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計算系統:從深度學習到大模型
- 陳云霽等編著
- 491字
- 2024-11-13 10:37:48
習題
1.1 簡述強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的區別。
1.2 簡述人工智能研究的三個學派。
1.3 由具有兩個輸入的單個神經元構成的感知機能完成什么任務?
1.4 深度學習的局限性有哪些?
1.5 什么是智能計算系統?
1.6 為什么需要智能計算系統?
1.7 第一代智能計算系統有什么特點?
1.8 第二代智能計算系統有什么特點?
1.9 第三代智能計算系統有什么特點?
*1.10[6] 假如請你設計一個智能計算系統,你打算如何設計?在你的設計里,用戶將如何使用該智能計算系統?
[1]2017年IJCAI共收錄710篇論文,而符號主義相關論文僅44篇(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and Reasoning Session)。事實上,IJCAI已經是所有人工智能頂級會議中最樂于接收符號主義論文的一個。
[2]少數情況下,也會出現軸突-軸突突觸。
[3]筆者寫本書時無意中發現,圖靈獎得主、深度學習開創者G.Hinton和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希格斯玻色子的預言者P.Higgs是同門師兄弟。更有意思的是,這兩位計算機和物理學泰斗共同的博士導師C.Longuet-Higgins并不研究計算機或者物理。他是一位化學和認知科學專家,甚至一度有望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4]當然,Y.LeCun和Y.Bengio同期的一些工作對于推動深度學習發展也起到了關鍵作用。因此,他們兩人和G.Hinton被并稱為深度學習的三位開創者,共同獲得了2018年圖靈獎。
[5]圖片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LISP_machine.jpg。
[6]標有星號的習題為選做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