城守軍。
就算不被外人認可,他們也要自己先扔掉賊字。
完成從山賊軍轉變成地方小軍閥。
這在裴元紹的計劃里是很重要的一環節。
因為山賊人人喊打,為自保而成立的地方小軍閥更容易得到朝廷的認可。
軍隊有了新名稱,接下來是各項任命。
臥龍谷和云頂山需要有人回去鎮守。
戲茍精細之前也任過代理谷主,由他守護臥龍谷最為合適。
崔牛勇猛,可做云頂山分寨主。
二人的茍字營和牛字營全部擴編到五百,遇到危機可互相支援。
刀子被封為山城第一關統領。
郭大任第二關統領。
鐵戰為第三關統領。
三人各領本營人馬駐守,但是郭大在朝歌城另有任務,因此由新加入的劉石代為把守第二關。
兩寨合并設縣尉府,駐兵一千五百人。
改東南大營為谷字營,駐兵一千,百姓五千,由周倉統管于寵輔佐。
派山字營入屯,由廖化統領一千人馬并五千百姓共同開發那塊地。
周廖兩營名稱合在一起為山谷,代表著從山谷起家之意。
最后裴元紹來到李大目和左校跟前。
“縣尉府里尚缺兩名副官,你二人可愿為之。”
說是副官其實就是空有名頭的閑散職位,就像之前的山寨護法。
并非裴元紹不能容人,像劉石和于寵也算在山城之戰中變相立功,都得到了相應安排。
但李大目殺白繞的目的是為了換自己性命,等于山城一戰沒有功勞。
而左校屬于被動投誠的降將也基本無功。
因此這二人跟于寵和劉石還有區別。
“俺李佑愿意追隨裴縣尉,只是以后若有戰事,還望裴縣尉多給些機會。”李大目本名李佑,因眼大而得外號。
裴元紹笑道:“你統兵的能力不弱,以后少不了帶兵出征。”
“多謝縣尉信任!”
“那你呢?”裴元紹又問左校。
后者回答的更是干脆,“在下沒意見!”
“既然如此你二人回去后便跟著二弟三弟一起開倉放糧。”
為了兌現承諾,也為獲得更多民心加快山城穩定,裴元紹決定把白繞之前存的糧草物資全都發給百姓。
可如此一來軍中糧草就要告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