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的鏡子:動物倫理14講
- 錢永祥
- 1028字
- 2024-10-28 18:36:45
一、一個“素人”的思考
其實,你會愿意來讀這本關于動物倫理的小書,表示你對動物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關注了。我們多數人都不是動物學者或動物醫師,我們所從事的職業,或者在日常的生活里,也未必跟動物發生直接、深入的關系,更不要說專業性質的研究。我自己長年閱讀動物倫理相關的書籍,也參加了一些動物保護團體的活動,但是我必須承認自己是個“素人”,關心動物好像只是一件“業余”的工作。我猜想,絕大多數人的情況,都跟我類似。
當然,這并不代表我們的關心不夠真誠、認真。事實上,大家會開始關心動物的議題,思考自己跟動物的關系,原因雖然因人而異,但是仍然有一個共同的核心:那就是動物直接挑戰我們的道德意識,提出了一些跟道德有關的問題。我們會問自己:把貓狗關在家里當寵物,有沒有違背它們的天性?屠宰動物和吃肉,是不是殘忍又放縱口腹之欲的行為?動物園不就是展覽囚犯的動物監獄嗎?把病毒注入活生生的動物體內來做醫學實驗,觀察它們罹患各種疾病的過程直到死亡,難道沒有違反人性、人道嗎?類似的疑問不勝枚舉。話說回來,道德就是在追問每個人的言行跟價值觀是不是“對”的、是不是“善良”的,終極追問自己活在世上究竟想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這些問題,你跟我都不可能逃避。所以在動物的問題上,你我雖然都是素人,都很業余,也無法不去面對動物對我們提出的道德問題,用動物作為鏡子照照自己,看看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有人會質疑,日常生活里令人煩惱的事情已經夠多了。你可以關心人間的各種道德問題,從戰爭、饑荒,到暴力、貧富差距,到各種壓迫與剝削,簡直“罄竹難書”,動物有資格排上我們的道德日程表嗎?也常有人說,人的問題都管不完,還能管到動物?這些說法當然很無聊。試問:你能在眾多道德問題之間排出輕重先后的次序嗎?即使排得出來,難道大家都只能關注那個所謂的唯一重要、優先的問題,而忽略其他嗎?如果要管完人的問題才能管到動物,那么照這個邏輯,你自己的問題管得完嗎?既然你自己的問題都管不完了,又哪能管到人的問題呢?
不過確實,在人類的世界里,動物的存在通常不會受到重視。拿我自己來說,我的學術專業偏向政治哲學跟道德哲學,可以完全不理會動物。不過我喜歡動物,生活中有幾只小貓做伴,借著這個機緣,我開始思考自己跟動物的關系。我猜想,這種屬于個人情感的出發點,也是很多人的經驗。你開始注意動物,很可能也是被身邊的貓貓狗狗所觸發的。“愛”動物的人,特別是愛自己身邊的貓狗小動物,通常會對動物議題多一份關心,這是很自然的事。