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
“殿下,再給我點時間,一定可以?!?
“和尚,別搞事了,就算我那侄兒不在也沒用?!?
“殿下?”
“行了,安心幫我開發遼東,這才是正事?!?
早期,朱棣確實被姚廣孝說動了,皇位誰不眼紅,朱棣也任由姚廣孝搞事,結果朱雄英每每逢兇化吉。
不久前,朱元璋再次招各藩王入京,考察各藩王的修煉情況,還真就發現許多問題。
有好些藩王沒就藩的時候千好萬好,到了封地就不當人了,各種非人行為令朱元璋都沒眼看。
于是朱元璋參照秦王故事,將那些修煉退步,甚至散功的藩王全部滯留在京,除非他們重新修煉成功,否則不允許返回封地。
好在晉王、燕王沒有讓老朱失望,眼看秦王破罐破摔,三秦之地還是需要人治理的,于是朱元璋讓晉王同時監督陜西,不過有了秦晉之地,晉王勢力就太大了,朱元璋便讓燕王協管遼東,算是均衡北方兩王勢力。
沒有選擇削弱兩王搞均衡,而是選擇增加勢力平衡,是因為朱元璋對自己有了底氣。
朱元璋是所有朱家人中修為等級最高的,已提升為練氣七層,面容形態愈發年輕化(不是真的變年輕,是氣質),更有望突破筑基,獲得幾百歲壽命。
朱元璋很自信,只要他活著,沒有哪個藩王敢胡來,如此增加藩王勢力沒什么不好。
就例如周王,個人喜愛醫術,搜集醫書,在朱雄英的影響下召集全國有名的醫生編撰新醫書《袖珍方》、《普濟方》和《救荒本草》。
《袖珍方》主要記載百姓常見疾病,以及醫治方法,用通俗的語句和簡單便宜的藥方治病,所有百姓家中都可以有一本,以備不時之需。
《普濟方》是一本綜合性醫書,記載大量病癥和藥方,正如朱雄英介紹的赤腳醫生手冊那般,不需要懂太多醫術,只要基礎的醫學知識,只要認識字,就可以參照普濟方給病人治病。
雖然這種半斤八兩的醫生比不上良醫,但對于當下的大明來說,先解決有無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救荒本草》則是一本災荒之年救命的書,書中記載各種可以食用的野草、樹木、瓜果等,還記載著如何吃才不會中毒,讓百姓在饑荒的時候也有可能活命。
這本書隨著靈氣作物的推廣,功效性大減,但有沒有用是一個問題,有沒有又是另一個問題。
三本醫書問世,朱元璋大喜,任命周王為工部下轄的醫療司主管,讓他全權負責全國醫療改革。
改革包括在各地建立醫院、衛生所,教育更多醫生,研發更多藥方等等。
作為代價,周王的護衛隊遭到裁撤,代表其從軍隊徹底轉入文官體系。
這同樣是朱雄英的建議,隨著皇極天元功的普及,皇室人人壽命綿長,子孫后代也會有很多。若這些人都要封地,將整個大明拆了都不夠。
已經分封就不說了,將來的后代不能再封,可又不能一直讓皇帝、朝廷養著,不但容易把人養廢,還會養出畜生。好幾個藩王已證明了這一點,況且朝廷也沒有那么多錢養活這些皇室。
所以朱元璋放開了對皇室人員的限制,允許其自行謀生,與普通百姓一視同仁。既然一視同仁,自然需要允許皇室人員當官。唯獨對軍隊依然很嚴格,除非得到朱元璋的允許,否則不能擁兵。
與周王比照辦理的還有蜀王朱椿和湘王朱柏,這兩位同樣賢良,一個喜愛文學,一個喜愛修道。
有了皇極天元功,朱元璋便有了直觀的對照,修為高的皇子不一定真的愛國愛民,但修為低的皇子一定不當人。
所以朱元璋就按照修煉等級給各藩王分配權利,蜀王被朱元璋任命為禮部下轄的教育司主管,讓他全權負責全國教育工作。
興建學校、培養教師,為扶持周王和蜀王的工作,教師、醫生成為朝廷雇員,工資待遇都由朝廷發放,也算是一份鐵飯碗,要是功績足夠還能獲得品級官位,令兩類人感恩戴德。
尤其是御醫,朱元璋向他們承諾,并頒布圣旨,強調皇帝不允許再遷怒御醫,除非有明確證明是醫療事故,否則御醫致死皇帝也無罪。
別看朱元璋好像是被朱雄英說服了,實際上是因為修煉功法,皇室成員患病率大幅降低,就算患病也可以用治療功法救治,御醫的功效大幅降低,所以才發了這道圣旨。
湘王喜愛修道,對道家多有涉獵,于是朱元璋命其管理天下道場寺廟,讓其配合朱雄英行動。
當年朱雄英與姚廣孝辯論的僧道去處不是說說而已,海軍馬上就要南下了,而南洋重佛,所以朱雄英從湘王那里招募了一批僧人,經過愛國教育的僧人。
這些僧人會像后世西方傳教士一樣,成為軍隊的馬前卒,利用宗教幫助大明管理新征服的土地。
許多藩王都有自己的任務和事業,朱標也沒有停滯不前,自從接管了朱雄英的試驗田、牛十三等人,朱標便成為農業改革的主管。
浙江、直隸的靈氣作物推廣,靈石兌換點設立,一眾經濟作物的培育等工作,都是朱標完成的。
有了足夠的口糧,百姓就會有更多的需求,這就成為朱標下一個階段的任務。
各類蔬菜、瓜果的培育工作很順利,植物吸收靈氣有朱雄英的理論十分順暢。但牲畜培育工作就遇到了難題,朱雄英那里都沒有這類知識,修真界的牲畜都已經適應靈氣環境,本身就是靈氣種,不需要額外的工作,飼料中加入靈石就行了,修真界牲畜可以自行消化。
大明的牲畜就不同了,直接喂靈石會把牲畜撐死,要么就毒死,必須找另外的辦法。
因為豬的構造與人類似,朱標最早從豬身上得到突破。朱標參考普通人可以通過修煉內功的人引導獲得氣感,認為豬或許也可以,所以讓一批有內功修為的人引導一批豬運轉內力。
豬的構造到底還是有區別的,在死了海量的豬后,終于找到了一條較為成熟的運氣軌跡,成功讓一頭豬適應了靈氣。
隨后比照這頭豬,養成了更多的豬,再慢慢擴大,慢慢培育,終于培養出新品肉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