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朋友,謝謝你打開這本書。
我是作家李筱懿,《有錢花》是我的第9本書。
在這篇自序中,請允許我向你介紹三件事:
1.這本書寫了什么?
2.讀完這本書,你也許會收獲什么?
3.怎樣的經歷,讓我有可能寫出“關于金錢”的獨特觀點?
謝謝你的信任,我們開始。
1.這本書寫了什么?
全書有5個章節,分別是《談錢有底氣》《賺錢很踏實》《管錢高效率》《花錢有智慧》和《不再為錢煩惱》。
《談錢有底氣》聚焦于缺錢的現實困境,比如:收入低怎么理財?怎樣避開貧窮陷阱?個人努力和經濟收益之間,是絕對關聯的嗎?
《賺錢很踏實》陪伴你探索獨屬于自己的“掙錢節奏”,怎樣掙到小財富?遇到比較大的財富機會,怎樣穩妥把握?
《管錢高效率》把我46年中做錯和做對的財物決定分享給你,一起避開雷區,找到適合自己的財務思維。不同性格、職業、閱歷的人,擁有不同的財富周期,怎樣找到自己的財富周期,活出更為寬闊的人生?
《花錢有智慧》側重于建立金錢的概念,比如:錢花在哪里更有幸福感?最好用的攢錢方法是什么?消費真的能讓人快樂嗎?
《不再為錢煩惱》則回復了讀者們關于金錢的具體問題,包括怎樣處理與父母親友的經濟來往,以及生活、婚姻、職場中的財務關系。
從頭到尾,這本書里沒有任何“金錢至上主義”,沒有任何“快速發財的竅門”,因為我不信這些,但我確信:“財務健康”比所謂“發財”更重要。
我的初衷是:寫一本緩解財務焦慮的真誠書籍。
2.讀完這本書,你也許會收獲什么?
2001年,我大學畢業,專業是漢語言文學,一個既不熱門也不冷門的學科。此后24年的職場生涯,我從事過總經理秘書、財經新聞記者、廣告中心主任、作家、自媒體人等職業;就職過時髦的廣告傳媒公司、穩定的事業單位,也經歷過行業下滑帶來的被動失業,被迫成為朝不保夕的創業者。“記者+作家+創業者”三重職業身份,讓我有機會見到形形色色的人群,從世界上最富有的金融家,到收入普通的家政大姐;從20多歲就實現財務自由的互聯網精英,到60歲破產再崛起的企業家;從省吃儉用的富一代,到不想繼承家產的富二代,再到必須靠自己雙手打拼的尋常家庭子女……我有時也會在心底驚奇:呀,原來自己觀察過多種多樣的境遇和選擇,經歷過各種體制的工作和起落。
同樣,今年46歲的我經歷過人生的各種階段:
從學生時代,到職場生涯;
從單身,到婚姻,再到走出婚姻;
從少女,到媽媽;
從獨生女,到為父母養老的中年人;
從文藝女青年,到情緒穩定的中年人……
從女孩到女人,每個階段會遇到什么事,要花多少錢,能怎么掙錢,解決問題的思路是什么?我心里大致有了譜。
所以,《有錢花》也是一本蠻適合媽媽送給女兒的理財觀念書。
我將盡最大可能,為本已淵博的你帶來:
(1)深入淺出的經濟學常識,這是財經記者身份帶給我的便利。
(2)女性在不同年齡的財務規劃,這是生活閱歷帶給我的累積。
(3)鮮活的理財故事和啟發,這是自媒體帶給我的視角。
(4)對經濟周期更深入的理解,形成獨屬于自己的財務思維,這是創業者歷程帶給我的升維思考。
3.怎樣的經歷,讓我有可能寫出“關于金錢”的獨特觀點?
