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入圍
- 華娛:2010從甄嬛傳開始
- 我佛糍耙
- 2212字
- 2025-01-20 00:06:00
盧西恩·洛格特也湊熱鬧:“我之前喜歡羅宏鎮的《黃海》,現在我更支持《心迷宮》了,《黃海》可以放到‘一種關注’單元。”
他一直是類型片的支持者,但也知道不可能讓進入主競賽單元的兩部亞洲作品都是類型片。
選片委員們很快就吵了起來。
之所以各個單元的名單還未最終敲定,主要也是在亞洲影片的爭議上。
是進入主競賽,還是落選到了一種關注,又或者是被流放到國際影評人周這樣的平行單元,差別是相當大的。
但亞洲電影的主競賽名額只有兩個。
三池崇史的《一命》已經得到了大部分選片委員的共識。
重點爭論的是另外一個名額。
之前是在《黃海》、《阿里郎》、《朱花之月》這三部里爭執不下,現在又多了個《心迷宮》。
在四個矮子里挑高個顯然是一件難事。
盧西恩·洛格特旁觀著這場爭論,沒有再說話,最終名單還得等戛納藝術總監過目決定。
但他認為天平已經開始傾斜了。
沒有別的原因,就在于今年不只是亞洲電影小年,更是華語電影小年。
他們所熟悉的那些華語作者、大師今年都沒有作品。
《心迷宮》是唯一一個走到最后這一步的華國電影,質量也過得去。
以他對藝術總監弗雷莫的了解,主競賽最后一個亞洲作品名額給誰恐怕已經沒有疑問了。
藝術是戛納的王冠,但屁股底下的王座終究是商業鑄成的。
……
姜黎不知道戛納選片委員會為他的電影攪動起了新一輪爭論。
他正在寫劇本。
柳施施的閑暇時光已經結束,飛去橫店拍糖人的內戲《軒轅劍》去了,姜黎也終于能抽出精力改編劇本。
第二部電影他已經確定為愛情題材。
原型為前世一部愛情科幻片《時空戀旅人》。
講的是一個21歲的年輕人從父親那里得知他們家族男性擁有回到過去的超能力,不斷回到過去改變人生的故事。
不過相比科幻,更接近于一個愛情故事,又或者說是探討生活態度的電影。
一部帶有溫情、勵志色彩的愛情電影。
不過想要落地到華國背景,很多情節都要修改。
姜黎想了想,敲下了新劇本的名字——《真愛每一天》。
前世《時空戀旅人》的譯名多少有些不倫不類,市場定位模糊不清。
當然,這部電影也沒在內地公映過,因此這個譯名也算不上什么缺點。
但新電影要面向華國電影市場,就必須要定位清晰,抓住目標受眾群體——愛情片觀眾。
在現在這個時代強調國產科幻的標簽對電影宣發真的沒什么幫助,甚至只會起到勸退的作用。
而且這個故事本身也并不強調科幻,甚至在時空設定上漏洞百出,故事的重點和《蝴蝶效應》也完全不同。
姜黎前世寫過短劇劇本,但電影劇本的敘事邏輯和節奏又完全不同,花了一周才把大框架擬定好。
要把原本的電影改編落地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直到鈴聲把他從閉關改編中驚醒。
“姜黎,剛剛戛納電影節組委會召開了官方發布會!”齊裕坤聲音甚至有些顫抖。
“咱們入圍了主競賽!”
“是主競賽!!”
姜黎忍受著不斷傳來的電話嘟嘟聲聽著齊裕坤激動的聲音:“我之前還想說能入圍‘國際影評人周’就滿足了。
“如果是‘一種關注’當然更好!
“但怎么也沒想到是主競賽!
“這是我第一部長片,跟做夢似的……我讓我老婆掐了我一下,確實不是做夢!
“……《心迷宮》可是類型片……”
齊裕坤說話有些語無倫次,姜黎心里的喜悅也像是曇花盛開一樣,忍不住笑了起來。
要說他心里沒有等待的焦慮那是不可能的。
雖然他對《心迷宮》取得成功有信心。
但戛納電影節的提名能讓這部電影的成功再躍升一個層次。
“類型片怎么了?說不定戛納也想放個類型片進主競賽做個點綴呢?”姜黎半開玩笑道。
實際上這正是他的猜測。
歐洲三大選片口味的變化站在十年后會覺得十分明顯,只有身處于當下的人才可能感知不到。
威尼斯是改革的最快的,甩開了所有顧忌直接撲上去擁抱了好萊塢,甚至甘愿成為奧斯卡‘前哨獎’,但也如愿實現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
而三大之首的戛納步子邁的更穩,始終都在玩平衡。
可回頭去看,就能明顯感覺到戛納在小步快跑。
現在的人誰能想到十年后《寄生蟲》這樣的商業屬性如此耀眼的典型類型片能摘下金棕櫚?
都讓人分不清金棕櫚和奧斯卡金像獎有何分別了。
而這一切變化的指揮棒都掌握在戛納的選片委員會手里。
相比光鮮亮麗、影星大導云集的評審團,戛納的選片委員會才是真正呼風喚雨掌握評價標準的人。
姜黎之前一直認為《心迷宮》的對手是其他亞洲電影——這是建立在想進入‘一種關注’單元的基礎上。
而如果想進入‘主競賽’單元,那他的最大競爭對手應該就是《黃海》。
而在這方面,《心迷宮》是有優勢的。
《黃海》不是在戛納首映的電影,這就大大失分了,戛納選片委員會絕對是有不滿的。
其次國籍上,寒國面對華國也是失分項——亞洲在歐洲三大屬于弱勢國籍,名額少,而華國在亞洲區內又屬于優勢國籍。
如果選片委員想選個較為成熟的類型片在主競賽單元做點綴,那么《黃海》是很難比得過《心迷宮》的。
應付完齊裕坤激動到語無倫次的電話,姜黎看著發燙的手機嚇了一跳。
已經有七八個未接來電了。
看來《心迷宮》入圍戛納主競賽確實在國內影壇投下了一顆震撼彈。
鈴聲再度響起,這回是張禹壕。
“哈哈!牛逼!!牛逼壞了哥們兒!”張禹壕就比較沒文化了。
“這下你不用再擔心收回成本的問題了吧?”
張禹壕笑聲震天:“這還擔心什么?這回真得狠狠宰老外一刀!”
進入戛納官方單元的中小成本電影,80%以上可以找到發行商。
而主競賽單元更是100%都能賣出去。
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電影交易市場都做不到的成績。
不然為啥賈科長始終不缺投資者呢,就算國內上映不了他都能收回成本。
戛納無人能夠挑戰的地位,碾壓威尼斯和波林的影響力就建立在這個基礎上。
她是藝術電影節中的商業之王!
張禹壕有信心把一多半的制作成本先從外國片商那里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