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苦難使人生更堅強

01

苦難可以激發生機,也可以扼殺生機;可以磨煉意志,也可以摧垮意志;可以啟迪智慧,也可以蒙蔽智慧;可以高揚人格,也可以貶低人格。這完全取決于每個人本身。

苦難是一柄雙刃劍,它能讓強者更強,練就出色而幾近完美的人格,但是同時它也能夠將弱者一劍削平,從此倒下。

曾有這樣一個“倒霉蛋”,他是個農民,做過木匠,干過泥瓦工,收過破爛,賣過煤球,在感情上受到過致命的欺騙,還打過一場3年之久的麻煩官司。他曾經獨自闖蕩在一個又一個城市里,做著各種各樣的活計,居無定所,四處漂泊,生活上也沒有任何保障。看起來仍然像一個農民,但是他與鄉里的農民有些不同,他雖然也日出而作,但是不日落而息——他熱愛文學,寫下了許多清澈純凈的詩歌。每每讀到他的詩歌,都讓人們為之感動,同時為之驚嘆。

“你這么復雜的經歷怎么會寫出這么純凈的作品呢?”他的一個朋友這么問他,“有時候我讀你的作品總有一種感覺,覺得只有初戀的人才能寫得出。”

“那你認為我該寫出什么樣的作品呢?《罪與罰》嗎?”他笑。

“起碼應當比這些作品更沉重和黯淡些。”

他笑了,說:“我是在農村長大的,農村家家都儲糞種莊稼。小時候,每當碰到別人往地里送糞時,我都會掩鼻而過。那時我覺得很奇怪,這么臭、這么臟的東西,怎么就能使莊稼長得更壯實呢?后來,經歷了這么多事,我卻發現自己并沒有學壞,也沒有墮落,甚至連麻木也沒有,就完全明白了糞和莊稼的關系。

“糞便是臟臭的,如果你把它一直儲在糞池里,它就會一直這么臟臭下去。但是一旦它遇到土地,它就和深厚的土地結合,就成了一種有益的肥料。對于一個人,苦難也是這樣。如果把苦難只視為苦難,那它真的就只是苦難。但是如果你讓它與你精神世界里最廣闊的那片土地去結合,它就會成為一種寶貴的營養,讓你在苦難中如鳳凰涅槃,體會到特別的甘甜和美好。”

土地轉化了糞便的性質,人的心靈則可以轉化苦難的流向。在這轉化中,每一場滄桑都成了他唇間的美酒,每一道溝坎都成了他詩句的源泉。他文字里那些明亮的嫵媚原來是那么深情、雋永,因為其間的一筆一畫都是他踏破苦難的履痕。

苦難是把“雙刃劍”,它會割傷你,但也會幫助你。

帕格尼尼,世界超級小提琴家。他是一位在苦難的琴弦下把生命之歌演奏到極致的人。

4歲時得一場麻疹和強直性昏厥癥;7歲患上嚴重肺炎,只得大量放血治療;46歲因牙床長滿膿瘡,拔掉了大部分牙齒,其后又染上了可怕的眼疾;50歲后,關節炎、喉結核、腸道炎等疾病折磨著他的身體與心靈。后來聲帶也壞了。他僅活到57歲,就口吐鮮血而亡。

身體的創傷不僅僅是他苦難的全部。他從13歲起,就在世界各地過著流浪的生活。他曾一度將自己禁閉,每天瘋狂地練琴,幾乎忘記了饑餓和死亡。

像這樣一個人,這樣一個悲慘的生命,卻在琴弦上奏出了最美妙的音符。3歲學琴,12歲首場個人音樂會。他令無數人陶醉,令無數人瘋狂!

樂評家稱他是“操琴弓的魔術師”。歌德評價他:“在琴弦上展現了火一樣的靈魂。”李斯特大喊:“天哪,在這四根琴弦中包含著多少苦難、痛苦與受到殘害的生靈啊!”苦難凈化心靈,悲劇使人崇高。也許上帝成就天才的方式,就是讓他在苦難這所大學中進修。

彌爾頓、貝多芬、帕格尼尼,世界文藝史上的三大怪杰,最后一個成了瞎子,一個成了聾子,一個成了啞巴!這就是最好的例證。

苦難,在這些不屈的人面前,會化為一種禮物,一種人格上的成熟與偉岸,一種意志上的頑強和堅忍,一種對人生和生活的深刻認識。然而,對更多人來說,苦難是噩夢,是災難,甚至是毀滅性的打擊。

其實對于每一個人,苦難都可以成為禮物或是災難。你無須祈求上帝保佑,菩薩顯靈。選擇權就在你自己手里。一個人的尊嚴之處,就是不輕易被苦難壓倒,不輕易因苦難放棄希望,不輕易讓苦難占據自己蓬勃向上的心靈。

用你的堅忍和不屈,你真的可以自由選擇經歷哪一種苦難。

02

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發生在你身上的事,而不是到底發生了什么。

如果一個人在46歲的時候,因意外事故被燒得不成人形,四年后又在一次墜機事故后腰部以下全部癱瘓,他會怎么辦?再后來,你能想象他變成百萬富翁、受人愛戴的公共演說家、揚揚得意的新郎及成功的企業家嗎?你能想象他去泛舟、玩跳傘,在政壇角逐一席之地嗎?

