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全面碾壓!
- 讓你武道通神,沒讓你萬法皆通
- 巖堃
- 2088字
- 2024-11-26 19:31:38
顧清源的目光輕輕掠過手中紙張,神色不禁有了微妙變化。
且不論詩作內容,單憑那工整至極的書法,已足以令人賞心悅目。
他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從對書法的贊嘆中抽離,轉而細細品味起那一行行排列整齊的詩句。
隨著閱讀的深入,顧清源的神情愈發凝重,顯然是被詩中的意境深深震撼。
圍觀的眾人,皆是注意到了顧清源的神情變化,心中暗自驚疑。
要知道,顧清源可是翰林院大學士,在文學上的造詣無比深厚。
能讓他動容的詩作,定然不俗!
一時間,眾人皆屏息以待,所有的視線都聚焦在顧清源身上,期待著他能將這份令人驚嘆的詩作公之于眾。
終于,顧清源整理好心緒,緩緩開口,向在場眾人誦讀起手中的詩作。
“翠竹依風輕搖曳,高節凌云志未休。”
“寒霜不畏身更挺,春來破土綠如油。”
此詩一出,圍觀人群之中瞬間響起了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
緊接著,圍觀學子們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爆發出陣陣熱烈的喝彩聲。
一名大寧學子,滿臉敬佩,毫不吝惜自己的贊美之詞,高聲喊道。
“好詩!果真是好詩!不愧是齊國文宮學子的佳作!”
聞言,一名大寧百姓,好奇地湊上前來,急切地問道。
“這位小哥,俺沒讀過多少書,你給俺講講,這詩到底好在哪兒?”
另一名大寧學子見狀,接過話茬,臉上依然帶著未散的激動之色。
“老伯,這首詩不僅生動描繪了綠竹的姿態,更寓含了堅韌不拔、節節高升的深意,實乃難得的佳作。”
他的解釋清晰明了,讓人一聽便懂。
這下場面更加熱鬧起來。
圍觀眾人紛紛拍手叫好,贊嘆之聲不絕于耳。
突然,有人扯著嗓子對場上的顧清源大喊道。
“顧大學士,您給說說,這首佳作到底是出自齊國哪位才子之手?”
他的聲音洪亮,引得眾人紛紛附和。
“對呀,是出自哪位才子之手啊?”
顧清源見狀,示意大家安靜,然后宣布道。
“作詩者,乃齊國張賀山。”
話音剛落,眾人的目光紛紛投向了齊國的候場區域,想要一睹這位才子的風采。
此刻的齊國候場區已經熱鬧非凡。
“張兄,好樣的!這首詩大氣磅礴,實乃曠世佳作!”
“是呀,張兄,有您這珠玉在前,小弟的詩作恐怕就要黯然失色了。”
“……”
學子們紛紛上前,對張賀山表示祝賀。
張賀山則面帶笑容,對大家拱手回應。
“大家過譽了,張某只是拋磚引玉,相信接下來諸位的詩作會更加精彩。”
一旁的趙文博見狀,雙目含笑,頻頻點頭,眼中滿是對張賀山的贊賞與期待。
這首詩無論從意境到寓意都做得無可挑剔,有張賀山這首詩在,第一局比試定能獲勝。
而與此同時。
大寧候場區的學子們則一個個垂頭喪氣。
他們自然能聽出張賀山這首詩的妙處,自知根本無法與之相提并論。
眾學子心中既有失落也有不甘,但更多的是對張賀山才華的敬佩。
陳昭烈見狀,輕輕一嘆,一種無力感油然而生。
他深知,如此高水平的詩作,即便是自己也難以企及。
首局落敗,似乎已成定局。
一旁的陳軒捕捉到父王的微妙情緒,立即明白對方想法,不禁露出一抹純真的微笑,然后輕輕拉住陳昭烈的手掌,小聲道:“父王,孩兒的詩作還未展示呢,您為何這般嘆息?”
陳昭烈聞言,猛地低頭,目光落在兒子淡然的面容上,眼神中閃過一絲驚喜,連忙低聲詢問。
“軒兒,你是說,你的詩作能超越張賀山之作?”
陳軒心中暗自好笑。
父王啊。
那張賀山的詩作固然不俗。
但即便如此,也定然勝不過地球上古代先賢的鴻篇巨作。
收回思緒,陳軒笑著回答:“父王放心,此局孩兒定能獲勝。”
陳昭烈聽后,心中原本的沮喪一掃而空。
他此刻已經迫切地想要聽到陳軒的詩作,看看兒子究竟有何等才情。
看著父子倆的低語,觀禮臺上的太子心中冷笑不已。
“陳昭烈,你這個不自量力的東西!”
“孤曾多次拉攏你,你都斷然拒絕,鐵了心要站在老三那個廢物一邊,與孤為敵。”
“如今,你竟還妄圖依靠你兒子來博取父皇的歡心,為老三增添勝算。”
“這簡直是異想天開!”
“今日,孤要讓你親眼瞧瞧,你兒子如何在這次詩會中一敗涂地。”
“更要讓你深刻體會到,與我作對的悲慘下場。”
思及即將上演的好戲,陳昭燁的嘴角不禁微微上揚,眼中閃爍著戲謔的光芒。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
會場內,顧清源逐一朗誦著齊國學子們的詩詞。
每一首詩詞的出爐,都伴隨著齊國學子方陣中一浪高過一浪的歡呼聲,他們為自己的同窗感到驕傲。
起初,周圍的圍觀百姓與學子,也被這些詩詞所打動,紛紛拍手叫好。
然而,隨著詩詞一首接一首地呈現,人們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凝重與擔憂。
他們意識到,這些齊國學子的詩作,無論是氣勢恢宏的鴻篇巨制,還是筆觸細膩的抒情小詩,亦或是寓意深遠的哲理篇章,無一不是佳作。
這份擔憂很快便蔓延開來,人們開始為大寧學子們的表現感到深深的憂慮。
畢竟,這是一場兩國學子之間的較量。
如果大寧學子無法拿出一篇像樣的詩作,那將大寧朝的顏面何存?
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緊張地聚焦在了會場內,正在念誦詩作的顧清源身上。
當最后一名齊國學子的詩作被念完,整個會場陷入了一片沉寂,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等待著大寧學子們的第一篇詩作。
此時的顧清源,心情也是沉重到了極點。
他恨不得立刻結束這場令人窒息的詩會,但職責所在,他不得不硬著頭皮繼續下去。
就在他即將開口念誦第一篇詩作之際。
一道洪亮的聲音突然打斷了他的動作:“大學士,且慢。”
說話之人正是陳昭烈,他的語氣中帶著幾分不容置疑的威嚴,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一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