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營銷鬼才
- 華娛:2010從甄嬛傳開始
- 我佛糍耙
- 2023字
- 2025-02-09 23:57:21
觀影室。
電影放映完畢,A24的三位創始人都陷入了沉默。
姜黎這次既是參加A24的成立,同時也帶來了《真愛每一天》的粗剪版。
翻譯也都做好了,只是一些后期工作還沒完成。
既然有A24這個發行渠道,《真愛每一天》自然也要進入北美市場。
當然A24現在剛剛成立,還沒打出名氣,也沒立下根基。
《真愛每一天》肯定也不能指望什么成績。
但萬事開頭難。
就當給A24練練手了。
丹尼爾·卡茨率先打破了沉默,贊嘆道:“這部電影比我想象的好,難以置信竟然是一個華國新人導演的?!?
大衛·芬克爾補充道:“最關鍵的還是劇本,姜,我知道的好萊塢不少老練的編劇都難以寫出完成度這么高的劇本。”
A24的三位創始人在電影類型取向上都有共同點,那就是喜歡高概念的,前衛的激進作品。
《真愛每一天》雖然不是那種激進類型的片子,而且還有些溫吞保守的風格,但確實是有趣的電影。
原本他們是以應付的心態對待這位來自華國的股東帶來的影片。
畢竟出了錢,給股東的電影在北美發行出點力也是應該的。
反正最后成績不好也很正常。
約翰·霍奇斯微微皺眉:“電影質量是不錯,但畢竟是非英語片,姜,你也知道,這邊對你們那邊的影片更喜歡功夫題材的。
“比如之前那部《武俠》?!?
丹尼爾·卡茨笑出聲:“但《武俠》把片商坑慘了?!?
《武俠》北美票房才幾十萬美金,韋恩斯坦影業可虧得不輕。
姜黎一副完全信任的表情:“我相信你們肯定有辦法?!?
A24最拿手的法寶是什么?
就是營銷啊。
尤其擅長在社交媒體上掀起話題波瀾。
經典病毒營銷案例數不勝數。
比如宣傳《機械姬》時,為電影里的智能機器人艾娃在某著名“交友”軟件上注冊了社交帳號,大搞擦邊。
宣傳《瑞士軍刀男》讓‘哈利波特’帶著跟自己大小比例1:1的角色假人,坐巴士巡游紐約,引得無數乘客在社媒上直播這一奇事。
在宣傳《鬼魅浮生》時,在推上推廣專門開設的線下實體店“一個鬼店鋪”。
熱心觀眾可以免費試穿主角在片中披著的“鬼床單”。
之后在《瞬息全宇宙》、《亢奮》、《內戰》等影視劇玩的病毒營銷更是堪稱經典。
所有這些案例,都能被大學里教授廣告或是傳播學專業的老師拿來仔細做分析的。
尤其是那部《美國內戰》。
A24作為發行方在這部片子上的噱頭營銷簡直玩出了花。
還沒上映,在全世界社交媒體上就爆火了。
盡管最終票房撲街,但那是電影本身質量的問題。
A24作為發行方絕對是盡了最大努力了。
前世,姜黎身為微短劇制片人,A24的營銷手段簡直是所有微短劇都熱情學習的榜樣。
姜黎的夸贊顯然騷到了三人的癢處。
丹尼爾·卡茨想了一會,看向姜黎:“你不是說和電影里的女主角是現實中的戀人嗎?
“我們給你現場辦一場求婚怎么樣?
“《小蘋果》歌手與女友的現實紀錄片?往這方面靠?”
姜黎憑借《小蘋果》和百事亞太推廣的主題曲《夏日漱石》在北美地區還真不是一點姓名都沒有。
尤其《小蘋果》這首神曲聽過的人其實不少,只是大部分人都不怎么關注歌曲的演唱者。
多數人對這首來自華國的神曲屬于一種獵奇的心態。
姜黎目瞪口呆,果然是A24,確實在營銷上沒什么下限。
“不夠不夠?!奔s翰·霍奇斯搖頭,“在網絡上很難形成傳播點,姜,我沒有惡意,但你在北美的名氣并不大。
“雖然不少人聽過你的《小蘋果》,但其實沒多少人關心歌手是誰。
“我覺得還是用歌曲來營銷。
“這部電影里有一首歌……”
姜黎及時補充:“《Past Lives》”
“對,這首《Past Lives》前奏很抓耳,有在網絡上大范圍傳播的條件。”
約翰·霍奇斯認真道:“我的建議是你先發行這首歌曲,我們想辦法把這首歌炒火,用歌曲營銷帶動電影宣發?!?
隨后三人便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了如何炒火這首歌。
姜黎聽著三人層出不窮的點子,不由暗自咋舌。
A24日后的成功還真沒有一點僥幸。
這個初步擬定的營銷方案也對姜黎很有利。
所謂酒香也怕巷子深。
不只是電影離不開營銷。
歌曲也同樣如此。
姜黎在推出了《夏日漱石》這首英文歌,同時還被百事亞太區定為廣告主題曲后。
常紀虹、崔妍泰等人就商量過將音樂推廣到海外,尤其是歐美的可能性。
畢竟姜黎有《小蘋果》這首神曲奠定的基礎。
比其他歌手更適合出海。
但這絕對不是再推出幾首高質量英文歌曲就能做到的事。
這個世界上的運行法則要是作品好看,歌好聽就能火起來那也太簡單了。
至少需要有強大的國際唱片公司包裝推廣。
姜黎工作室之前也接觸了幾家歐美唱片公司,但各家唱片公司對姜黎都不太重視。
這也很正常。
這年頭連音樂工業和海外推廣能力最強的kpop都還沒在歐美掀起多少水花呢。
而借助A24倒是一招曲線救國方案。
雖然短視頻平臺還未崛起,但移動互聯網對影視音樂作品生態的影響已經很大了。
A24能跟好萊塢巨頭抗衡的法寶就是線上營銷手段。
有A24的加持,姜黎未必還需要走簽約大廠唱片公司的路線。
……
定下了《Past Lives》這首歌的營銷方案后,姜黎便匆匆回國。
不是為了參加金馬獎。
《心迷宮》雖然提名了兩個獎項,但基本沒有獲獎的可能。
在金雞獎收獲了最佳導演處女作和最佳編劇兩個獎項已經是極限了。
姜黎趕回國內是為了練習鋼琴。
《首席》里面,他的角色設定是年輕的鋼琴天才,進入交響樂團爭奪鋼琴首席的位置。
哪怕可以請替身,也有大量戲份是必須要演員自己來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