米契爾全做到了,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在經歷了兩次可怕的意外事故后,他的臉因植皮而變成一塊“彩色板”,手指沒有了,雙腿非常細小,無法行動,只能癱瘓在輪椅上。

意外事故把他身上65%以上的皮膚都燒壞了,為此他動了16次手術。手術后,他無法拿起叉子,無法撥電話,也無法一個人上廁所,但以前曾是海軍陸戰隊員的米契爾從不認為他被打敗了。他說:“我完全可以掌握我自己的人生之船,我可以選擇把目前的狀況看成倒退或是一個起點。”六個月之后,他又能開飛機了。

米契爾在科羅拉多州為自己買了一幢維多利亞式的房子,另外也買了一架飛機及一家酒吧。后來他和兩個朋友合資開了一家公司,專門生產以木材為燃料的爐子,這家公司后來變成佛蒙特州第二的私人公司。墜機意外發生后四年,米契爾所開的飛機在起飛時又摔回跑道,把他胸部的十二塊脊椎骨全壓得粉碎,腰部以下永遠癱瘓。“我不解的是為何這些事老是發生在我身上,我到底是造了什么孽?要遭到這樣的報應?”

米契爾仍不屈不撓,日夜努力使自己能達到最高限度地獨立自主,他被選為科羅拉多州孤峰頂鎮的鎮長,以保護小鎮的美景及環境,使之不因礦產的開采而遭受破壞。米契爾后來也競選國會議員,他用一句“不只是另一張小白臉”的口號,將自己難看的臉轉化成一項有利的資產。

盡管面貌駭人、行動不便,米契爾卻墜入愛河,且完成了終身大事,也拿到了公共行政碩士學位,并持續著他的飛行活動、環保運動及公共演說。

米契爾說:“我癱瘓之前可以做1萬件事,現在我只能做9000件,我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我無法再做好的1000件事上,或是把目光放在我還能做的9000件事上。告訴大家,我的人生曾遭受過兩次重大的挫折,如果我能選擇不把挫折拿來當成放棄努力的借口,那么,或許你們可以用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待一些一直讓你們裹足不前的經歷。你可以退一步,想開一點,然后你就有機會說:‘或許那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記住:“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發生在你身上的事,而不是到底發生了什么。”

人生之路,不如意事常八九,一帆風順者少,曲折坎坷者多,成功是由無數次失敗構成的。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還須正確面對失敗。樂觀和自我超越就是能否戰勝自卑、走向自信的關鍵。正如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創始人沃特所說:“通向成功的路,即把你失敗的次數增加一倍。”但失敗對人畢竟是一種“負性刺激”,總會使人產生不愉快、沮喪、自卑。

面對挫折和失敗,唯有樂觀積極的持久心,才是正確的選擇。其一,采用自我心理調適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其二,注意審視、完善策略;其三,用“局部成功”來激勵自己;其四,做到堅忍不拔,不因挫折而放棄追求。

要戰勝失敗所帶來的挫折感,就要善于挖掘、利用自身的“資源”。應該說當今社會已大大增加了這方面的發展機遇,只要敢于嘗試,勇于拼搏,就一定會有所作為。雖然有時個體不能改變“環境”的“安排”,但誰也無法剝奪其作為“自我主人”的權利。屈原被放逐乃賦《離騷》,司馬遷受宮刑乃成《史記》,就是因為他們無論什么時候都不氣餒、不自卑,都有堅忍不拔的意志。有了這一點,就會掙脫困境的束縛,迎來光明的前景。

若每次失敗之后都能有所“領悟”,把每一次失敗都當作成功的前奏,那么就能化消極為積極,變自卑為自信。作為一個現代人,應具有迎接失敗的心理準備。世界充滿了成功的機遇,也充滿了失敗的風險,所以要樹立持久心,以不斷提高應付挫折與干擾的能力,調整自己,增強社會適應力,堅信失敗乃成功之母。

