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海上有倭寇出沒。”
“說。”
王家老仆也是魷魚,朱雄英承諾輕判王氏母子,換來老仆借助魷魚的力量協助。
本來并沒有抱什么希望的,沒想到居然有意外驚喜。
“海上有大量倭寇到達,似有人招募。”
蒙元時期,漢人不得下海經商,全部由色目人負責。元末時候,色目人為了活下去,將商道、商船、水手等都送給江南士大夫。
產業雖然易手了,運轉產業的依然有許多色目人,不是江南士大夫心善,而是他們還沒有培養出自己的心腹,畢竟出海宛如斷線的風箏。
這些人手里面就有魷魚,讓他們做什么大動作不太可能,讓他們傳遞一些消息并不難。
舟山群島
杭州灣外的海盜、走私客大本營,明面上這里的人都是大明國民,實則絕大多數都為海盜和走私客服務。
形成這樣一個大型走私基地,與朱元璋先陸地后海洋的戰略不無關系。
華夏海防線太長,為杜絕少量倭寇四處劫掠,必須投入海量物資修建防御工事,性價比太低。
當時大明剛剛建立,國家還沒有統一,事情要分輕重緩急,若抽調大量資源修筑海防工事,可能統一全國都會出差錯,所以朱元璋決定先把蒙元殘余力量趕走,回過頭來再慢慢調理海洋。
其實倭寇的力量跟江南士大夫收編來的走私力量根本沒法比,要是江南士大夫堅決抗倭,倭寇在江南,乃至整個大明都沒有立足之地,明末鄭芝龍就是很好的例子。
可江南士大夫貪得無厭,與倭寇合作,用低價和陳糧換來倭寇搶掠的高價值財物,里外里賺了無數倍,有時候還能借助倭寇的力量消滅競爭對手。
“看來有些人要找死,正好一網打盡。”
正當朱雄英調兵遣將時,蔣瓛跑來說道:“殿下,江南有白蓮教出沒,陛下相詢,是否要增援?”
“不用增援,我這沒有疏漏,別人還怎么出招。”朱雄英說道,“命錦衣衛、新軍分駐各府,以平滅白蓮教為名,收集各富戶、地主罪證,按兵不動,以待后續。”
“是!”
得知朱雄英如愿分兵,章存仁大喜過望,當即驅動四方賊寇動亂,并要求倭寇入境。
“章存仁,今天你要是不給我個說法,定叫你永世不得超生。”
“佛主,你們自己走漏風聲,與我何干?”
明初老百姓的日子還沒有到過不下去的時候,加之白蓮教違法,傳教并不理想。
佛主以前是張士誠的將領,手下主力也都是張士誠老兵,隨著安居樂業,這些老人不再擔驚受怕,有許多只想安心為民。
是佛主不甘寂寞,他在張士誠那里吃過見過,曉得江南士大夫如何大塊吃肉,所以章存仁蠱惑的時候他動心了。
佛主想著打造一支自己的嫡系部隊,都是干過造反的罪人,這樣罪人就不得不聽他的話,有了嫡系想賺錢就容易多了,哪怕假扮倭寇都是一條財路。
按照佛主的設想,章存仁手里的人馬先動,朝廷的兵馬就會盯著章存仁,他就可以渾水摸魚,還能進退自如。
這下好了,自己先成為出頭鳥,各府都有朝廷大軍駐扎,就算朝廷還沒有動作,依然令上下膽顫心驚。
叛亂一個月朝廷才收到消息做動作,在朝廷眼皮子底下叛亂,這兩個可不是一個概念。
各府駐扎大軍斷了白蓮教裹挾百姓的可能,就算起事了,朝廷大軍也可以立刻撲滅,而且各府白蓮教還沒來得及溝通,相當于各自為政,更容易被各個擊破。
這些都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下面的人不會認為佛主被章存仁坑了,他們只會認為佛主能力薄弱,野心太大,眼高手低,沒有經過完全的準備就倉促起事,死的是他們,死的是底層。
白蓮教可不是什么嚴密的組織,一旦底層的信眾對佛主失去信心,一旦佛主失去號召力,那佛主也就是一個普通的亂賊,別說朝廷抓捕,就連白蓮教里面的人都有可能出賣他,換來朝廷平息。
佛主知道他必須行動,否則他就是這次白蓮教叛亂的罪魁禍首。他來見章存仁一是確定章存仁還在不在,二是示敵以弱。
像佛主這種留在老家的張士誠舊部很多,被欺騙逃亡外海的人同樣多。佛主恰恰就與這些逃亡的勢力有聯系,畢竟外海要什么沒什么,需要內陸提供物資。
正常情況下,佛主并不想聯絡這批海盜,除了這批海盜兇殘成性,搶劫殺人之外,還因為佛主當下的勢力沒有與他們談判的權力,牽扯過深很容易被海盜吞并,成為海盜在內陸的代言人。
然而當前這個局面,佛主已無從選擇,只有拼命一搏。
或許是同為張士誠舊部,海盜對佛主十分重視,又或許倭寇大量集結走漏了風聲,他們本身就在舟山群島附近,海盜先頭部隊很快與佛主取得聯系。
佛主讓海盜們想辦法逼倭寇先動手,這樣可以吸引海防衛所的注意,后續更加安全。
對此海盜嗤之以鼻,他們常年搶劫,早就總結出最安全最好的時間點,那就是首先突襲、第一個吃螃蟹。
衛所軍士要集結需要時間,搶先突襲雖然會被衛所攻擊,但最初遭遇的軍隊數量極少。
若等衛所反應過來再下場,恐怕就沒有回去的命了。
大軍行軍的速度總比大軍集結的速度要快,這是海盜們用血的代價學會的。
有些事就是那么巧,若佛主早早將新軍、錦衣衛嚴正以待的消息告訴海盜,或許海盜還有可能聽佛主的,可惜佛主不敢,他怕海盜不愿上岸,不敢上岸。
海盜在陸地上是絕對打不過明軍的,在哪里搶劫不是搶,何必冒那么大的風險。
信息差就這樣產生了,戰略決斷就出現更大偏差。
海盜上岸,起初確實收獲頗豐,可還沒打入什么富庶的鎮子,就遭遇新軍的追擊。
面對人數十分之一己方的新軍,海盜們先驚后喜,當即向新軍掩殺過去。
新軍則早就習慣這種扮豬吃老虎的戰術,一個個演得非常像,別說抵抗了,全部丟盔棄甲。
海盜以為碰上了軟柿子,殊不知沒了盔甲的束縛,新軍更加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