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我們就是一個大頭兵,上陣殺敵不后退就行了,舞文弄墨糟踐了。”
“怎么?你們不想當將軍?”
“想,做夢都想。”
“這就對了,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朱雄英說道,“當將軍,不認字怎么行。你想,一邊是一個文武雙全,懂兵法的。一邊是大字不識半個,打仗只知道猛沖猛打,連軍令都看不懂。是你,你選哪個當將軍?”
“選文武雙全的。”
“嘿嘿,殿下,我不是……”
“胸無大志?那無病無災多活幾十年,想不想要?”
“啊?”
朱雄英抽出身旁藍玉的佩刀,其他人沒反應過來之前,一把抓在刀身上,佩刀立時被震為數段。
“啊!”
“你們要是不識字,我怎么教你們練功,你們不練功,還怎么刀槍不入?”
“啊?”
“別啊了,集合全軍。槍法練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可以與武功一并練習。”
斷刀這一幕令所有人驚駭,一眾將領也不例外,藍玉還撿起斷刀親自嘗試一番。
“嘶!刀沒問題。”吸吮著手上的新傷口,藍玉目不轉睛盯著朱雄英。
皇室沒有秘密,就算朱元璋祖孫三人再怎么守口如瓶,修煉過后的改變是事實。而且驟然獲得那么強大的力量,適應階段就很長,身邊那些服侍的太監(jiān)宮女看在眼里,私下里這些人難免多嘴。
此時已有謠言傳出,說朱雄英確實是死了,但得到老天爺垂青還陽,還獲得了修仙功法,可以長生不老。
并且這份功法其他人也能學,典型的例子就是馬皇后。原本病入膏肓,一只腳踏入地府的她痊愈不說,近期面色愈發(fā)紅潤,白發(fā)也被青絲取代,怎不叫人艷羨。
民間有謠言,軍中也不例外,且比普通人有更多的情報獲知,長生不老并不能確定,增強體質是一定的。
蔣瓛是皇室鷹犬,首先是軍人,也有其他軍中好友。
當然這是朱雄英放任的結果,迷茫無知突然獲得消息的沖擊力與信任度,怎么比得上自身懷疑、探求后最終獲得確認。
朱雄英引導各將領、軍官習得氣感,再由各軍官向士兵傳導。
親身體會武功的神奇,調動了所有人的積極性,掀起一陣習武潮,所有將士都日夜兼修。
“甥孫有什么急事不能白天說,我還要練武。”
“莫急,有些事舅公不說清楚,恐怕不用練武了。”
“甥孫是說那個下人?”
“舅公消息靈通。”
“是陛下召見說與我聽的。”
“哦?看來舅公沒有嫌疑。”
“那是自然,我與甥孫你是一家,怎么可能謀害你,要殺也先殺呂家人。”
“那個下人?”
“那人是我老家人,說是活不下去投奔我的,我都沒見過他,是管家給他安排的活計。”
“看來舅公這些年收留了許多人。”
“都是老鄉(xiāng),能幫就幫一把,提不上收留,要不然哪還會出刺殺一事。”
藍玉的解釋與朱雄英想得一樣,都是政治生物,還都是成功的上層,基本不會以個人好惡行事,況且朱雄英是多方勢力的最大公約數,殺他沒有半點好處。
朱雄英問道:“那人調查得如何了?”
“我派人提著頭回鄉(xiāng)去了,不日就會有消息傳來,就怕那死人頭爛了,沒人認得。”
“看來舅公確實與那下人不熟,連尸體都沒細看。”
“怎么說?”
為了確保下人尸體不爛,朱雄英在他的棺材里安置了一個寒冰陣,確保凍住尸體不腐爛。
烈火陣與寒冰陣一樣,都是朱雄英挑選出來,可以在大明起到廣泛作用的修真知識。
烈火陣除了作用于火器,還能制造暖風空調。寒冰陣同理,可以制造冰箱和冷風空調。
有了冰箱,將極大改善百姓的飲食起居,節(jié)約腌貨使用的食鹽(古代食鹽大部分用來腌制,減去這部分可以降低食鹽價格,改善民生),還能發(fā)展遠洋漁業(yè)。
這是修仙知識應用的冰山一角,朱雄英越是深入了解這份知識,越是感嘆。任何文明都有獨到之處,許多文明也有殊途同歸之處。
靈氣革命不弱于工業(yè)革命,靈氣革命也能與工業(yè)革命共存。
“參軍、僉事?”
這天,朱雄英再次將一眾將領召集起來。
適應新火器,練習武功都是術,改良軍事理念才是道。有了強大的軍事理念,哪怕裝備落后,一樣可以爆發(fā)驚人的戰(zhàn)力。相反即便有了強大的裝備,沒有相應的理念,一樣是烏合之眾。
武器只是錦上添花,軍隊最重要的永遠是人,以及人與人交互的制度。
“對,新火器需要有新理論相匹配,我寫了一套參軍制度和僉事制度,請諸位斧正。”
參軍制度就是參謀制度,朱雄英了解當前明軍過后,發(fā)現明軍內已有參軍,行使一部分參謀的作用,不多,只是給將領提供計謀等建議,完全依附于軍事主官。
這種參軍完全沒有形成一整套體系,并不適配新火器帶來的革新。
朱雄英參照后世的理論體系和大明當前的狀況,搞出來一套較為簡陋的參謀制度。
參謀不帶長,放屁都不響。
這句話本身就能概括參謀制度的發(fā)展,為什么說話沒人聽,就因為沒有權力,完全依附于軍事主官。
而軍隊作戰(zhàn)什么都靠軍事主官,碰上好將領也就罷了,一旦將領素質低下,有私心,甚至只是犯一點小迷糊,都會引發(fā)巨大戰(zhàn)敗。
這種不確定性是朱雄英無法容忍的,軍隊必須要有下限,且下限不能太低,否則對外擴張就是空中樓閣,朱雄英制定的戰(zhàn)略完全沒有成功的可能。
所以朱雄英給了參軍權力,還是新火器全面推廣后最重要的工作——后勤。
當然光靠后勤還是不夠的,只有后勤就無法深入前線工作,如此前線依然靠軍事主官,所以朱雄英還給了另外的權力。
謀劃軍隊建設,謀劃軍事行動,搜集軍事情報,傳遞軍事主官的命令、督促命令的執(zhí)行,同時將炮兵調入其直屬。
朱雄英希望將明軍改革成軍事主官決定該不該打,什么地方打,什么時間打,以及作戰(zhàn)大方向。
參軍則決定具體的戰(zhàn)術,該怎么打。
這種分權的制度,一眾將領自然反感,那是分他們的權力,但他們不好說什么,畢竟獨權始終是皇帝的紅線。
皇帝要分權,你反對,你想干什么?
還是藍玉,在一眾將領的眼神中首先開口:“甥孫,這樣會不會令出多門?”
“放心,參軍并非絕對與軍事主官分權,軍事主官也可以兼任參軍。正好有一萬新軍,我打算一分為二,一邊用新制度,一邊照舊,等訓練好了來一場演習,視情況而定。”
這次是徐達首先開口:“殿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