成功之路難免坎坷和曲折,有些人把痛苦和不幸作為退卻的借口,也有人在痛苦和不幸面前尋得復活和再生。只有勇敢地面對不幸和超越痛苦,永葆青春的朝氣和活力,用理智去戰勝不幸,用堅持去戰勝失敗,我們才能真正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成為掌握自身命運的強者。

其實失敗就是強者和弱者的一塊試金石,強者可以愈挫愈勇,弱者則是一蹶不振。想成功,就必須面對失敗,必須在千萬次失敗面前站起來。

03

苦難是一所學校,每一個渴望成功的人都需要到其中接受教育。歷經風雨的洗禮,生命才能常駐常新。

一位大學者說過:“苦難是一所學校,真理在里面總是變得強有力。”

一個屢屢失意的年輕人不遠萬里來到一座名剎,慕名尋到老僧慧圓,沮喪地對他說:“人生總不如意,活著也是茍且,有什么意思呢?”

慧圓靜靜聽著年輕人的嘆息和絮叨,最后吩咐小和尚說:“施主遠道而來,燒一壺溫水送過來。”

少頃,小和尚送來了一壺溫水,慧圓抓了茶葉放進杯子,然后用溫水沏了,放在茶幾上,微笑著請年輕人喝茶。杯子冒出微微的水汽,茶葉靜靜浮著。年輕人困惑地詢問:“寶剎怎么是溫茶?”

慧圓笑而不語,年輕人喝一口細品,不由搖搖頭:“一點茶香都沒有。”慧圓說:“這可是閩地名茶鐵觀音啊。”年輕人又端起杯子品嘗,然后肯定地說:“真的沒有一絲茶香。”

慧圓又吩咐小和尚:“再去燒一壺沸水送過來。”少頃,小和尚便提著一壺冒著濃濃白氣的沸水進來。慧圓起身,又取過一個杯子,放茶葉,倒沸水,再放在茶幾上。年輕人俯首看去,茶葉在杯子里上下沉浮,絲絲清香不絕如縷,望而生津。

年輕人欲去端杯,慧圓作勢擋開,又提起水壺注入一線沸水。茶葉翻騰得更厲害了,一縷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裊裊升騰,在禪房里彌漫開來。慧圓如是注了六次水,杯子終于滿了,那綠綠的一杯茶水,端在手上清香撲鼻,入口沁人心脾。

慧圓笑著問:“施主可明白,同是鐵觀音,為什么茶味迥異嗎?”

年輕人思忖著說:“一杯用溫水,一杯用沸水,沖沏的水不同。”

慧圓點頭:“用水不同,則茶葉的沉浮就不一樣。溫水沏茶,茶葉輕浮水上,怎會散發清香?沸水沏茶,反復幾次,茶葉沉沉浮浮,最后釋放出四季的風韻:既有春的幽靜、夏的熾熱,又有秋的豐盈和冬的清冽。世間蕓蕓眾生,又何嘗不是沉浮的茶葉呢?那些不經風雨的人,就像溫水沏的茶葉,只在生活表面漂浮,根本浸泡不出生命的芳香;而那些櫛風沐雨的人,如同被沸水沖沏的茶,在滄桑歲月里幾度沉浮,才有那沁人的清香。”

人生路漫漫,充滿了鮮花,也充滿了荊棘;充滿了幸福,也充滿了痛苦。

不測是時時刻刻都存在的,學業的失意、疾病的折磨、自信的受損、親人離去的悲痛……在踏上人生路途的時候就該明白前途的坎坷。要接受溫潤的春和赤烈的夏,就必須接受清冷的秋和寒冽的冬,正像茶葉一樣,我們要坦然面對沉浮,讓生命散發芳香……

04

苦難對于弱者是一個深淵,而對于天才來說則是一塊墊腳石。

——巴爾扎克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并不算是天才人物,但他能登上美國總統的寶座,與他個人的勤奮和磨煉不無關系。

克林頓的童年很不幸。他出生前4個月,父親就死于一次車禍。他母親因無力養家,只好把出生不久的他托付給她的父母撫養。童年的克林頓受到外公和舅舅的深刻影響。他自己說,他從外公那里學會了忍耐和平等待人,從舅舅那里學到了說到做到的男子漢氣概。他7歲隨母親和繼父遷往溫泉城,不幸的是,雙親之間常因意見不合而發生激烈沖突。繼父嗜酒成性,酒后經常虐待克林頓的母親,小克林頓也經常遭其斥罵。這給從小就寄養在親戚家的小克林頓的心靈蒙上了一層陰影。

