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15.居高位之道:不與、不終、不勝

一個多月前,曾氏奉旨以兵部尚書銜署理兩江總督。雖說十多年前曾氏便是朝廷的高級官員了,但從咸豐二年底組建湘軍直到咸豐十年四月,前后九個年頭,曾氏一直以“客寄虛懸”的身份在領兵打仗。在江南戰場上,他并沒有實際上的高位重權?,F在,這個局面改變了,他是江南名副其實的最高職位的官員。他謹慎地對待來之不易的這個職權,思索處于高位的三個必須要保持的心態。

心態之一是不與??鬃釉浺詷O為崇敬的口氣稱贊舜和禹的高尚品德,說他們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但這種至高至重的富貴,在他們的眼里都是公的,與個人的私利毫無關系。堯、舜、禹是“天下為公”的代表。從禹之子啟以后,歷朝歷代的帝王則將天下視為一家一姓的私產,“天下為公”遂蛻變為“天下為私”。帝王雖然將天下、四海攫為己有,但決不容許他的各級官員將自己的職權視為私有,朝廷以苛刻的律法和嚴厲的處罰來維護國家利益和官場風氣。人性的貪婪,又總是在催生著層出不窮的貪官污吏,尤其是在社會混亂與監督失控情況下,貪賄現象更幾乎是無處不在。曾氏所處的時代,正是社會混亂與監督失控同時存在之際,且曾氏兵權在握,他若要做一個貪賄的官,易如反掌,但他要求自己保持舜、禹的“不與”心態:如此大的權力是屬于公的,與自己的私利毫不相干。

心態之二是不終。古人說,以謹慎態度對待每一天,尚且擔心不能得善終。曾氏認為,這是出于高位危職者自古便少見善終的緣故。居高履危者常常權傾一時炙手可熱,作為交換代價,它又多半是不得善終。身為兩江總督、湘軍統帥,曾氏深知這種顯赫的現狀背后所藏的危機。他對九弟說:“古來成大功大名者,除千載一郭汾陽外,恒有多少風波,多少災難,談何容易!愿與吾弟兢兢業業,各懷臨深履薄之懼,以冀免于大戾。”類似這樣的話,他與同樣居高履危的胞弟多次說過。

心態之三是不勝。古人說,辦大事的人應當具有這樣的畏懼之心:好比已朽爛的韁繩套著六匹奔跑的馬,戰戰兢兢害怕之極,擔心隨時會殞命于萬丈深淵。曾氏認為,這種心態表露的是任事者的恐懼感,怕自己不能勝任所荷?!兑住ざω浴肪潘呢侈o:“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三足之鼎內正煮著食物,如果這時一只足折斷了,則食物傾覆。這是兇卦。它說的是因力不勝任造成事情敗壞的現象。漢文帝歷來被認為是賢君。他的賢在何處?在于他時時存謙讓之心,認為自己不足以擔當皇帝的重任。曾氏為此專門寫了一篇短論文:“天下惟誠不可掩,漢文帝之謙讓,其出于至誠者乎!自其初至代邸,西向讓三,南向讓再,己歉然不敢當帝位之尊。厥后不肯建立太子,增祀不肯祈福,與趙佗書曰‘側室之子’,曰‘棄外奉藩’,曰‘不得不立’。臨終遺詔:戒重服,戒久臨,戒厚葬。蓋始終自覺不稱天子之位,不欲享至尊之奉。”為什么具有這種“不勝”的心態,便可為賢者呢?曾氏解釋:“夫使居高位者而常存愧不稱職之心,則其過必鮮,況大君而存此心乎!”這正是孔子所倡導的“臨事而懼”的心態。

一個人居高位握重權之后,常常會貪婪之心大熾,常常會輕率用事,常常會自以為了不起。曾氏飽閱世事,提出“不與”“不終”“不勝”來警示自己,確乎難能可貴。


【原文】是日,為先太夫人忌辰,不見一客,齋戒一日。飯后清理文件。旋寫沅弟信、胡中丞信、陳作梅信,又寫郭意城信。中飯后清理文件極多。傍夕,養素來久談,約一時許。夜又清理文件。旋溫《平準書》。

是日,思居高位之道,約有三端:一曰不與,《論語》所謂“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者,謂若于己毫無交涉也;二曰不終,古人所謂“日慎一日,而恐其不終”,蓋居高履危而能善其終者鮮矣;三曰不勝,古人所謂“懔乎若朽索之馭六馬,栗栗危懼,若將殞于深淵”,蓋惟恐其不勝任也。“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言不勝其任也。方望溪言漢文帝之為君,時時有謙讓,若不克居之意,其有得于不勝之義者乎!孟子謂周公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其有得于惟恐不終之義者乎!咸豐十年六月十二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都| 大竹县| 平潭县| 鲁山县| 报价| 福建省| 静宁县| 婺源县| 江口县| 额敏县| 阳高县| 双城市| 格尔木市| 宝清县| 通化县| 铜鼓县| 湘乡市| 滁州市| 磴口县| 汉阴县| 疏勒县| 泰兴市| 临夏县| 蓝田县| 无棣县| 碌曲县| 桐庐县| 达日县| 泉州市| 牡丹江市| 江达县| 通州市| 宁波市| 会东县| 衡阳市| 全州县| 凤城市| 华亭县| 建昌县| 达拉特旗| 渭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