首先,我是個普通女人。
我沒有含著金鑰匙出生,沒有名校背景,我和千千萬萬“70后”女性一樣,經歷著從“乖乖女”到“發現自我”的蛻變;經歷著辛苦的學習、求職、生育、戀愛、婚姻過程,每天必須面對柴米油鹽的真實生活。
我既經歷著現實的金錢壓力,內心也保持對詩和遠方的向往。
這份普通人的財務經歷,對普通人或許更有現實參考價值。
其次,我趕上了時代機遇,實現財富從“量變”到“質變”。
如果從個人財務積累的角度劃分人生階段,那么35歲是我的分水嶺,那是2013年,我一邊失業,一邊創業。
2013年,我供職的報紙媒體下滑嚴重,我的女兒不到3歲,事業和家庭的雙重困擾和繁重付出讓我苦悶極了,于是我在網絡發表文章,意外被編輯發現,由此出版了第一本書《靈魂有香氣的女子》——這本書,讓我轉型為職業作家、自媒體人。
此后10年,我覺得中國媒介經歷了兩次巨變:第一次,從傳統媒體到自媒體的多元化發展;第二次,從文字閱讀轉變為短視頻觀看。我也從這兩次巨變中獲得機會,收入“加速”了。
收入增加,是因為我有才華嗎?是因為我勤奮嗎?
當然不是。
個人努力僅僅是一小部分,時代創造的機會,才是最大的原因。
因此,在《有錢花》這本書里,我盡己所能描繪時代機遇下,不同年齡、職業、階層的財富觀點、經驗和困惑。
最后,我從兩次財務重創中,獲得新生。
沒有挫折,很難有閱歷。
第一次財務重創,發生在2013年。傳統媒體嚴重下滑,我在失業的焦慮中尋找新機會,把大量資金投入朋友開辦的項目——其實是一個我根本不了解的行業。結果項目失敗,朋友和我都損失慘重,房產抵押還款,如果沒有出版《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帶來的職業新機會,我無法走出這次困局。
這次教訓,讓我永遠不去涉足自己不了解的領域。
第二次財務重創,發生在2020年到2023年。
成立自媒體公司后,我起初獲得了比較亮眼的成績:
2014年,天使輪融資,估值3000萬;
2015年,第二輪融資,估值1.5億;
2016年,第三輪融資,估值3億。
其中最大的鼓勵不來自資本市場,而是把寫作的興趣變成職業之后的快樂。我們這支創業團隊中,90%的成員是女性,我們希望通過對文化和生活的解讀,服務好讀者和用戶,也讓公司良性發展。
可是,2020年來了。
文化生活行業遭遇極大的打擊,書店很久無法正常營業。我眼睜睜看著公司的增長曲線變成斷崖下滑,團隊每位成員都有家庭和孩子,到哪里找出新的增長點?怎樣度過不知有多長的至暗時刻?
焦慮沒有用,我決定嘗試新賽道。2020年5月,我開始拍攝短視頻、做圖書直播。
沒想到,這帶來了新的機會。
2023年7月,公司的投資款到期,既不可能獨立上市,也不可能被并購,于是,和投資機構友好協商后,我以賬面95%的現金回購了股份,看著賬上要歸零的數字,我內心反而很安靜:未來,平和地做一家小而美的女性文化消費企業,也挺好。
這段投融資經歷,讓我深度了解經濟周期,開闊視野,結識了很多投資界的良師益友。
意外的是,傾盡所有還款的舉動為我贏得了他人的深度信任,投資人雖然不再擔任公司董事,但是介紹了產品資源、行業信息;信守承諾的經營方式帶來新的商業客戶;專注內容創作也讓我們的視頻、文字和圖書受到讀者喜歡。
在經歷第二次低谷之后,我再一次看到了漂亮的業績增長曲線——那是每一位同事真誠、踏實和努力的結果。
我的切身體會:
金錢的初級功能是購買,高級功能是掌控,頂級功能是選擇權。
億萬估值,不如真實有價值。
光環再大,不如自己內心有光彩。
虛假繁榮,不如心花自放。
《有錢花》這本書分享:賺錢的本事,攢錢的思路,花錢的方法。
翻開這本書,緩解財務焦慮,活出金錢幸福。
最后,祝你:有錢花、有書讀、有人愛。
你的朋友 李筱懿
202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