坎坷的童年生活,使克林頓形成了盡力表現自己、爭取別人喜歡的性格。

他在中學時代非常活躍,一直積極參與班級和學生會活動,并且有較強的組織和社會活動能力。他是學校合唱隊的主要成員,而且被樂隊指揮定為首席吹奏手。

1963年夏,他在“中學模擬政府”的競選中被選為參議員,應邀參觀了首都華盛頓,這使他有機會看到了“真正的政治”。參觀白宮時,他受到了肯尼迪總統的接見,不但同總統握了手,而且還和總統合影留念。

此次華盛頓之行是克林頓人生的轉折點,使他的理想由當牧師、音樂家、記者或教師轉向了從政,夢想成為肯尼迪第二。

有了目標和堅強的意志,克林頓此后30年的全部努力,都緊緊圍繞這個目標。上大學時,他先讀外交,后讀法律——這些都是政治家必須具備的知識修養。離開學校后,他一步一個腳印:律師、議員、州長,最后達到了政治家的巔峰——總統。

人生來都希望在一個平和順利的環境中成長,但上帝并不喜愛安逸的人們,他要挑選出最杰出的人物,于是他讓這些人歷經磨難,千錘百煉終于成金。

一個人若想有所成就,那么苦難就成為一道你必須超越的關卡。就像神話所說的那樣,那條鯉魚必須跳過龍門,才能超越自我的境界。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

05

對于一個人來說,苦難確實是殘酷的,但如果你能充分利用苦難這個機會來磨煉自己,苦難會饋贈給你很多。

生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任何人都會遇到逆境。從某種意義上說,經歷苦難是人生的不幸,但同時,如果你能夠正視現實,從苦難中發現積極的意義,充分利用機會磨煉自己,你的人生將會得到不同尋常的升華。

我們可以看看下面這則故事:

由于經濟破產和從小落下的殘疾,人生對格爾來說已索然無味了。

在一個晴朗的日子,格爾找到了牧師。牧師現在已疾病纏身,去年腦出血徹底摧殘了他的健康,并遺留下右側偏癱和失語等癥,醫生們斷言他再也不能恢復語言了。然而僅在病后幾周,他就努力學會了重新講話和行走。

牧師耐心聽完了格爾的傾訴。“是的,不幸的經歷使你心靈充滿創傷,你現在生活的主要內容就是嘆息,并想從嘆息中尋找安慰。”他閃爍的目光始終燃燒著格爾,“有些人不善于拋開痛苦,他們讓痛苦纏繞一生直至幻滅。但有些人能利用悲哀的情感獲得生命悲壯的感受,并從而對生活恢復信心。”

“讓我給你看樣東西。”他向窗外指去。那邊矗立著一排高大的楓樹,在楓樹間懸吊著一些陳舊的粗繩索。他說:“60年前,這兒的莊園主種下這些樹護衛牧場,他在樹間牽拉了許多粗繩索。對于幼樹嫩弱的生命,這太殘酷了,這創傷無疑是終身的。有些樹面對殘忍現實,能與命運抗爭,而另有一些樹消極地詛咒命運,結果就完全不同了。”

他指著那棵被繩索損傷已枯萎的老樹:“為什么那棵樹毀掉了,而這一棵樹已成繩索的主宰而不是其犧牲品呢?”

眼前這棵粗壯的楓樹看不出有什么疤痕,能看到的是繩索穿過樹干——幾乎像鉆了一個洞似的,真是一個奇跡。

“關于這些樹,我想過許多。”他說,“只有體內強大的生命力才可能戰勝像繩索帶來的那種終身的創傷,而不是自己毀掉這寶貴的生命。”沉思了一會兒后,他說:“對于人,有很多解憂的方法。在痛苦的時候,找個朋友傾訴,找些活干。對待不幸,要有一個清醒而客觀的全面認識,盡量拋掉那怨恨的情感負擔。有一點也許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難的:你應盡一切努力愉悅自己,真正地愛自己,并抓住機會磨煉自己。”

在遇到挫折困苦時,我們不妨聰明一些,找方法讓精神傷痛遠離自己的心靈,利用苦難來磨煉自己的意志。盡一切努力愉悅自己,真正地愛自己,我們的生命就會更豐盈,精神會更飽滿,我們就可能會擁有一個輝煌壯美的人生。

06

我只有一個忠告——做你自己的主人。

——拿破侖

習慣抱怨生活太苦的人,是不是也能說一句這樣的豪言壯語:“我已經經歷了那么多的磨難,眼下的這一點痛又算得了什么?!”

