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爺爺,張辰保是個人才,殺了可惜了。我大明江山穩(wěn)固,留他一命沒關系。”
“你就為了他特意回來的?”
“我不是為了他,我是為了他腦子里的知識,為了我以后要他做的事。”
“什么事?”
“海圖、航線,有了這些,大明才能更好地開拓海洋。”
“行了,連蒙古人我都不殺,只要他投降。”
“謝謝皇爺爺。”
張辰保常年渡海作戰(zhàn),是一個很強的船隊指揮,很好的船長,殺了太過可惜,但他為害海疆,劫掠殺人,又不能不處罰,朱雄英想到自己的海洋戰(zhàn)略,決定派他去開發(fā)美洲航線。
美洲這個時候自然是不可能去開發(fā)的,各方面都沒準備好,大明也沒有那么多人口浪費。
朱雄英讓張辰保尋找和驗證航線,為將來做準備,朱雄英也會讓他尋找美洲的許多植物,那些原本就高產,且耐寒耐旱的作物。
要是張辰保死在半路,沒話可說,若僥幸完成任務活著回來,留他一命也無所謂。
除去開拓航線,真正讓朱雄英保張辰保父子命的原因是兩人腦中的,大明近海和南洋的水文信息與航道。
有了這些現成的信息,可以節(jié)省朱雄英許多時間,或許有幾年、十幾年。
只能說遠洋貿易又一次展現了士紳管事的危害性,這群士紳為了利益最大化,把危險最高的遠洋運輸任務交給海盜、海寇,以至于他們完全沒有有用的知識積累,這也難怪歷史上他們要想方設法竊奪鄭和的勝利果實。
從京師返回,朱雄英沒有立刻找張辰保父子談話,將兩人晾在一邊。
對朱雄英、對大明而言,高麗出現的暴民反抗才是最優(yōu)先要處理的,否則形成集群效應,大明與高麗商貿就要虧本。
不管是高麗高層試探大明,還是意外出現的個例,朱雄英都要求高麗朝廷完全杜絕,朱雄英要讓高麗朝廷知道,對待大明沒有任何小事。
其實高麗出現反抗是鐵板釘釘的,誰讓朱雄英把高麗人當成奴隸販賣。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別說這年頭其他國家沒有大明需要的商品,就算有,加上運輸費都不如在國內直接買。
像歷史上當白銀黑洞,有百害而無一利,歷史上大明擁有大量白銀,還能構建白銀支付體系,有好處,而當下大明已經有了靈石、寶鈔支付體系,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白銀。
就連金銀都沒有需求了,外貿本身很難發(fā)展起來,是朱雄英人為創(chuàng)造了奴隸的需求,還補貼原材料收購,這才吸引江南的商人北上高麗。
奴隸還是很有必要的,以當前的科技水平,任何基礎建設工程都會填入許多人命,這個無底洞自然不能讓大明國民填。
收到朱雄英的嚴厲警告,高麗朝廷光速滑跪,允許大明派更多部隊駐守港口、開京,也會嚴密檢查高麗百姓,確保不再發(fā)生此類事件,還會賠償一筆錢給船員壓驚。
高麗朝廷的反應令朱雄英不是很滿意,錢財對他們來說不重要,只有死了人要有迫切性,于是朱雄英又派人監(jiān)督高麗朝廷抓捕當時負責港口的官吏,送到開京菜市口,當著高麗百姓的面殺掉,震懾人心。
處理完高麗的事,朱雄英才面見張辰保父子。
“謝殿下救命之恩。海上的事與我兒無關,能否讓他當個普通百姓。”
“只有有用的人才有的選,平了陳祖義,平了安南,我允許他當個普通百姓。”
“殿下……”
“遵命,殿下。”張辰保還要辯駁,倒是張保周滿口答應。
張保周常年作為少主人,突然被人從云端拉下,正是氣憤難平的時候,可以借用朱雄英的力量報仇,求之不得。
張辰保則知道海上的事兇險萬分,武功修煉成功的他依然被人趕走,張保周不一定能活著下戰(zhàn)場,但既然被抓住了,兩人已沒得選擇。
有了張辰保父子的協助,新建的海軍弄清楚了沿海的水文信息,還清楚了外海大量海盜的情況,哪里聚集著海盜,哪里有真正的倭寇。
朱雄英還是希望張辰保成功的,所以給他配了很多老手,這些老手都是年齡較大,自愿薄命,朱雄英給了他們很多安家費,也承諾他們的子孫可以安穩(wěn)成年,可以讀書。
朱雄英給了這支遠洋探險隊最好的福船,而且是純木造的福船,確保不會因為銹蝕出現問題,也延長了船只維修保養(yǎng)的間隔,確保探索美洲的硬件條件。
朱雄英還向張辰保他們透露黑潮、太平洋暖流的信息,無奈朱雄英只記得有這么個東西,什么樣子,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
別看信息很拉跨,有這么條信息已經很不錯了,至少比無頭無腦直沖太平洋強多了。
朱雄英并沒有讓遠洋探險隊立刻出發(fā),他要先解決寶島、澎湖等地的海寇、倭寇,徹底站穩(wěn)寶島,才會讓船隊從寶島出發(fā),因為朱雄英知道黑潮經過寶島。
正好海商集團覆滅,死的都是官吏,商人沒死多少,他們還都投降了,朱雄英打算用他們當魚餌,釣出海寇。
顯然陳祖義那邊更急,自從奪取了張辰保的船隊,陳祖義一直沒能與海商集團連上線,他雖然有能力在廣東沿海肆虐,北上福建,深入大明腹地還是不敢的。
此時兩廣還很貧困,搶劫也搶不到多少錢,遭遇多番搶劫,沿海的居民都學乖了。
要想維持龐大的海盜隊伍,陳祖義必須有足夠的貨源,搶不到的貨源。
當商人找上門的時候,陳祖義正帶隊在安南劫掠,他必須維持士氣,還不能讓暴虐成性的手下閑著,否則會出禍端。
收到貿易的消息,陳祖義大喜過望,聰聰結束劫掠,帶隊進駐寶島,親自負責這次商貿。
只要達成幾次合作,以后就能走上正軌。
得知陳祖義親自到來,朱雄英不喜反驚,他對海軍的戰(zhàn)力十分自信,陳祖義絕對不是對手。可一旦擊敗陳祖義,就會打草驚蛇,讓陳祖義以后避而不戰(zhàn),打游擊。
要是陳祖義打定主意在海上游擊,想要抓住他就難了,無異于大海撈針。更會影響航線的安穩(wěn),增加商貿的成本。
地圖上巡視許久,朱雄英將目光放在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