我們在埋怨自己生活多磨難的同時,不妨想想這位老人的人生經歷,或許還有更多多災多難的人們,與他們相比我們的困難和挫折算什么呢?自強起來,生命就會屹立不倒。

德國有一位名叫班納德的人,在風風雨雨的50年間,他遭受了200多次磨難的洗禮,從而成為世界上最倒霉的人,但這些也使他成為世界上最堅強的人。

他出生后14個月,摔傷了后背;之后又從樓梯上掉下來摔殘了一只腳;再后來爬樹時又摔傷了四肢;一次騎車時,忽然一陣大風,不知從何處而來,把他吹了個人仰車翻,膝蓋又受了重傷;13歲時掉進了下水道,差點窒息;一次,一輛汽車失控,把他的頭撞了一個大洞,血如泉涌;又有一輛垃圾車,倒垃圾時將他埋在了下面;還有一次他在理發屋中坐著,突然一輛飛馳的汽車駛了進來……

他一生倒霉無數,在最為晦氣的一年中,竟遇到了17次意外。

但更令人驚奇的是,老人至今仍舊健康地活著,心中充滿著自信,因為他歷經了200多次磨難的洗禮,他還怕什么呢?

“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挫折逆境中做出的。我們要有一個辯證的挫折觀,經常保持自信和樂觀的態度。挫折和教訓使我們變得聰明和成熟,正是失敗本身才最終造就了成功。我們要悅納自己和他人他事,要能容忍挫折,學會自我寬慰,心懷坦蕩,情緒樂觀、滿懷信心地去爭取成功。

如果能在挫折中堅持下去,挫折實在是人生不可多得的一筆財富。有人說,不要做在樹林中安睡的鳥兒,要做在雷鳴般的瀑布邊也能安睡的鳥兒,就是這個道理。逆境并不可怕,只要我們學會去適應,那么挫折帶來的逆境,反而會給我們以進取的精神和百折不撓的毅力。

挫折讓我們更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沒有挫折我們不懂得珍惜,沒有挫折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世事常變化,人生多艱辛。在漫長的人生之旅中,盡管人們期盼能一帆風順,但在現實生活中,卻往往令人不期然地遭遇逆境。

逆境是理想的幻滅、事業的挫敗;是人生的暗夜、征程的低谷。就像寒潮往往伴隨著大風一樣,逆境往往是通過名譽與地位的下降、金錢與物資的損失、身體與家庭的變故而表現出來的。逆境是人們的理想與現實的嚴重背離,是人們的過去與現在的巨大反差。

每個人都會遇到逆境,以為逆境是人生不可承受的打擊的人,必不能挺過這一關,可能會因此而頹廢下去;而以為逆境只不過是人生的一個小坎兒的人,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找到一條可邁過去的路。這種人,多邁過幾個小坎兒的,就會不怕大坎兒,就能成大事。

傳說上帝造物之初,本打算讓貓與老虎兩師徒一道做萬獸之王。上帝為考查它們的才能,放出了幾只老鼠,老虎全力以赴,很干脆地就將老鼠捉住吃掉了。貓卻認為這是大材小用,上帝小看了自己,心中不平,于是很不用心,捉住了老鼠再放開,玩弄了半天才把老鼠殺死。

考查的結果是上帝認為貓太無能,不可做獸王,就讓它身軀變小,專捉老鼠。而虎能全力以赴,做事認真,因此可以去統治山林,做百獸之王。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世事艱辛,不如意者十有八九,不必因不平而泄氣,也不必因逆境而煩惱,只要自己努力,機會總會有的。

面對逆境,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觀點和態度。就悲觀者而言,逆境是生存的煉獄,是前途的深淵;就樂觀的人而言,逆境是人生的良師,是前進的階梯。逆境如霜雪,它既可以凋葉摧草,也可使菊香梅艷;逆境似激流,它既可以溺人殞命,也能夠濟舟遠航。逆境具有雙重性,就看人怎樣正確地去認識和把握。

古往今來,凡立大志、成大功者,往往都飽經磨難,備嘗艱辛。逆境成就了“天將降大任者”。如果我們不想在逆境中沉淪,那么我們便應直面逆境,奮起抗爭,只要我們能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奮力拼搏,就一定能沖出逆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埔县| 中西区| 县级市| 梅州市| 曲水县| 佛学| 赣州市| 衡阳市| 玉龙| 南皮县| 胶南市| 武定县| 噶尔县| 吉木乃县| 金秀| 化隆| 上饶市| 连平县| 齐河县| 荥阳市| 吴川市| 涟源市| 民县| 长治县| 翁牛特旗| 务川| 改则县| 青田县| 栾城县| 尖扎县| 建水县| 武汉市| 高邑县| 陆川县| 肥乡县| 云霄县| 新绛县| 阳江市| 尼玛县| 社会| 温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